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给全红楼直播解读原著》 23-30(第4/18页)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回目的下半句则是“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仅仅是断句不同,似乎还不能解释。】????
说罢,天幕上的仙子顿了一会儿,似乎在等待她的“小伙伴们”提出其他可以用来解释这个奇怪回目的观点。
【好,我来公布答案:这一回的回目原本应该叫"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是脂批中透露出来的。】
【脂批就是指脂砚斋的批注。《红楼梦》在刚刚成书的时候,都是以手抄本的形式传播,作者曹雪芹有一位亲密朋友自号为“脂砚斋”,会在抄本的字里行间写下一些批注。这些批注向我们透露了很多非常重要的信息,比如秦可卿之死这一章————】
【这一章回末之后的脂批是这样写的:“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②】
【这个评价太可怕了,这是直言秦可卿这个人物实际上存在过,而且她正是因为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而死在了天香楼上。】
【但脂砚斋又写:"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尊容坐享人能想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故赦之,因命芹溪删去。”②】
【也就是说,因为这一章节里写到了秦可卿死后托梦给王熙凤,指点她如何保全贾家,这是一桩大功德,因此,脂砚斋这个人觉得不宜将秦可卿的丑事写在书中,故此要求曹雪芹将这一段删去。】
【所以“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一段文字,就被全部删掉了,我们今天完全看不到了。】
宝玉听到这里也完全懵了:看不到,意味着什么,秦可卿还会死吗?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到原版的一些“遗笔”,比如说,书中在写到贾府众人在秦氏死后的反应,是这么说的: “彼时合家皆知,无不赞叹,都有些疑心。”③】
【这里的“无不赞叹”,根据红学家周汝昌老先生的判断,这可能是写秦可卿处境艰难,最后竟不惜一死了结,这种举动是大仁大勇,故贾府上下无不赞叹。而"都有些疑心",应当是写其死因可疑,众人都怀疑秦可卿是非正常死亡。④】
【这句话,也有的版本写做:"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脂砚斋在这九个字之后
给出批语:“九个字写尽天香楼事,是不写之写。”②】
宁国府,贾珍之妻尤氏命几个心腹的婆子和管事,将各处院落的大门守紧,命所有人将窗户关牢,严禁府里任何一人开门开窗,探头探脑。
尤氏自己却站在寒冷的屋外,望着夜空中光亮一片的“天幕”,银牙紧咬,心都碎了。
得亏这天幕没有像以前那样在大白天出现,而且之前天幕还模糊了一阵,听不见也看不清,这给了尤氏足够的时间去布置安排。
可饶是如此,尤氏还是不敢想象:荣府那边会怎样?荣宁二府之外又会怎样?这次会像是"骂拐子”那次一样,闹得纷纷扬,让全天下人皆知吗?
想到这里,尤氏又转头看向秦可卿的居所,低声问身边一个婆子: "她……那边如何?"
那婆子摇摇头,道:“病得人事不省,应当是一无所知。”
尤氏咬着牙,从口中挤出几个字:"她倒好……"
明明那秦可卿不是个省油的灯,偏偏贾府上上下下都对她极其喜爱。贾母说她“极妥当”,是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王熙凤与她非常要好。贾珍贾蓉之辈更不用说。尤氏心中纵有不满,但她只是贾珍的继室,人前根本说不上话。
如今倒好,天幕一开口,立即将一切阴私全都抖落在人前,却还要她来帮忙收拾首尾,掩人耳目。
【但是,秦可卿之死,并不是她身上最大的谜团。兰兰先带大家去看看恭王府的后花园,然后再给大家继续讲讲这秦可卿身上最大的谜团——她的身世之谜。】
尤氏满心怨怼,眼神幽怨地抬起头,望着天幕,心想:还有完没完了?儿媳的身世又怎么……准知她刚想到这里,尤氏只觉脑海中一室,顿时无数迷惘涌上心头。
是呀,秦氏这样的出身,究竟是怎样入了宁国府,竟还成了贾蓉之妻的?
尤氏自己,原本出自一个小官之家,不是名门望族,母亲已逝,父亲续娶了一位带着两个"抱油瓶”的寡妇。以尤氏的出身家世,她根本没有机会嫁入宁国府。但贾珍正好丧了正妻,要讨个填房,尤氏这才“捡漏”,成了宁国府的当家奶奶。
可是秦氏……明明出身比她还要不如啊!
尤氏越想越觉得不
对。
就见天幕上出现了一座美轮美奂的花园,那位名叫"萧兰兰"的仙子走在园中,便走边说话。
【现在我们来到了恭王府的后花园萃锦园。这就是老北京口口相传的荣国府“大观园”原型啦。但是兰兰之前给大家讲解过,萃锦园始建于公元1780年,那时红楼梦已经成书,而曹雪芹已经去世多年。所以,很可能是“红迷”和珅借鉴了书中大观园的模样,建成了他自己的私家花园。】
【在和珅建府邸之前,恭王府这附近的地段多为普通民宅,据说此处曾有明代官员遗留的民宅花园。这令我们不禁回想书中所写:大观园也是在会芳园的基础上改建的。不知道和珅在选址的时候是不是也一样考虑了这一点。】
尤氏迷迷糊糊地抬起头,望着天幕上的亭台楼宇,恍惚只觉得这所在颇像自家的后花园会芳园。
但只要一想到会芳园,她就想起那座"天香楼",想到关于秦可卿的谶言,心口处便痛得难以自持,猜测自己是犯了胃气疼的旧症。
天幕上的仙子兴致勃勃地展示这园中的蝠池、蝠厅、滴翠岩、邀约台……尤氏都毫不在意,只管伸手捂住心口,强忍着痛楚,等待那仙音解说,这秦可卿的身世之谜。
【好了,兰兰已经带大家将恭王府后花园逛得差不多了。趁着歌脚的工夫,来给大家说说秦可卿的出身之谜。】
【按照书中所记,秦可卿的家世背景很简单,一家三口,老爹秦业,一女秦可卿,一子秦钟。】
【兰兰曾经多次提过,红楼遍地谐音梗,这一家三口的名字其实都大有玄机。】
【一家之主秦业,这个名字起得怎么样呢?在南方某些地方的方言中,“业”与罪孽的“孽”字发音非常相近。脂砚斋曾经批过:“妙名,业者,孽也。”⑤】
【这个名字过于敏感,以至于在高粤续书的程乙本中,续书者把这个名字都改了,改成"秦邦业”。】
【至于秦家的两个孩子,一个叫“秦可卿”,谐音“情可轻”,“轻视”的“轻”,也有可能是“情可倾”,“倾倒”的“倾”。而“秦钟”的名字,反过来就是“钟情”。一家三口,凑在一起,就成了《好事终》曲子的最后一句:“宿孽总因情”。】
【秦业这个人,据书中的介绍,是个小官,官职叫做营缮郎。他因
为无儿女,所以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然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