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游戏侵入现实》 600-620(第21/27页)
左副都御史韩伯安微微一滞。确实没有。但身为言官体系的二号人物,他不至于给一个翰林搞的没话说,正准备换个说法时,顺亲王插一句,打太平拳,笑眯眯的道:“魏翰林,你不要偷换概念。御史们的奏章能登上真理报,不代表言路通畅。御史们确实可以畅所欲言。但是真理报每天的头版,很少是御史的文章吧?我们看到的都是贾环想让我们看到的。你敢说言路通畅?”
顺亲王的话,有攻击贾环的情绪在。武英殿里的大佬们都知道他和贾府有过节,自动过滤。而思考着内在的逻辑,顺亲王说的是相当透彻的。
贾环眼睛余光扫了一眼顺亲王。确实说的点子上。
比如,西方号称言论自由。表面上是不错的。每个人都可以说话。但是,你一个小人物说出去的话,能传播开吗?有几个人听得到?答案不问可知。
真理报亦然。御史有说话的权力,但消息传播的渠道,却卡在真理报手中。这一点,贾环在推行一条鞭法的大辩论时,已经向朝臣们展示过。
所以,不要问朝臣们为什么最近半个月骂贾环骂的那么凶残。这是有原因的。他得罪了相当一批反对一条鞭法的大臣。这样的声浪,不仅仅是宋天官、顺亲王、大周日报推动。
顺亲王眼光毒辣,但这更加坚定了他打掉顺亲王的决心。所有人,以为他今天站在武英殿上,只为自保。但他要在这不可能的时刻,绝地反击!
魏翰林当即语塞。真理报的奥妙,他当然是清楚的。他脾气不好,不代表他人不聪明。
这时,宋天官出列奏道:“陛下,贾环把持言路,凡是有利于何朔的在头版头条,凡是不利于何朔的压在报纸角落。如此,太祖设言官何用?古人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臣请陛下罢黜贾环,另选贤良主持真理报。并问罪何朔。”
武英殿中的群臣,出现微微的躁动。有些人在后排小声议论。
倒不是宋天官将战火烧到何大学士身上让他们诧异。这场朝争,早晚要王对王。但是,战局才刚刚开始,宋天官现在就下场,令人惊讶啊!
许澄微微皱眉。这是意外。不是先应该定贾环的罪,再牵扯到何大学士身上吗?贾环有罪,那么用他的何大学士自然有错。宋天官不安套路出牌啊!
宋溥弹劾何朔的力度是比较轻的。天子信重何朔,他不可能用太激烈的词语。
但是,宋天官表态后,接而连三的有大臣出列弹劾何朔,求严惩。处罚结果从问罪,到罢黜,治罪,下狱,杀头。官越小,用词越狠。武英殿中,出列的官员足有近二十人。
前面有宋天官带头!这时,就显出宋溥亲自将战火烧到何大学士身上的用意。乌压压的人群,立在武英殿中,向天子面奏,压力骤然而升。
面对弹劾,何大学士没有废话,走出来,免冠顿首,朗声道:“臣乞骸骨。”
但凡宰辅被弹劾,惯例都是要“乞骸骨”,作为表态。但在此时,何大学士一方的官员没有任何表态,何大学士就摆出这个请去的姿态。这意味着什么?
朝臣们看着何大学士的免冠顿首的动作,随着他“乞骸骨”三个字出口,武英殿中针落可闻,气氛瞬间就变得紧张起来。至此,双方短兵相接。局面在无声中激烈到极端。胜负就在天子一念之间。
雍治天子笑了一声,道:“何卿请起。朕不许。”又环视众大臣,道:“真理报挂在翰林院下,被贾环攫取掌握,确实有些不妥。诸位臣工,有何建议?”
雍治天子用了攫取这个词,大部分朝臣都明白什么意思。这对贾环而言,不是一个好的评价。左副都御史韩伯安的弹劾,还是有作用的。
吏部左侍郎,翰林院侍读学士,江湖人称何相三大干将的许澄立即出列,奏道:“陛下,可单独另设文宣院。专门管理报纸一事。”
一名侍郎道:“不妥。怎么能专门设立官吏编制?徒耗国家钱粮。再者,先请陛下定贾环之罪。后议真理报。”
朝堂就是一个舞台。刚才众大臣弹劾何大学士,贾环人微言轻,没有发言权。而现在,到他上场了。矛头再次指向他。又是一名要求治他罪的大臣。压力如山重。
但,危险和机遇并存!
贾环深深的吸一口气,走上前两步,摘下官帽放在殿中的金砖上,顿首叩拜,道:“臣乞骸骨。”
第616章 武英殿不相信眼泪
这年头,假作辞官,以退为进的事情多了去。这是每个官员都要熟练掌握的技能。正所谓,好官我自为之。谁耐烦做平民?
但是,贾环如今才十四岁,这个年龄在御前“乞骸骨”,未免有点搞笑!怕是破了自秦汉以来,“乞骸骨”的年龄纪录。这让殿中这些四五六十岁还在仕途上拼搏的人情何以堪?
武英殿中,顿时响起一阵嗡嗡的声音。
终于啊……!贾环被朝臣们弹劾半个月,他硬撑着不辞职。都有人讥笑他是“贾棉花”,耐弹。现在,终于在御前抗不住压力了,主动辞职。
“肃静。”监察御史朱鸿飞怒视各方阵后排交头接耳的朝臣,履行纠仪的职责。心里一阵发苦。他刚才还想着贾环今天过关的概率大增。不料,贾环直接请辞。这是打悲情牌吗?但是,效果恐怕不是很好。唉……
武英殿中的喧闹,渐渐的安静下来。此时,武英殿中的主流观点认为,贾环是真请辞。
因为,天子已经表露出明显的倾向性。何大学士请辞,天子挽留,但宋天官为首的近二十名朝臣不需要安抚吗?所以,与其被朝廷当做平衡的筹码处理掉,还不如主动请辞,保全自身。国朝官场的规矩,辞官之后,概不追究。
当然,雍治天子和猛人,比如太岳相公那种,属于例外。他们可以不讲规矩。但是,雍治天子不大可能对贾贵妃的弟弟“穷追猛打”。多少要讲点情面。
中书舍人,翰林修撰,今科状元费敏政看着殿中这一幕,心中悲愤难言。满朝文武,难道容不下一少年乎?贾环有什么错?推行一条鞭法,是国之大事!这朝堂之上,还有没有公理,正义?
本朝的中书舍人亦分很多种。有在内阁办事的小吏,亦有中书科中书舍人,这种常侍天子左右备咨询顾问的。极其清要。掌书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券等事。
费敏政时年20岁,为人聪明正直,大声道:“贾子玉不可!”说着,从翰林方阵的班次中大踏步走出来,掷地有声的道:“圣君当朝,方有神童。贾子玉少年英姿,才能卓异,名满天下。他如何不是贤良之臣?真理报上不体现圣君、军机处的意志,昭示京中官员,百姓,那体现谁的意志?臣恳请陛下留任贾子玉!”
看着躬身向天子行礼的费状元,武英殿中,所有的人都极其的诧异。包括在贾环在内。
贾环心中一声苦笑。费子充真君子也!满朝诽谤,他敢直言。但,对自己而言,恐怕适得其反。事情总是出乎意料啊。
更多的朝臣,除了赞赏费状元的热血之外,更有些好笑。很明显,费状元对朝堂上的套路,理解的不够深刻。若是业务不够熟练,且讨厌贾环的天子,现在肯定当场就会允许贾环致仕。但雍治天子登基十四年,八成是要走形式。
天子干净利落的同意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