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只想活着: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太子殿下只想活着》 140-150(第15/16页)

进。

    他不甘心。

    年后第一次大朝会,年前得以论功行赏的人纷纷上折谢恩。

    程守忠不在京都,程诚代叔谢恩。

    因为即将赶去会稽坐镇,哪怕路途不算遥远,随时都能回来,程诚依旧眼泪汪汪,像是被主人丢弃的家犬。

    梁水师没有亲自前往京都,由梁安替祖父上折。

    能听得出这份折子用词考究,反复琢磨过细节,如果梁安能更有感情的朗诵,效果或许能更好。

    唐臻漫不经心的移开目光,看向站在首位的李晓朝。

    程诚先替程守忠去会稽坐镇,梁水师也会立刻前往豫章,李晓朝究竟是赴任,还是遥领,今日必须给出答案。

    如果李晓朝老老实实的赴任,从此安心在闽中养老。

    无论他曾经有过什么心思,只要陈玉没找到他参与谋害安定侯的证据,看在原主至死对李晓朝印象不坏的份上,唐臻愿意像丢垃圾似的忘记李晓朝。

    第150章 一合一

    李晓朝选择立刻去闽中赴任。

    情理之中的决定令许多人面露惊讶,目光复杂的打量正依依不舍向太子道别的身影。

    如果说刚拿出火药包的太子,只是拥有翻身的希望。那么时至今日,不会再有任何人怀疑太子的本事。

    太子已经用事实证明,他有抓住机会的能力,仅需微弱的波澜就能掀起惊涛骇浪。不复存在的东南三省和眼睁睁的看着太子翻身却不得不保持沉默的燕北旗和沈思水是最好的证据。

    这么想,李晓朝的选择也不算奇怪,只是第三个做出妥协的人而已。

    他不如燕北旗和沈思水根基深厚,能够后退的余地自然也少的可怜。

    虽然离开京都,等于放弃过去二十余年的积累,但是用可以预测的越来越边缘化,最后甚至有可能因为不够识趣被太子厌弃的未来换闽中郡守,从此天高海阔,未必不是李晓朝颠沛流离半生的圆满结局。

    昌泰二十六年,二月。

    骠骑大将军主动将京营虎符还给太子,携心腹前往闽中。

    昌泰二十六年,三月。

    北疆军与异族再次开战。

    昌泰二十六年,五月。

    太子称梦遇鬼神指点,要按照神意重新斟酌官制,命令京都朝臣上折献策,补充细节。

    且不提究竟有几个人肯相信唐臻的鬼话。

    年初李晓朝主动放弃京营,离开京都。太子临时起意,要将羽林卫和京营合并,统称京营,皇宫的安全皆由金吾卫负责。

    因为昌泰二十五年的战事,京都的兵力分布发生很大的变化。

    此时京营有九万人,羽林卫只有三万人,金吾卫更可怜,原本只有三千人。岑威又特别固执,不许任何与包括龙虎军在内的地方军有亲缘的人加入金吾卫。导致他接手金吾卫之后,想尽办法的扩军,只是让三千金吾卫变成五千。

    三万羽林卫可以并入京营,五千金吾卫想要代替羽林卫保护皇宫的安全却是强人所难。

    数不清的劝说中,太子再次对朝臣展现他的强势,连下数道诏书,突然改变原本要将羽林卫并入京营的想法。他将羽林卫拆开,半数并入京营,半数并入金吾卫。没等京营和金吾卫安顿好突然砸到脸上的羽林卫,太子又有新主意,让京营再分出两万人给金吾卫。

    半个月后,太子重新召集已经安顿在金吾卫和京营的羽林卫,调陈玉为羽林卫副将,赐羽林府,专门安顿出走半月,归来已经被金吾卫偷家的羽林卫

    如此断断续续的折腾到五月,京营、羽林卫和金吾卫终于迎来结局。

    数不清的拆分重组让京营、羽林卫和金吾卫不知不觉的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上至下,皆有今日金吾卫当差,明日去京营打杂,后日去羽林卫巡逻的觉悟。

    金吾卫依旧由岑威执掌,从五千人变成三万人,其中从羽林卫调动一万人,从京营调动五千人,从龙虎军调动一万人。

    岑威确实坚持原则,不肯让地方军加入金吾卫,但是太子态度强硬,非要龙虎军补齐金吾卫的人数,最后妥协的人终究是岑威。

    羽林卫不复存在。

    另设五城兵马司,从京营调三万人,提拔原本的勇毅将军甄福兵为指挥使。

    京营拆分成神机营和五军营,两万羽林卫组成神机营,程诚任提督。五万原京郊大营的兵马归入五军营,梁安任提督。

    拆分重组的过程中,原本出身京营的人,不知不觉的消失十分之一。

    有些人被遣送回家、有些人因为曾经犯下重罪,只能服役赎罪、还有人只是想要离开,经过同意,不知所踪。

    原本因为各种原因进入京都或在京都周边驻扎的龙虎军、西南水师、北疆军等皆被驱逐。

    京都范围之内,不许任何没有经过太子同意的军队驻扎。

    城门之内,无论身份,最多只能带百名亲兵。

    直到五月,太子折腾完京都的军队,再次将任性妄为用在朝堂和官制,恶劣的态度更加肆无忌惮,想要看热闹的人终于后知后觉,太子对京都的控制今非昔比。

    从前太子想要杀谁,那个人或许还有逃脱的可能。

    如今只能想想,否则自身死不足惜还会连累别人。

    昌泰二十六年,七月。

    朝臣翻烂史书典故,绞尽脑汁想出的新官制皆未被采纳。太子又开始频频下诏,颇有继续按照调动京都兵马的方式,只管横冲直撞至彻底满意的意思。

    废除已经施行半年的郡县制,再次变成行省制度,另设御史台,遣三十六道监察御史去各行省巡视,重点在于清军、巡盐、茶马,巡漕、巡关及马政、屯田等事。

    多亏唐臻在去年提拔许多朝臣,否则这么多人派出去,恐怕要无人可用。即使如此,刻意扒拉出沈思水和燕北旗的人,雨露均沾的安排到各个行省,到最后也有些捉襟见肘。

    有关于监察御史的诏书发出,所有被波及在内的人都忍不住为此提心吊胆

    除了远在地图边缘的关西七卫,因为所在的位置过于偏远,没有被波及,包括仿佛与世隔绝的四川行省在内,十二省皆被指派三名监察御史。

    哪怕是有幸站在风口,圣眷正隆的梁安,当时依旧没心没肺,收到家中长辈的回信之后也变得小心翼翼,轻易不肯往唐臻面前凑。

    他倒是有自知之明,虽然无法猜测唐臻真正的想法,但是也不认为自己能凭借不知道是否真实存在的情分令唐臻改变主意。安分守己,等待结果至少不会做错。

    昌泰二十六年,九月。

    北疆传来捷报,陈国公亲自率兵大胜异族,带兵深入异族腹地追杀溃败残兵,暂时失去踪迹。

    唐臻对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始终缺乏清晰的认识。他既然不会狂妄自大也不会做非要为难自己的傻事,直接问岑威如何看待这场战事的结局。

    岑威的答案,再次出乎唐臻的预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