游戏侵入现实: 560-5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游戏侵入现实》 560-580(第19/23页)

朱鸿飞的文章。两位御史分别上书,抨击京中权贵不法,要求朝廷立法度严惩。笑问道:“两位以为如何?”

    同一份报纸,不同的人,所关注的重点是不同的。贾环要真理报开门红,并不会只准备了一个“大杀器”。

    刘飞白和韩润两人都是权力场中的巅峰人物,对于御史们在报纸上开喷,立即就联想到许多。

    韩润斟酌了一下,直言不讳的道:“若是此报在京中销量过万,则朝廷需要重视。日后,公论恐怕不在言官,而在报纸。”

    庙堂之争,首先都是从舆论之争开始。君不见,主席曾经说中宣部是阎王殿。所以,如果舆论权力如果从言官转移到报纸,那么,各方就要争夺在报纸的控制权、话语权。

    何朔笑一笑,道:“真理报挂在翰林院名下,自是朝廷的报纸!两位,以我看,朝廷各衙门每日都要取几份传阅。真理报邀请我写一篇文章,发表在明天的报纸上。两位,其有意乎?”

    刘飞白和韩润两人对视一眼。心中骇然。何朔这手段!满朝谁不知道现在翰林院算是何朔的自留地?

    如果,真理报是朝廷所有的衙门都要订阅的。信息上传下达。若只有何朔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其他人有没有说话的地儿?幸好,何高远似乎不打算独吞这份权力!

    刘飞白、韩润拱手笑道:“何相相邀,我们自不会推辞。”

    何朔捻须一笑。

    所谓,第一份官办报纸,什么叫做官办?真理报需要担心销量的问题吗?所以的官办报纸都是指定阅读!比如:XX日报。更何况,还有权术上的考虑。

    三位大学士达成共识,行政命令之下,谁敢不从?

    第577章 真理报(下)

    大周门东侧江米巷吏部衙门,在五月下旬盛夏时节,人来人往。吏部尚书宋溥的公房则是极为安静。

    宋天官一身绯袍,站在公案前沉吟。书案上放着一份散发着油墨清香的《真理报》。而往日闻起来的字墨清香,让天官老大人略感烦躁。

    作为一名宦海沉浮多年的官员,宋天官在看完第二版新任的大理寺卿梁锡署名的文章,就判断出真理报的局势:站稳脚跟。

    原大理寺卿赵鸿云是前大学士谢旋的心腹,已经去职返乡。新任的梁廷尉是何大学士圈中的人。与贾环颇有私交。

    梁廷尉在文章点评了最近邸报上的内容:河北提刑按察使司报上的一桩灭门惨案,以司法的角度,谈了谈自己的看法。

    这其实就是一种另类的时政点评。只不过江南的报纸是有国子监监生,生员,读书人来点评,京城则是有庙堂诸公来评论。高下立判。

    而且,江南的报纸,多采用白话文,迎合市井小民。而真理报则是采用书面行文的方式,更贴合官场、士林的阅读习惯。

    官报,到底是官报。

    这又是贾环所设计的一个“亮点”。

    宋天官收起神思,摇摇头。贾环此子,很有点门道啊!真理报一炮而红。

    ……

    ……

    距离吏部不远的翰林院中讲读厅内的一间公房中,窗外松竹轻摇。一名形容清廋的灰袍老者在书案后仰头大笑,意态欢畅。

    拿着报纸来汇报工作的魏翰林难得的脸上也浮出几抹笑容。他是真理报挂名的总编。

    方宗师笑容满面的道:“宗贯,子玉办事,还是很有一套嘛!江南报纸好的东西继承下来,又别出心裁。真理报这下可算是一下子就打开局面。谁说不行?”

    方望身为礼部尚书,天天在翰林院中修书,翰林院里面的一些风向还是知道的。江南风俗和京城完全不同。在江南行之有效的经验,在京城未必行。翰林院中,对真理报,有一些闲言碎语。

    魏翰林也笑起来。是啊,谁说不行?现在情况如何?不能以经验套经验。老瓶装新酒,未必就不和京师的“口味”。“方大人,无功不受禄。我和萧开之名义上负责办报,实际都是子玉在主事。这份功劳,我会上书给朝廷说明。”

    真理报,是朝廷的报纸。办的好,办出彩,自是要奖励。

    方望笑一笑,伸手虚点着魏翰林,道:“宗贯,你这个人啊……这点小功劳又算得了什么?何新泰心里有数。再说,子玉要这个功劳不是好事。”

    当今天子不喜欢贾环,为这点小功劳冒头,不值得。他是认为贾环在雍治朝蛰伏比较合适。当然,在机会合适时,还是要往上冲一冲。真理报,这个机会就很合适。

    功劳记在何大学士心中,真理报编辑的权力在手。以真理报的势头,作为官方报纸,这份权力可是实权!至少是一个编外御史。他心里为弟子感到高兴。

    大丈夫,岂能一日手中无权?

    魏翰林想一想,点点头。

    ……

    ……

    真理报开门红,在一天之内,迅速的成为京城舆论的宠儿。

    无论是蜀王和名妓的“故事”,还是御史弹劾权贵不法(疑似何大学士报复前段时间权贵反对增加商税),或者是大理寺寺卿梁锡的时评,抑或是区别于江南报纸白话文风格的正规行文,都吸引着京中人们关注的目光。

    官衙、府邸、会馆、商铺,大街小巷中都在谈论着报纸上的内容。这令之前不大看好真理报发行的人大跌眼镜,心中很有点郁闷。而下午时,自军机处传出来的一则消息,更是将这种情绪推到顶点。由郁闷变得抑郁,继而心情很糟糕。

    何、刘、韩三位大学士一致认为,应该让朝廷内外所有官府衙门,订阅真理报。

    想一想,全天下的官府衙门有多少?有多少主官?真理报还愁销量吗?可以说,这将文一举奠定了真理报在朝廷、民间舆论的地位。

    傍晚时分,红彤彤的夕阳霞光落在翰林院检讨厅中。清贵的翰苑词臣们纷纷起身,散衙。

    周慎行脸上看不出心里是何种情绪,步行着出门。他身边已经不复“前呼后拥”的状况。

    之前,他带着一帮新翰林在街道上断定真理报不行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包括其他衙门里的官员。而现在,这个耳光可是够响的!贻笑大方!

    翰林院外,来自苏州府的两位新翰林,丙辰科的榜眼、探花黎宽、彭鏊两人等着周慎行,见面后,拱手一礼,道:“玉绳兄,今晚荆园的文会,我二人就不去参加了。万望海涵。”

    黎宽、彭鏊两人,一个是榜眼、一个是探花,中午吃饭时,私下里被几个同年取笑,令他们脸红、恼怒,又无可奈何。有些事,他们不想再跟着周慎行搀和。太丢脸。

    周慎行愣了一下,对着两人的背影拱拱手。脸色平静,坐上马车后,心底的情绪却突然的爆发出来。低吼道:“玛德,竖子不足与谋!给别人笑几句又算的了什么?”

    ……

    ……

    在周慎行周翰林丢了一个大脸“众叛亲离”时,顺亲王在南安郡王府上吃着酒。

    东平、西宁、南安、北静四位郡王都算是旧武勋集团中的人物。不过,顺亲王作为当红的亲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