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230-2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230-240(第19/31页)

往他端正的脸上打量几眼,下巴上似乎还留有没擦干净的暗红血迹,不知是血痂还是沾上的鼻血。

    如此看来,他还真的受伤了?

    唐占山跟叶满枝握手赔罪,那套说辞与周靖的如出一辙。

    叶满枝是带着任务上门的,懒得追究他挨揍的原因,随口关心几句就说:“唐主任,像缝纫机厂这样的好学生,原本是最不需要我操心的,但是你们那个‘工业缝纫机生产线’到底是怎么回事?1970年投资的,怎么到了今年还没正式使用?”

    缝纫机、自行车和手表是滨江轻工业的三巨头。

    光是缝纫机的年产值就能达到八千多万,单一产品的产值占了轻工业总产值的3%。

    在电视机异军突起之前,缝纫机常年排在全市轻工行业的第一名。

    无论哪个领导上任,都要来缝纫机厂参观考察,然后把缝纫机厂夸出花来。

    唐占山一边带着她前往厂区,一边解释说:“叶局,要是能尽快投产,我当然也想把生产线赶紧置办起来,关键是资金不足呀。这条生产线是由市里投资的,总共510万,但是五百多万不是一次性拨给我们的,而是根据工程进度,一段一段地拨款。”

    叶满枝问:“市里已经拨款多少了?”

    “400万吧,”唐占山观察着四周,低声说,“以前这个项目由市革委的赵副主任负责,拨款本来就不及时,每次都要等到揭不开锅了,才给我们拨个三四十万,结果今年他一调任,连这三四十万都没有。市领导干脆就不提拨款这一茬了!”

    听说赵副主任倒台,与面前这位叶局长有些关系。

    消息传得影影绰绰的,他也分不清真假。

    但是提一提赵副主任的事情,有助于让叶满枝理解他们这个项目的艰难。

    姓赵的不是啥好东西,而接替他的那个彭静云也不咋地。

    工程进度完成七成了,却不肯给缝纫机厂拨款。

    那不就是打着让企业出资完成剩余建设的主意?

    可是,这条生产线是为了生产工业缝纫机的,与厂里主营的家用缝纫机不是一码事。

    要不是市领导一力要求上马这个项目,他根本就不想搞什么工业缝纫机。

    当初市里说好了会全额拨款,现在却想让企业填补窟窿,凭啥?

    叶满枝早知道工程进度过慢,与资金有关系。

    市财政的账面上肯定是有钱的,但滨江的支柱产业是重工业,大部分固定资产投资都放在那边。

    市里成立了轻工业局,并不代表轻工业比重工业受重视。

    与彭静云接触过几次,叶满枝多少能看出点她的个人倾向——主要发展重工业,兼顾轻工业。

    对轻工业的态度是,既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

    最常用的词就是“自力更生”。

    叶满枝才离开企业不久,理解唐占山的恼怒。

    可是,站在她的立场上看,市财政已经投资四百多万,眼瞅着就能收尾投产,她总不能让项目流产吧?

    叶满枝笑着说:“与市领导赌气,对缝纫机厂没什么好处。以缝纫机厂的体量来看,一百多万还是拿得出来的,与其将项目搁置下来,不如尽快投产,别管是工业缝纫机还是家用缝纫机,这不都是缝纫机厂的资产嘛。”

    “呵呵。”唐占山不冷不热道,“叶局,不是我搪塞你,缝纫机厂最近是真的拿不出这笔钱。”

    他将叶满枝请去一个车间,带她参观了“漆后机壳精加工自动线”。

    “这条生产线,单班生产能达到400-500只,已经用了四年。”唐占山说,“厂里打算再上三套这样的生产线,扩大家用缝纫机的生产规模。所以,工业缝纫机那边暂时就兼顾不到了。”

    叶满枝仔细观察着这套超大规模生产线,整间厂房都被占满了,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

    她疑惑道:“你们厂还有空间安置三套这样的生产线?”

    “没有了,所以要在附近申请一块地皮,盖一栋三层高的装配大楼。”

    叶满枝感叹:“这个项目的规模不小啊,光是盖楼就得投入上百万了。”

    如果能顺利扩大规模,缝纫机厂的产值也许可以翻倍。

    轻工业局当然是乐见其成的。

    唐占山面上带出几分傲慢神色,“规模确实不小,全靠我们厂自己投资的话,负担比较重。所以,我们的第二套方案,是将隔壁的自行车三厂合并过来,他们厂这几年的效益一般,不如转产缝纫机。要是能省下盖楼的钱,就能将这笔钱拿去填补工业缝纫机的生产线了。”

    这位叶局长刚搞了一个食品工业小区项目。

    他仔细研究过那个方案,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能整合资源,促进行业协作。

    唐占山觉得,叶满枝应该能理解他想要合并自行车厂的用意。

    他俩的工作思路还是有些相似的,曙光厂不是也合并过其他工厂吗?

    闻言,叶满枝一时没吱声,对方这是摆明了想跟市里谈条件了。

    若想让缝纫机厂出资完成工业缝纫机生产线,就得把自行车三厂合并给他。

    可是,自行车厂也是归轻工业局管理的。

    手心手背都是肉,把好好的自行车厂合并过去,算是怎么回事?

    她瞄一眼对方下巴上的血迹。

    难怪会挨揍呢,唐占山这是活该啊!

    第237章

    叶满枝这些年接触过的企业领导, 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

    鼻孔朝天的大有人在。

    远的不说,就说与曙光厂往来最多的滨江钢厂,那革委主任就是手腕强硬、姿态傲慢的。

    叶满枝与这样的人打过六七年的交道, 其实早就习惯了。

    国营大厂嘛,效益好, 人数多, 配套设施齐全, 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小社会。

    关键是产品供不应求, 每天都有采购员在厂门口排队。

    在曙光牌电视机成为行业第一以后,叶满枝也体会过这种滋味。

    所以, 她对这些傲慢的土皇帝是能够理解和容忍的。

    滨江缝纫机厂红火了十几年, 期间合并了五十多家公私合营小厂和合作社, 如今靠着它生存的零件厂就有十多家, 唐占山长期被人奉承着,态度倨傲在她的意料之中。

    但是, 傲也得有个限度吧?

    自行车三厂同样是市属企业, 那是你想合并就能合并的?

    唐占山不是没脑子的人, 一看叶满枝的表情就知道她不高兴了。

    他及时解释说:“叶局, 你别误会, 合并工厂这么重要的事, 当然得市里点头才行。我不过是为厂里的业务着急, 有了这样的念头就想跟老杨合计合计。要是双方都愿意, 到了市里也能减少一些阻力。”

    “哦,”叶满枝似笑非笑地问, “那杨主任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