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和亲王崽崽不摆烂》 40-50(第5/27页)
学文习武,长大以后都是肱骨之臣。”他又偷偷瞄了康熙帝一眼,不敢跟面无表情的皇玛法说话,对着答完问题又低头认真解数学题的弘昼,生硬的转移话题,“弟弟,你肚子饿了么?咱们要槐花蜜酥酪来吃吧?”
弟弟说吃甜甜的点心能让心情变好,皇玛法也会跟着吃的吧?一会儿,他看好了蜜放得最多的那碗,端给皇玛法。
弘昼头都不抬:“吃,还要豌豆黄和绿豆糕。”
老九这道关于盖房子打地基、烧瓦、做家具、涂漆雕花的数学题,坑还挺多。
梅瑴成这个至少要准备多少银子,才能让囤积居奇的粮商赔本也挺有意思的。
咱这数学题,就离不了实用了!
他把老九和梅瑴成出的那几箱子题目都要来了。打算自己先做一遍,根据不同知识点,按难易程度出一本练习册。
绝对畅销!分成怎么算他都想好了!
康熙帝被俩孩子一个缩着脖子生怕他发火,另一个始作俑者却无知无觉的情形逗笑了。小孩子的心思都写在脸上,他心里的怒气还未成型,就烟消云散了。
大清入关,方方面面都沿用前明旧制,官员的俸禄也是一样。
八旗官员靠战功得了许多的金银珠宝,又在京郊圈了地,家中亲眷自有朝廷奉养,不缺那点俸禄银子过活。
那会汉臣不归心,太宗和先帝傻了才给他们提高俸禄。等到他掌管这江山,平三藩、征葛尔丹、收台湾,哪样不让国库穷得寅吃卯粮?
再往后,边疆越广阔驻军越多,常规军饷花费一年比一年高,旗人的支出也翻了倍,年年旱涝灾害都不少,国库还是穷得可怜。
没银子,何谈给官员增加俸禄?
朝廷上下大小官员一万五六千余人,每人每月增加五两银子五斛米,一年就要多花费近两百万两俸禄。
这二百万两可不是一次性的,开了头,年年都得花。这还是在五两银子五斛米不算多的情况下。
俸银虽少,举国上下仍挤破头来当官,为何?诚如弘昼所言,当官自然有数不清的好处。这其中一项,就是银子会自动送上门来。
上上下下的官员们,都自有来银子的门路。做得过了,他给撤了便是。有这个把柄在,那些个不知进退的,随时都能光明正大的换掉。
不过,老四说得也有道理。
长此以往,是乱了国家法度。
老四这次下手狠,倒也是个移风易俗的好时机。
这么想着,他在折子上批了个大大的“准”字,绝不是因为心声中的“康师傅就是搞笑”!
紧接着,又召了张廷玉、马齐、张鹏翮、穆和伦等重臣觐见,商讨各级官员的“养廉银子”数目。
四爷没想到写了“火耗归公”“养廉银子”的折子上,只有一个“准”字。
这折子上的内容他在心里思量好几年了,除了十三弟,谁都没有透露过。
这是明晃晃在打皇阿玛的脸啊!
他抄家,撤换官员的数量是有些多,但归根结底还是这些官员自己品行败坏。皇阿玛身在京中,只是被他们欺骗蒙蔽了而已。
“养廉银子”,不就是在说,连他这个眼里容不下一点贪污的太子都觉得,是朝廷给官员的俸禄太少了,他们“无奈之下收的孝敬”“被逼亏空”?
皇阿玛御极五十多年,自诩对下仁爱,竟看不到他们在经济上的难处?
四爷这会也觉着,自己在被废的边缘反复蹦跶了……
这折子他写了撕,撕了写,最后还是咬牙递上去了。
若不是这次一府一县的犁过,他也不知道想要当个清官有多难。那些在他面前痛哭流涕的脸面上,不少眼里都是被逼无奈的悲凉。
不打点上级,本县百姓就得忍受徭役赋税上的极尽苛刻。一年四十五两的俸禄银子刚刚够一家人吃穿,笔墨都得省了又省,压根挤不出孝敬上峰的银子来。
不向上报亏空,就得从百姓头上薅,左右都是为难。
这官是真难做啊!
折子才递上去,他已经在心里反复预演,自己会如何“被骂得狗血淋头”了。皇阿玛文学底子厚,向来手不释卷,骂起人来那真是一个时辰不带换词,句句戳人心窝子!
或许回一本责骂的折子还不够解气,会派了魏公公来口述,让他在众人面前感受滔天怒火!
他都做好准备了,接旨的时候,将其他人都赶出去,留了老三和十五陪他一块儿跪着挨骂。
结果,竟然只有一个“准”字!
笔锋尖锐凌厉,皇阿玛应该是极生气的。
那为何又忍住了没发火?往日里十次回折,九次都是要骂的。
一股冰凉从脊椎涌起,四爷心里一颤,这是皇阿玛终于下了决心,要废了他了?
同坐一屋审查账目的老三胤祉见他呆愣半晌,侧过头来伸直脖子,视线瞄到那个大大的"准"字,真心实意恭贺:“四弟又做成了一项大事!”
跟着老四一道办差这么久,他心里也升起了几分兄弟情谊。老四这人就是面上冷冰冰的,对身边的人都挺护着,只要不犯了他的忌讳。
十五也跟着凑热闹,“这下满朝文武都得感谢四哥了!”
嘿,这下看谁还敢骂四哥是属貔貅的“狠心太子死要钱”!好好干,四哥给你们涨俸禄,敢贪污受贿,四哥给你们抄家。
四爷神色不变,略微点点头,示意自己听到了兄弟们的话,继续埋头文书中。
心里再是惊涛骇浪,他面上仍是冷冰冰没甚表情。
身边没一个人觉察到,方才他已经想到了,是会和老二一样,只是没了爵位权势还可以自在做事,还是要先被圈禁几年。
有了“大清要亡”这个骇人的预言在,他相信自己就算被圈禁,过不了多久也会被放出来干活的。
这么想着,他决定今晚再多干半个时辰。趁着皇阿玛还没废了他,能多查一府是一府。
这查亏空,一开始了就停不下来。就跟整理书架和种花一样,整理到一半放着或是空着一片地,都叫人抓心挠肺的难受。
下一个省,四川。
乾清宫这会也在谈论四川。
康熙帝翻着这次春闱的数学卷子,目露欣慰:“你们八皇叔还是有些本事的。这次春闱,就属四川的举子分数高。”
他儿子还是养得不错的,个个拎出来都有可取之处。老八在京里擅结交人心,主政一方,竟也这么快就能干出实绩来。
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四叮嘱过,乾清宫的事情,俩孩子从不往外说。
一个人批折子这么多年,康熙帝本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孤寂,没想到有俩孩子在一旁听着他时不时念叨,半懂不懂的给几句回应也有意思极了。
弘历吸着奶茶,像模似样的评价:“八皇叔和十三皇叔一样,都是擅总理事务的能干人。”
弟弟说八皇叔还有“八贤王”的称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