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求生倒计时》 90-100(第13/35页)
换成原来的监军,指不定当下就跑去泾州知府那儿告密,届时哪怕他一身清白,哪怕他舅父是泾原军元帅,也可能暂停职务。
酒至酣时,李敏学劝道:“愕将军,下官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愕丹大手一挥:“且说无妨。”
李敏学:“自三年前临安郡王大败夏军,签订和平盟约后,虽说两国开放商贸,但大夏依旧小动作频频,投放的间谍、奸细以及边境骑兵小规模的试探、进攻从未停止过,我看大夏的狼子野心从未断绝过。下官还听说大夏国君从去年冬便陆续感染风寒,底下几个王子和大臣蠢蠢欲动,兼之战败赔款,令原本就因为穷兵黩武而贫困交加的百姓更是雪上加霜——”
“欸,你到底想说什么?别弯弯绕绕的,我最烦你们这些读书人说句话得在前面铺垫一大堆有的没的,你直接说重点。”
“……”李敏学:“下官怀疑大夏准备再次发动进攻,以泾原路天都寨为突破口。”
“什么?”愕丹愣了下,随即哈哈大笑,蓦地站起,宛如熊瞎子的身形带来极大的压迫感。“李大人,你方才也说了我愕氏世代名将,亦是西北蕃兵之首,你且去打听打听西北十万蕃兵的厉害!我舅父可是有权调令镇守各地的十万蕃兵,再说我愕丹也不是无能之辈,你可知我天都寨有铜墙铁壁的美称?可知它这美称因何而来?”
他拍了拍胸口,“我从前有铁壁将军之称。那大夏人之前先后攻打鄜延、环庆、熙何三路,被打得落花流水,偏偏每次漏了我们泾原路,害我失去建功立业的机会——”话锋一转,颇为自傲:“不过这也说明我愕家军声名远扬,大夏轻易不敢来犯,而今他们若将我等视为软柿子,以为能随便拿捏,却是大错特错!”
“大夏军要来便来,想战便战,我愕丹不惧战!”
李敏学主要是想劝愕丹警惕些,提前做好部署防范大夏铁蹄践踏,但愕丹向来自傲自大,听不进别人的劝谏,他也很是无奈。
心想若是十年前的愕家军确实令人闻风丧胆,只如今蕃兵之首愕克善本人好大喜功,刚愎自用还狐疑不定,且有些滥杀,从前便杀过几个侄子侄女,因是功臣之后、蕃兵之首,且是西北四军之一的元帅,轻易换不得,这才被赦免。
而这愕丹是愕克善的外甥,深受愕克善宠爱,视若亲子,倒是有传闻他是愕克善与其继姐私通而生,的确力大无穷、骁勇善战,却更为自大、刚愎,还有些愚蠢。
李敏学叹息,见劝说无效,回了营帐后便书信一封,令人送与泾州知府,将大夏的小动作和谋算一一告知,想必对方会主动去寻愕克善。
愕克善到底老谋深算,应当比愕丹靠谱些。
***
泾州愕府。
即便是在以粗犷为美,物产不是特别丰富的泾州,愕府的规模及装潢仍是尤其华丽,在这缺水的大西北,府里竟然还有一个十丈宽的人工湖泊,那湖泊中央还有从江苏运来的洞庭太湖石。
真可谓奢华至极。
泾州知府蒙天纵内心连连称奇,尤为惊叹。
见到西北蕃兵之首、泾原军元帅的愕克善便已心生胆怯,这愕克善年近五十,满脸络腮胡,体格如熊,尤其健壮,周身环绕常年杀伐而生的血腥之气,眉宇还有一股生杀予夺的戾气。
愕克善连眼都没抬:“蒙大人到访,所为何事?”
