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264、鸿胪寺之行(阿赛班国王 我圆梦了...)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264、鸿胪寺之行(阿赛班国王 我圆梦了...)(第2/3页)

来更多的问题。但......有时候还是忍不住想要先逃避下,不去想,就仿佛纠结烦难暂时不存在。”

    之前有句很流行的话是什么来着:逃避可耻但有用。

    姜沃笑了笑。

    其实在太子李弘事上,她一直就有点鸵鸟心态。

    这几年,她越来越发现,李弘自不是她心目中的君王继承人。

    可是,姜沃总想永远跟她的君王保持步调一致。

    皇帝不是一天炼成的。现在的媚娘,已经握住了许多权力,也绝不会主动放下这些权力,更会如泰山封禅一般,去追求相应的地位和荣耀,不会后退。

    但在子嗣事上,媚娘此时对这个嫡长子,哪怕觉得失望,却也未至放弃的地步。

    父母痴心无外如是。

    因而姜沃在面对东宫,有时候就难免有些鸵鸟心态。

    然而现在......

    “公主,我做不成鸵鸟了。”

    不过,不是为了李敬玄之事。

    是为了曜初。

    或者说,是为了太子做出的,与曜初,与每个公主乃至女子有关的决定。

    十日前,曜初忽然从宫中回到了姜宅。

    姜沃从尚书省回到家中时,听闻曜初回来了还有些讶然:晨起两人是一起入皇城的,曜初还说今日留在宫里陪母后。

    怎么忽然回来了。

    姜沃换过衣裳去曜初院中。才进院门,就见夏日黄昏中,曜初坐在窗边,手里拿了一卷书。

    曜初已然是十三岁的少女。

    而姜沃当年遇到媚娘时,两人也不过十三四岁。

    那一瞬间,真宛如时光倒流。

    姜沃是进门后,才发现曜初根本没在看书,而是在发呆,且神情中少见的带着深重沉郁之色。

    “曜初?”

    听到她的声音,曜初才转头,看清姜沃的一瞬间,她忽然落泪:“姨母......”

    姜沃极少见曜初哭,就走过去坐下来,取走她手里的书,等她诉说委屈。

    原来还是要从平阳昭公主说起。

    因昭公主入凌烟阁之事,曜初自然也了解了更多这位姑祖母的生平事。

    她知道了一事--平阳昭公主当年,与公主驸马,已故谯国公柴绍,是''''各置幕府’,各自领军。

    所谓幕府,并非后来的倭国体制。最早其实可以追溯到我国春秋战国时候的门客制度。

    后来汉代,就有了明确的‘开府’一说。而在军中,幕府大多是指将帅出征时候,包括智囊团在内的指挥机关。

    平阳昭公主带兵打仗的时候,自有幕府。

    后来公主虽留在长安城内不出,手下虽无将领,但到底保留了幕府的建制。也算是她与其余公主不同的一点特权。

    毕竟,大唐其余的公主,出宫后虽然也号称住在''''公主府,但其实,公主与皇子不同,是没有正式''''开府''''资格的。

    公主自有食邑没错,但公主府邸内下属的官僚,只有替她管理食邑的''''邑司'''',里面最高也只有一个七品官,然后两个八品九品官,来为公主料理食邑田庄钱财之事。

    但皇子封王后可不一样,是能够正式置幕府的。

    下属有‘国令’、‘大农’等数十官员,帮着封王的皇子料理各种府邸事以及封地事。准确来说,唐朝并不会把一块土地直接划给皇子,但皇子封王后,身上一般都担着一地''''都督''''的官职。

    正如当今皇帝未登基前,不但是晋王,还是''''并州都督''''。若非先帝不舍得儿子去封地上,而是让李勣大将军代领并州,按照常规流程,晋王就该去并州把一地事儿担起来的。

    故而皇子有幕府,而公主无。

    曜初一直觉得此事颇为不公。

    公主怎么不能置幕府?旁的不说,公主府上除了食邑财产事,难道没有诸多事务需要料理?

    而且置幕府才能有正式的兵卫官职,曜初身边打小就跟着几个女亲卫,曜初自觉得等自己开府后,得给这些人相应的官职才行。

    只是此时的曜初早不是幼年,想要什么就去跟疼爱她的父皇母后要的稚子。

    她对朝局已然有了自己的判断

    --

    父皇圣躬不安,且如今夏日尤甚,她不愿为此事多去打扰父皇。而母......初已然明白,母后代父皇理政的许多难处。

    公主置幕府这种有违旧例的事情,如果她去求母后,母后肯定也会为她想法子。但想必母后又要受不少朝臣非议。

    于是曜初来到了东宫,寻太子哥哥--如果太子先提出此奏为公主加幕府,皇后只需顺理成章通过,那母后处就不会那么难了。

    因年龄相当,曜初与太子兄妹关系一直不错。曜初也就直接与兄长说了此事。

    太子当时就颔首表示,会与东宫属臣商议下,令其写一写奏疏。

    然而次日曜初再欢欢喜喜去寻兄长的时候,太子便带着歉然对她道:“此事与礼实在不合。”

    并给她看了东宫属臣的不少奏疏。

    “女在内,男在外,男女有别,中外斯隔,岂可相滥哉!”

    “幕府者,丈夫之职,非妇人之事!”

    其实跟着姨母长大,曜初看过不少奏疏。但之前从没有一封奏疏,让她觉得这样烫,烫到她眼中与心中去。

    曜初甚至要停一停。

    母后和姨母,也会常见到这样的奏疏吗?

    见到这些朝臣们借某些事情,来''''细数礼法”明辩阴阳之道''''的奏疏--其实这两句话,指的又何止是公主欲开幕府事!

    曜初终究继续往下看去。

    如果连看都不敢看,她又能做什么?

    奏疏上又道:“公主开幕府,实不可。平阳昭公主乃战乱旧例,如何遵之?若公主开府置官,岂非长阴而抑阳?”

    这些奏疏果不其然又以圣贤书之道结尾:“《尚书》中有道: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

    若是不效仿古之礼法,国家焉能长久?!

    因此违背礼法旧例,为公主置幕府,是大大的不可!

    见妹妹读过奏疏后,神情转为不快,太子便温声道:“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