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养夫郎: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重生养夫郎》 80-90(第12/29页)

见着阁楼上的姜汤团。

    他身上系着一件连帽的井天色缀白毛斗篷,整个人浴在月光之下,一张不大的脸宛若镀上了一层清白的光。

    许是人也在赏月,目光静静的看着远山处的银盘。

    赵光宗正欲收回目光,不想扰了人清雅。

    忽的起了风,阁楼旁的一株开得繁盛的李花散乱了花瓣,从姜汤团身侧拂过。

    他一时贪看,定住了目光。

    上头的人大抵也是注意到了赵光宗的目光,他微垂下某之际,手间的帕子忽的教风给扬了去。

    轻盈的手帕随风自阁楼飘下,竟受风吹至赵光宗的胸口间,他身子阻着风,帕子竟是好一晌落不到地上。

    赵光宗见此,将帕子拾了起来。

    他仰头看向阁楼,姜汤团也微有些紧张的双手扶在栏杆上往下看。

    四目相对,静默了片刻。

    须臾后,伺候姜汤源的一个小哥儿方才下楼来,从赵光宗手上取回了手帕。

    回至屋间,赵光宗也还有些没有回过神来。

    他坐在窗前,只觉那张手帕的料子当真是好,丝滑柔软,上头似乎还绣着几片栩栩如生的竹叶。

    一丝淡淡的香味尚且还余留在他拾过帕子的手间。

    赵光宗嗅不出究竟是甚么香,却觉格外的好闻,清新雅淡。

    这样的味道,出现在姜汤团那般话少,安静的小哥儿身上,似乎很得宜。

    他躺进床榻间,心中想着,姜汤团的话确实很少。

    结伴了这些日子,两人好似也就初次见面时做见礼说过一回话,此后的这些时两人撞见,他也不过微微颔首致意,不曾张口

    赵光宗不知何时才睡了过去。

    翌日,大伙儿早食都快吃罢了,他才迟迟的起了身。

    祁北南见着出门来的人,与他添了一碗粥,外取了一个馒头递过去:

    “可是驿站没睡好?往日里最是起来的早的。”

    赵光宗接下,摇了摇头:“没。只是贪睡了。”

    昨夜似乎一夜的梦,然则清醒时,却又记不得梦见了些什麽。

    祁北南一行人抵达京城时,已然距从岭县出发去了十三日之久。

    京都巍峨繁荣,富贵迷人眼,教一行从地方上来的考生看得浑身都有了些劲头。

    一扫舟车劳顿的不适,全然受风土人情而吸引了去。

    姜家几代人为官,京中有亲眷,自是不必在外头寻住处。

    两厢各留了通讯地址,至此才做了别。

    祁北南貌似头回来京,实则轻车熟路。

    引着赵光宗前往内城与外城的交界地段,在一处唤作羌梧坊的地方寻到了合适的落脚处。

    两人合赁了个一进院子住了进去。

    祁北南率先落笔写了封家书,教邮驿快马加鞭送回岭县。

    他本想是教秦缰返还的时候带回,只他人也才到京城,不好教人立马折返,如何也得歇息个三两日,养足了精神才好回去接人。

    然则岭县这头,萧元宝捏着手指算了算日子,估摸着祁北南也当是到地方了。

    他便着手预备着自个儿要去京城携带的物品。

    白巧桂在家里来顽,得晓他能去京城,心头羡慕的不行。

    “他也没说教我去京城,半点不惦记我。”

    白巧桂捻着一块果糕吃,嘴里甜滋滋的,心头却苦巴巴儿的。

    “罗郎君便是有心你去,只怕白伯父也不准。”

    萧元宝不晓得京城那头的天气,摸不准要带些甚么样的衣裳过去。

    收拾了两件喜欢的,便置在一头,等着祁北南与他捎了信回来再做打算。

    “你们俩如今定了亲,可说甚么时候成婚?”

    萧元宝眨了眨眼睛,忍不得打探一番。

    “日子没定呢,许也得等至明年了。”

    白巧桂道:“今年会试,中与不中都有得耽搁。”

    萧元宝点点头,想来也是。

    “待着初九进考场一日,咱俩一同去庙里烧炷香吧,再捐上些香火钱。”

    “好哇。”

    白巧桂答应道,待着四月里头,天气暖和了,出门踏青游玩的人也多。

    出去热闹一下也好。

    “这开了春儿,冯娘子的身子不晓得可能好转一些。”

    萧元宝微微叹了口气,去年冬月,一季冯娘子的身子都不见得好。

    他过去瞧人的时候,整个宅子似都浸在药汤里一般,走进去就能嗅着味儿,教人心头多忧心。

    “今儿整好空着,不妨去瞧瞧她老人家。”

    白巧桂如此提议道,冯娘子虽教萧元宝做菜,可待她也好。

    每回过去的时候,总与她些好吃食不说,还拿些稀罕东西送于她。

    萧元宝应声说好,去前,又在灶上收拾了一盅鸡汤。

    冯娘子的肝不多好,萧元宝听白巧桂说石斛、玉竹这些草药养肝。

    他想着冯娘子终日里吃药,只怕是再不惧苦的人吃多了汤药也嫌难以入口。

    为着老娘子能舒坦吃上几口汤药养肝,他便将这两味药材入进乌鸡一同炖,添些干橘皮增风味。

    问了桂姐儿,如此做来不坏药性,炖出来的鸡汤还香。

    “这汤炖得入味儿,别有一番好滋味。便晓得是药,我也乐意多吃些。”

    冯娘子得了萧元宝的石斛乌鸡汤吃,面色红润,笑着夸萧元宝:“你这贴心孩子,总想方设法的为着我好。冬月里受你送来的那些药膳吃了,我觉着身子好了许多。”

    萧元宝道:“冯娘子便是夸我,不过听得你身子有好转,我心头还是舒坦。”

    “不是说来诓你,实是你做的药膳好,滋味美。药膳吃着跟平素里吃餐食一般,我肯多吃些,不似吃药汤的抗拒,养了身子。”

    冯娘子拍着萧元宝的手:“这个冬月都不似往年的冬那般难熬,你瞧瞧,我的气色都红润了。”

    萧元宝今儿过来,倒是瞧见冯娘子的气色确实红润了不少。

    他见此道:“也是桂姐儿,她与我说了哪些药材如何用,我这才能琢磨点药膳出来,否则如何做得来这些。”

    “你们俩都是好孩子。”

    冯娘子吃罢了药膳,引着两人进屋去。

    取了两只描金的红匣子出来,与了一人一只。

    萧元宝开了匣子,内里是把珐琅彩镜子,不知是什麽物做的,镜面照人可清晰。

    他还不曾见过能将人眉眼鼻子如此清楚照出来的镜,不免稀罕。

    白巧桂得的是一只花丝银蜻蜓簪子,工艺精湛灵巧,十分美丽。

    瞧得是如此贵重的物品,两人都不敢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