蒙天纵将李敏学来信一事事无巨细地告知,愕克善脸色没什么变化,只点了点头,打量蒙天纵,看出他急欲藏起来的惧色,便知这是个生性软弱之人。
短短几息之间,愕克善便定下拉拢蒙天纵的想法,当即拱手:“蒙大人,今晚府里备了些酒菜佳肴,可否赏脸留下共饮?”
蒙天纵受宠若惊,连连说道:“自然,自然。”
待将蒙天纵请去偏听,愕克善当即令人到天都寨一趟:“让愕丹堤防李敏学。军中之事自该先劝谏愕丹,偏要越级向上奏禀,学之前那些监官的鸟样!”
***
同年夏初。
泾州天都寨。
愕丹当着一众将士和李敏学的面,手起刀落,将大夏来使斩首,并高声说道:“这人是大夏来使,带了大夏二王子的口信来我帐中,以利诱之,许我高官厚禄,让我叛出大景,归于大夏!且不说我愕丹忠心耿耿,就说他们这些党项蛮族人前一阵还使反间计,现在又使这些不入流的腌臜招数,说不定就等我入套,反过来举发本将害我性命!”
众将士肃静。
愕丹便又说道:“现在将他的头挂到寨门口,告诉大夏人,要么堂堂正正来打,少使些恶心人的计谋。”
话音一落,众将士高举兵矛长嚎一声,震得天都山群鸟飞出丛林。
愕丹经过李敏学身边说了句:“李大人,您还担心我提防不住大夏人的阴谋诡计吗?”
李敏学不知他为何特意说这句,只以为是回应数月前他劝谏愕丹的话,当即说道:“将军自是思虑周全。”
愕丹蓦地冷下脸:“那么李大人以后也不必当面一套背面一套,可别转身就跑去泾州知府那儿告密。”
李敏学脸色骤然一变,嘴唇讷讷半晌开不了口。
愕丹得意地离开。
李敏学苦笑,本意是通过泾州知府之口说出这里的情况,令愕克善早做准备,如果他开口,愕丹不敢不从,谁能料到愕丹能刚愎自用至此,竟以为他是心存不满、擅自告密。
怕是得罪愕丹了。
沉重叹气,别的将军元帅不敢得罪监军,唯独泾州蕃兵的监军需要时刻小心,也是他倒霉。但是倒霉他一人便也罢了,能令愕丹警惕点却是好事。
***
同年夏末。
大夏派出三千骑兵强攻泾州天都寨,兵败被俘,二王子拓跋明珠当即派来使请求和谈,但被俘获的三千骑兵自称他们愿意归顺西北蕃兵。
愕丹皱眉,直截了当拒绝,便准备将他们发放到南方,不料那三千骑兵首领跪地真情实切地说道:“求愕将军收留我和我弟兄们,我等愿为将军和愕家军效犬马之劳,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将军有所不知,我们虽说是党项人,可血脉里有一半留着羌人的血,心心念念是族人、是西北族地,若不是大夏当年掠夺我西北族地、牛羊和女人,我等怎么会在那背祖忘德的肮脏之地出生?而且这些年来大夏国君穷兵极武,尤其近三年,百姓苦不堪言,军资拖延、贪污,粮草总是在路上迟迟不来,弟兄们实在是活不下去才来投奔您。”
“愕将军,我等身在夏国,时常听您和愕元帅、以及愕家军战无不胜的威名,早已心生敬仰,恨不能重新投胎入愕家军。我们这三千弟兄不是投奔大景,是冲您、冲愕家军,冲咱们西北蕃兵而来!”
愕丹饶有兴致地问:“怎么,你们都知道我愕丹的名声?”
那大夏骑兵首领瞪大眼睛,十分震惊崇拜地说:“您是大夏军队无人不知的铁壁将军啊!正因为有您守着天都寨这道天堑,大夏才会几十年不敢冒犯泾原路,这泾原五州百姓才得享数十年的安宁太平!俱是您和愕家军的功劳,您的威名,怎会不知?”
“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