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商贩养家科举日常: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古代小商贩养家科举日常》 60-70(第2/15页)

这才回家。

    没想到就是这一次偶然的聚会,黄长植夫妇开发出了夜宵生意,口口相传,黄记小馆的生意原来越好,甚至带动了周边店铺的生意,几个月后,这条原不起眼的小街成了京城有名的夜宵一条街。黄记小馆也成为了日后翰林院聚餐的首选之地。

    日子就在忙碌中一天天过去,黄寄北对这份工作目前已是得心应手,出入皇宫也是家常便饭。永和帝对这位年轻人印象很好,时常会召他过来讲学,顺便问他一些市井之事,黄寄北的背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他背后没有那些世家大族的重重关系利益,是以对着他,永和帝觉得很舒服。

    黄寄北也很敬佩这位贤明的帝王,十八岁登基,夙兴夜寐,将这个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蒸蒸日上,不仅如此,他也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他与皇后是少年夫妻,三十几年来感情一直很和睦,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很是圆满。

    然后,这个欣欣向荣的王朝在这一年,迎来了他的危机时刻。

    变故发生在立秋那天,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眼看着没多少日子就要迎来秋收了,太子带领随从去郊外巡视农田,不知怎么的,太子的坐骑突然发狂似的狂奔了起来,太子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被马给甩了出去,等侍从们赶过去的时候太子已然没有了气息。

    消息传到宫中,皇帝皇后简直不敢相信,他们这个最为优秀的儿子,大渊的希望,就这么没了!就在永和帝还没从悲伤中反应过来的时候,宫内又传来了噩耗,皇后薨了!

    两个最重要的人接连离他而去,永和帝一夜之间老了十岁,他把自己关在殿内,不吃不喝不上朝,群龙无首,这个王朝一下子陷入风雨飘零中。

    太子没了,皇子们蠢蠢欲动,就在朝堂快要分崩离析的时候,永和帝终于打开了殿门。他不能倒下,除了丈夫和父亲的身份,他还是这个王朝的君主!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永和帝并没有立三位皇子中的任何一位,而是牵着太子长子的手走了出来,宣布立其为皇太孙,在他百年之后承袭帝位。

    太子和皇后去世,是谓国丧,禁止宴乐婚嫁,以示哀悼。

    文武百官需要服丧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皇帝批阅奏折,改用蓝笔,各部院衙门行文也要改用蓝印。服丧期内,各寺院、道观须鸣钟三万次,诵经和吊唁活动每天都有。

    自皇后驾崩之日起,文武官员及所有百姓一百天之内不准作乐,四十九天内不准屠宰,民间男女一个月内禁止嫁娶,三品以上官员子女三年内不得嫁娶。

    这样一来,黄寄北家的小酒馆四十九天内就不方便营业了,纪宁雨和顾砚舟的婚事也就被耽误了下来。

    第62章 出路

    属于永和帝的时代仿佛已经快要过去, 他已年迈,而他的三个儿子却是正值盛年,二皇子占长, 三皇子母族最为强大,四皇子军功最为显赫,原来有太子压着,皇子们不敢轻举妄动, 太子薨逝,各方人马都蠢蠢欲动起来。

    永和帝的雷霆手段虽然暂时镇压住了局面, 可大家伙心里明镜似的,这位帝王撑不了多久了。此时的永和帝就像是一直年迈的狮子,周围环绕着饿狼,就等着他咽下最后一口气。

    黄寄北开始心疼起了这个老人,是的,夜深人静的时候黄寄北确切的感觉到, 这位至高无上的帝王也只是一个孤独的老人罢了。

    永和帝未尝不知道三个儿子的心思, 可他舍不得, 人老了心肠就越发的柔软了, 他已经失去了发妻和长子,不想再失去更多了,这三个孩子都是他看着长大的呀!但他同样也明白,自己这个刚满十五岁的皇长孙根本斗不过那三个叔叔,若是自己走了, 这个孩子定会被撕咬得连骨头都不剩, 所以他不能倒下!

