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太子今天被催婚了吗[清穿]》 40-50(第29/31页)
不上呢?到时候阿玛会不顾我的意愿,逼着我娶我不喜欢的姑娘吗?”
康熙信誓旦旦:“放心,绝对不会!咱们保成的太子妃,必须得是你自己喜欢的!”
他这一生娶过两个皇后,却没有一个是因为喜欢而娶的。
仁孝皇后虽然很好,但他对她其实敬重更多于喜爱;
孝昭皇后他初时并不喜欢,反倒是病重之后叫他多了些怜惜,但也只是如此而已。
若说这后宫里的女子有哪个真叫他喜欢的,便是他的亲表妹,佟佳贵妃了。
因为佟佳贵妃是唯一一个能叫他愿意上心去琢磨她在想什么的女子。
他知道,她对他并没有表现出的那般全心全意,他也知道,她应该更爱她自己。
但他不介意,因为他们本就是同一种人,他也更爱自己。
反正她是他的,这世上没人能抢得走,这就够了。
康熙自己的皇后皆是顺应事态而娶,他的阿玛顺治皇帝亦是如此。
可他不想让自己心爱的太子也如此委屈。
如今的大清日渐安稳,等三藩彻底平定之后,他就要对八旗下手了。
到时候军权政权都归于他一人,天底下再没有人敢对他质疑,他便有足够的能力,为儿子撑起一整片天地,任由儿子想要什么便有什么。
保成是太子,是命定的帝王,他不需要牺牲自己的婚姻去换取支持,因为他的阿玛,就是他最强大的后盾。
“保成啊,相信阿玛,阿玛不会叫你受委屈,”
康熙撸着儿子毛绒绒的脑袋,“你只要好好的,顺心如意的长大,你想要的,朕全都捧给你!”
第50章
与胤礽这番谈话过后,康熙觉得,儿子之所以总提起指婚一事,还是因为心中不安。
于是他在去向太皇太后请安的时候,提出了一个十分离谱的但又有些合情合理的怪主意——
现在就开始为太子选妃。
“玛嬷,您想啊,与其十年之后咱们再费力从一堆各式各样的秀女里给胤礽选他喜欢的,不如干脆现在就挑出几个家世合适的,从小就按照胤礽的喜好培养,这将来总不会差吧?”
康熙觉得自己的主意十分靠谱,卖力的解释,“我想过了,胤礽的太子妃不拘满蒙汉,主要先看她娘家阿玛额娘的相貌性情,必得是长得好性格也好的,家世简单点也无妨。”
“等选好了,您给挑些合适的嬷嬷,叫她们去陪着那些姑娘长大,这规矩性情从小就教起,才不会养歪了,也可以看着点她们娘家,以免闹出什么咱们不知道的丑事来。”
“等她们长大了,必然各个都出挑,到时候先叫保成选,剩下的给胤褆胤祉都合适。再不济指给宗室子弟,也都能有个好去处,再加上她们自小受宫中教养,婆家也会更加看重不是?”
太皇太后却不以为然:“你怎么就能确定保成将来会喜欢什么样的姑娘?他才几岁,你也想得太早了。更何况太子妃的人选怎么能不考虑家世呢,他真看上个汉人,或是博尔济吉特氏,你也愿意给他做太子妃?”
康熙噎了一下,却又不服的辨道:“不就是怕他会看上不合适的,所以才要先在合适的人选里给他找嘛!保成虽然还小,但选太子妃是大事,又要家世合适又要他自己喜欢,哪有那么容易?咱们提前些做好准备,才能叫他更称心如意啊!”
太皇太后瞧着康熙是铁了心要提前挑选儿媳妇,拗不过他,便道:“行吧,你若非要这么选,也别着急着大张旗鼓的挑,对太子的名声不好。先叫内务府悄悄选看家世年纪都合适的姑娘,送了名册进来看看再说。”
太皇太后也疼胤礽,但她心里的顾虑却要比康熙多得多。
康熙如今正值盛年,对于亲手养大的太子自是疼进心坎,毫不在意给他更多的特权,恨不得将他捧到天上去。
康熙不在意是因为他自信自傲,从不觉得自己会后悔今日的举动,但太皇太后却要看的更长远些。
人都是会变的,更何况是帝王。
想当年皇太极也曾经对着她海誓山盟,用尽手段将她占为己有,可最后,还不是一眼沦陷在梅花树下的海兰珠身上?
男女之间如此,父子之间亦是如此。
如今太子还小,康熙自然不在乎多么宠爱他,可等到太子真的长大要成亲的那一日呢?
现在康熙看着那些几岁大的娃娃觉得跟自己不是一辈儿,没有旁的想法,可十年后呢?
他依旧是盛年,而那些女娃娃也到了最美好的时候,眼看着这些原本该是自己先选的秀女归了太子,他真的不会心中不悦吗?
许多事情,康熙如今不会去想,可太皇太后却必须得多想几分。
康熙要先养着那些秀女她可以答应,但却不能是以挑选太子妃的名义,她不能给太子留下这么大一个后患。
康熙不知道在太皇太后心里十年后的他已经变成了跟儿子抢媳妇儿的色鬼,见太皇太后松了口,他便美滋滋的安排了下去。
之后的几天,康熙总是对着胤礽莫名其妙的笑,笑得胤礽心里发慌,问他,他又不说。
胤礽不知原委,但觉得康熙定然没打什么好主意,正想着要不要搬去胤褆那儿住几天躲躲,一道军报从云贵送来——
吴三桂死了。
就像是胤礽当初猜测的那般,吴三桂之所以着急称帝,就是因为他已经支撑不了多久了。
吴三桂的确是个英雄人物,在明末清初这么多年来,一直雄踞一方,虽称臣但却从未失过权。
然而他最大的弱点,便是子嗣不丰。
当年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入京为质子,尚了和硕恪纯长公主,夫妻和顺,育有嫡长子吴世霖,自幼在京中长大,天资不凡,甚是聪慧。
三藩为乱之前,很多人都觉得吴世霖必是下一任平西王的最好人选。
他身具吴家与大清皇室两方血脉,自小出入宫廷,与大清自然亲近,等他承袭王位后,必能顺理成章的将西南彻底纳入大清版图,不再裂国而治。
但康熙不想再等下去了。
他不愿意将国运赌在吴世霖的身上,因为他在吴世霖的身上看到了野心。
所以在三藩反了之后,康熙立刻将吴应熊和吴世霖抓了起来,不顾恪纯长公主苦苦哀求,将这父子两个绞死,以绝后患。
不过康熙没想到的是吴应熊也早有准备,竟然早早就将有孕的婢女送回了云南。
如今为吴三桂留守云南的正是吴应熊的庶子吴世璠。
吴世璠虽然也是吴应熊的儿子,但天资却远比不上吴世霖,但吴三桂子嗣单薄,孙子辈里也再没有能用之人,只能勉强将吴世璠提拔起来用着。
表面上看起来,吴三桂也算是后继有人,但他自己心里清楚,以孙子的能力,绝对掌控不住那些蠢蠢欲动的将领。
所以他釜底抽薪,选择在衡州称帝,想倚仗至上的皇权,帮孙子稳住地位。
可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