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 40-50(第5/29页)



    明慕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最后猛灌一口温茶。

    话没说完,他预备继续说下去,刚一开口,便见卫国公世子猛然站起来,道:

    “多谢陛下!”

    卫国公世子目光灼灼,当即跪下行礼,结结实实地磕了个头,似乎都能听到一声闷响:“陛下之意,臣全然了解了。”

    是他之前魔怔执念,硬是要去前线不可,甚至陛下一开始提出守备都不甚满意。

    但陛下给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这个位置的确最适合他:既能发挥自己的才智,又能在战场上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他称得上聪慧,一点就透,陛下的短短几句话就能联想到更为深远的内容。

    诸如后勤二字,以往的确不被重视,所需粮草和军备都是简单估算,多了少了都是常有的事,多了容易霉烂、少了则会影响士气,又直接影响战场结果……一瞬间,无数种可能在卫国公世子脑中推演,脸色因激动而微微泛红。

    当然,若是守备无法获得充足的物资,一定会被将士们埋怨,但他父亲乃是卫国公,在军中颇有威望,如今还负责棉甲之事,出现短缺的可能性不大。再者,新帝与先帝不同,若出现战事,一定会准备周全……

    “你、你冷静点。”

    明慕还挺怕这人情绪激动的,说不定就要厥过去——他真不记得急救知识了!

    “多谢陛下关怀。”

    卫国公世子咳嗽了两声,很快缓过来,被阚英强硬扶起身,按回之前的位置上。

    此时他倒欣然接受了:“臣一定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明慕心中松了口气,看了眼桌子上摆放的锦盒,压抑不住欣喜,小心地碰了碰。

    明日就能开始培育红薯苗,进而推广,寻找良种的皇榜也可张贴。

    还顺利帮臣子的孩子找到满意职位。

    总归皆大欢喜。

    当日下午,便有皇榜张贴,短短数日,便至大江南北。

    远在县中的、被小皇帝惩罚当巡按御史的经榕,居然也看见了这一则皇榜:

    “上曰:此次黄河春汛,受灾者约一百三十七人,伤者五十四人,死者三人;毁伤田亩一万六千零三十四亩,已恢复一万三千零二十一亩,受灾县皆免今年田税,损毁堤坝已重新修筑,新型筑建堤坝材料正逐渐送往江南。

    为了给明年的春汛、夏汛做准备,特张贴此榜,寻天下良种,凡双穗稻谷者,皆可呈上……有功者,赏银十两至百两不等!”

    皇榜张贴之后,立刻吸引了不少百姓的关注,很多人就算看完了其中的内容,也新奇地在一旁张望,不愿离开。

    从没有皇榜说过这样的事情。

    清楚皇榜张贴的内容后,不少百姓议论纷纷,总归而言,都是正面居多。

    谁家没有田亩?谁家不种稻谷?南方多雨,被淹也不在少数!

    每逢夏季,便日日忧愁,希望下雨,又希望别下大雨,除了天时,还要担心若是真被水淹了,朝廷能多久反应过来?能不能减免税收?

    前几年湖广、江浙一带突然加税,民间怨声道载,只能勉勉强强凑合着活,咬牙坚持到如今。这些日子,忽然有朝廷的官员到县城、村子里面,不厌其烦地对每一个土里刨食的百姓说:往后九年,田税减半。

    不是加税后的减半,而是加税之前的减半!

    消息刚传出来的时候,许多人都不相信,或者半信半疑,觉着这税迟早要加回来。

    但今日的皇榜一出后,反而叫不少人的心放回实处——那减税的传言不是假的,陛下还说要帮他们修筑堤坝……

    如今,还收集多穗稻谷,为了培育良种。

    百姓或许以前不懂这任皇帝与上一任有什么不同,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但如今,他们隐隐有了一个想法:

    盛朝的天,真的变了。

    原先对新帝不在乎的南方百姓,随着这一则皇榜的张贴,对远在燕都的陛下充满了好奇,以及微微的信任。

    想必这点信任,在新政彻底推行后,会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和村中不同,在县城里,部分读书人对此不屑一顾:“只懂得用些蝇头小利贿赂愚民!”

    读书人的怨气较之百姓更重,今年南方进士被无缘无故拙落了好些,而后金陵六部牵头,将几个有名的私人书院全部废除、解散,不知翻了什么罪名,居然连几位山长都入了狱——他们书院年年都能出几个进士!

    有些知晓内情的闭口不言,而不知晓内情的,自然义愤填膺。

    和地方豪绅纠缠得满心疲惫的经榕,特意来看皇榜时,听到此话,嘴角下撇,对此人很是不满。

    倘若他再一看,便能发现此人的身份:从徽州千里迢迢奔赴浙江,为的就是来到私人书院,好考取下一次会试的功名,如今居然全毁了。

    徽州健讼,简单来说,便是遇到不平之事,便要上诉。州府不行,便去省中;省中不行,便去燕都。

    ——

    贺隋光跟着来到了宝鸡县,这处是受灾最严重的县之一,只是地处偏远。在其他县救灾时,便让人先一步传信过来,只叫县令便宜行事。

    这位县令在宝鸡县呆了许久,快满九年,听说考评一直是中下:时常受灾,百姓教化不好,举人很少。

    来的途中,贺隋光还在想,若是那位县令听懂他的言下之意,好好整顿治下,让陛下看见他的努力,说不定下次考评便能往上一步;若是还如往常一般,这宝鸡县也该换人了。

    得需要一个有能为之人,才能整顿宝鸡县的风气。

    因着携带了粮草,所以行程缓慢,等到了宝鸡县前,贺隋光面无表情地看着几乎与受灾前完全没变的样子,心中默然。

    他很清楚自己的任务,顾名思义,当陛下的一只眼,帮陛下看看这些地方有没有能用之人,若是尸位素餐者,便记上,由内阁尚书们发落。

    如今,只在外远远一见,便在他心中落了下下的评价。

    身后的兵吏们将载满粮食的驴车直接送往救灾点,贺隋光落后了几步,跟上了面黄肌瘦的灾民。

    发放粥水的小吏脸色也不大好,语气凶得很:“别挤、别挤、人人都有!”

    长长的队伍中,孩子的尖锐哭闹声响彻遍野,路边有看不清脸的灾民,骨瘦如柴,蜷缩在一起,安静得仿佛一尊墓碑。

    贺隋光不忍再看。

    他越过人群,直接走向最前,锅中的粥水清澈见底,锅的地步有一些稀稀拉拉的米粒,连吃饱都做不到,只能混个水饱。

    这样的宝鸡县、这样的救济、这样的灾民……

    县令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他怒气冲冲地离开救灾队伍,直奔县衙,打算找出那个县令,好好与他“讲”道理!

    一方父母官,便是如此对待自己治下的百姓吗!

    陛下已经以最快速度调了粮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