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红楼]贾璋传》 110-120(第13/16页)
更别说那些贪官污吏本就该死,他这么做完全是在替天行道嘛!
至于第一笔养廉银子要从哪里来,绍治帝心里也有了主意。
别人不知道,掌管了东鸾卫的绍治帝却是知道的。
太上皇安插在江南的眼线给太上皇送来了密报,疑似是甄家的罪状。
据夏原吉的禀告,太上皇看了密报后就摔了药碗,气得连晚饭都没吃。
再加上太后娘娘与老九时常在太上皇面前上的眼药,绍治帝心知甄家已经是秋后的蚂蚱,再也蹦跶不了两天了。
到时候把从甄家抄出来的钱拿来做第一年的养廉银子就可以了。
等到第一年过去后,绍治帝就不用操心养廉银子的事情了。
他完全可以用省下来的火耗银子来支付养廉银子的花费,还能剩下许多银子留在国库里弥补朝廷每年因为灾情产生的亏空……
贾璋虽然在绍治帝面前侃侃而谈,但他也知道绍治帝不会因为他的三言两句就头脑发热地直接下达旨意的。
朝廷大策,若没有经过内阁大臣们的完善,若没有经过太上皇的点头,又怎么可能成为加盖金印玉玺的明旨了?
贾璋更不会妄自尊大到觉得自己这个刚入仕的翰林官能参与到朝廷大策当中,于是他对绍治帝诚恳地道:“微臣年幼德薄,策论中缺漏甚多。若能为陛下抛砖引玉,就已经是微臣天大的福分了。”
能为陛下效劳,微臣十分荣幸。但是微臣的想法还不成熟,若陛下觉得微臣的主意切实可行的话,那陛下可以去找阁老们商议此事。
具体该怎么做,臣实在是没经验啊!
听到贾璋的陈词后,绍治帝轻笑了一声。
杨阁老的徒孙果然和杨阁老一样,说话都是这样滴水不漏,不肯给自己留下半点把柄的。
不过绍治帝不讨厌贾璋的小心机,若是没有心机,贾璋在朝廷上也走不了多远。
绍治帝心想,他这位小状元还是很忠心的。
荣国府的欠债貌似就是他这位小状元亲自去国库还的,而且他私下还很用功,——条理清晰的计策和详略得当的朝会记录可不是临阵磨枪就能做到的,绍治帝能看出来他这位新点的小状元私底下为轮值做了多少准备。
想到这里,绍治帝对贾璋道:“朕还是那句话,小贾爱卿你太过谦了。”
“朕今天问你关于火耗的事,你不必说出去给你师祖听。朝廷里的事情很多,朕不急着落实这件事。你先帮朕整理朕批完的折子吧。”
听到绍治帝的吩咐后,贾璋连忙应是,然后在小内宦的指引下走到自己的座位,安安静静地做事去了。
在贾璋整理折子的时候,绍治帝就坐在御座上批折子。
在大臣前来议事的时候,贾璋就要暂时放下那些折子,拿出纸笔来记录君臣间的问答。
在忙了一天后,贾璋心满意足地带着绍治帝的赏赐离开了。
或许是因为今天他的回答很让绍治帝满意,所以他得到了翰林院内部人人都想得到的玉如意。
除此之外,他还得到了其他的赏赐。
宫缎四匹,宝砚两方,白银百两。
东西虽不稀奇,却是难得的体面。
这件事瞬间传遍了整个翰林院,成了人尽皆知的新闻,不少翰林都对贾璋羡慕嫉妒起来。
贾璋笑着对围上来向他道喜的翰林们道:“这都是韩学士指导有方的功劳,并不是我有多大的本事,我倒是要好好感谢一下韩学士才是!”
在众翰林的起哄下,贾璋主动提出要做东宴请韩凭,众翰林都欢呼起来,韩凭则笑着赏了贾璋一个脑瓜崩。
贾璋捂着脑袋发誓他今天晚上一定要把韩凭灌醉!
不过到了席上,贾璋却没有继续开玩笑,而是真心实意地谢了韩凭一通,又殷殷给韩凭敬了几杯酒。
他的度掌握得很好,根本没有半点把韩凭灌醉的意思。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刚刚看到贾璋带回翰林院的赏赐后产生嫉妒之心的翰林们也歇了心思。
瞧瞧人家的怡人风度!听听人家在酒桌上的连珠妙语!
也难怪陛下会喜欢贾茂行,谁不喜欢这么会说话的人呢?
而贾璋,他在回家前打包了一大包酒楼独有的姜香梅子。
他觉得酒楼里蜜饯的味道比家里蜜饯的味道清爽些,倒是可以带回去给芝哥儿尝尝鲜哩。
第119章 研究经典文宗期许,宫中选秀麻痹臣党
在贾璋去御前轮值后没多久, 就轮到王良誉和吴庭生去御前轮值了。
但他们两人只得到了金笔锭的赏赐。
这非常正常,若是人人都能得到玉如意,那玉如意岂不是早就烂大街了?
贾璋心想, 靠着潜规则刺激翰林们自发上进,如此惠而不费的激励手段, 皇帝又怎么会让它废掉呢?
翰林院众人也对此事接受良好。
太上皇在位时, 新翰林们就少有得到玉如意的。
若新帝一登基就给新科三鼎甲批发玉如意, 这些在翰林院里苦熬多年的老翰林们才真是要破防呢。
如今只有贾璋一人得到了玉如意,他们可以安慰自己,不是自己不会说话不会办事, 而是贾璋他考得太好了。
三元及第的功名古今少有, 陛下因此对新状元青眼有加也理所应当。他们得不到玉如意, 才不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得到陛下的欣赏。
因为绍治帝的青眼有加,贾璋在翰林院里的日子愈发如鱼得水起来, 就连他在史馆里的差事都变得好办了许多。
以前他在史馆里修实录时, 只能指挥韩凭交给他的那两位小编修。
现在就不一样了, 即便他没叫人,也有编修检讨主动跑来为他做事。
贾璋清楚他们的想法,翰林院里被陛下忘到脑后的状元数不胜数,所以新科状元也没什么好稀奇的。
但是被陛下记住且赐下玉如意的状元就不一样了,得宠的红人自然具备讨好的价值……
还有人马后炮地夸赞起韩凭的慧眼识珠, 贾璋对此嗤之以鼻。
前些日子嘲讽韩凭像老母鸡护崽一样护着他,简直就是天字第一号的大傻瓜的人正是现在这些夸赞韩凭的人, 他又怎能不觉得讽刺?
面对绍治帝的青眼有加与翰林院同僚的奉承,贾璋表现得十分谦逊有礼。他心里很是清醒克制, 压根儿就没被这些奉承讨好冲昏头脑。
经过前世风光的贾璋早就清楚一个道理,身处顺境中的人时常会被笑脸迷惑, 即便兵刃戈矛近在眼前,都对危险浑然不知。
那样的下场可不是贾璋想要的,所以他时刻都在提醒自己应该保持冷静。
虽然王良誉没得到绍治帝赏赐下来的玉如意,但在新科三鼎甲顺利入内轮值后,他那位刻薄上官还把他从修复馆里调出来了。
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