    为此, 永和帝一改以往的宽和作风,动用雷霆手段, 为皇太孙拔除潜在威胁,一时间朝堂上风声鹤唳,人人自危,而顾家,作为最坚实的太子党,权势也在此刻达到了顶峰。

    七七四十九天已过,百姓们已恢复了往常生活,街道上开始热闹了起来。

    银杏叶抖落了最后一层黄叶,冬天来了。

    黄寄北家的小酒馆也重新开张了,一个个铜锅摆到了木桌上,冒着热腾腾的水蒸气,隔绝了屋外的寒意,阵阵羊肉香味飘散了出来。

    店里生意很忙,黄长植夫妇直到深夜才打烊回家,却发现黄寄北还没有散值回来,这些天黄寄北经常深夜才归家,让夫妇俩很是担心。

    而黄寄北此时正陪侍在永和帝的书房,书房很大,各种摆饰也很精美,却显得空落落的。这些日子,永和帝总喜欢大晚上的喊他去讲经,可黄寄北觉得他并没有在听,而是眼神空洞的在发呆。

    是了,永和帝这段时间经常整宿整宿的失眠,他发现,自己现在身边竟连一个可以讲话的人都没有,他后悔了,后悔自己不该在太子在世的时候对他如此严厉,后悔没有和多花点时间陪陪皇后,他真的很想他们。

    一开始,喊黄寄北来永和帝只是觉得这个新晋榜眼身份简单,举止妥当罢了,渐渐地,相处下来永和帝发现这个年轻人倒是个稳重的、有想法的,若是自己还年轻,倒是可以多花点时间培养一下。

    越是想要平静,越是有事发生,朝堂还没安稳多久,边境却又发生了战事。

    北疆大雪,牛羊成群的被冻死,一时间哀鸿遍野,为了自己的子民,北疆摄政王扣押了大渊的使臣,挥军南下,一口气连下十几城,直逼玉门关外。

    打败仗的消息接二连三的传到内宫,永和帝的头发又白了一片,四皇子自请出战,大臣们纷纷上书附议。

    永和帝当然知道此时唯有派出自己这位骁勇善战的儿子才能扭转局面,但他也明白,一旦放走了他,那可就是猛虎出匣了。

    奉天殿的烛火燃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永和帝叫来了吴大学士,让他草拟了封四皇子为大将军领兵出征的诏书。黄寄北跟在吴大学士身后,按旨意草拟好了圣旨,交由吴大学士修改后呈给了永和帝。

    永和帝看后挥了挥手,交由身边的大监用印。

    两个月后,北疆战事平定,四皇子还没班师回朝就接到了皇帝封王的圣旨,代价是他的封地被定在了冀北,无召不得回京。这也代表着,四皇子失去了成为下一任帝王的资格。

    这位正值壮年的将军一声不吭的接下了圣旨,眸色晦暗不明,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时光匆匆而逝,黄寄北进入翰林院已经一年半了,加上备考的一年,这已是他在京城度过的第三个冬天了,这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城墙内外冻死了不少人,京城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其他地方了。

    还有半个月就是元日了,朝堂上却又发生了一件不小的事情。纪次辅递了折子,请求致仕,永和帝收下折子后一言不发,散朝后枯坐良久。

    一年多的陪伴,黄寄北已经熟悉永和帝的性子了,他知道,这位帝王现在很是伤心。目前朝堂分成三派,沈首辅游走在二皇子和三皇子之间,可谓是老奸巨猾,顾太傅是忠实的太子党一心辅佐皇太孙,而纪次辅则是中立派,是两方势力一直想要拉拢的对象。

    夺嫡之争越发激烈,纪次辅选择急流勇退,明哲保身,没了他的制衡,朝堂局势想必很快会发生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