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福晋闹和离日常(清穿):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九福晋闹和离日常(清穿)》 50-60(第44/48页)


    “宜妃呀,性子几十年如一日,说走就走,也不知道多关心朕两句。”康熙脸色苍白,嘴唇比平日红,有些病态。

    梁九功打量主子脸色,试探道:“那,奴才这就……”

    康熙点点头:“去把你宜妃主子请进来吧。”

    “哎,奴才这就去。”

    梁九功手里还提着养生汤,赶紧把养生汤端出来,宜妃一路走过来,汤也不烫手了,梁九功把汤送到主子爷手里,这才跑出去请宜妃娘娘。

    宜妃在外头站了好一会儿,被梁九功请进去时,脸上有点不耐烦,直到进门口见皇上正在喝她炖的养生汤,她才笑了起来:“皇上,臣妾的手艺有进步吧。”

    “炖汤的手艺有进步,就是这性子,怎么还是这般耐不住?多少年了,也不知道改一改。”

    宜妃娇俏一笑,亲热地坐过去,一手搭在康熙腿上:“您又说叫我改,先前说我倔,这会儿又说我性子耐不住,在您眼里,臣妾就没有一点好处值得夸一夸?”

    康熙十分受用,笑道:“朕真心待你,自然希望朕的宜妃越来越好。”

    宜妃笑着扬起下巴:“那您说臣妾炖的养生汤如何?”

    “好,特别好,只有朕的宜妃才能炖出这般好的养生汤。嗯,瞧瞧,里头的薏米都炖开花了,还有这枸杞,又红又艳,指定是青海那边的好东西吧。”

    宜妃硬要求夸奖,康熙十分配合,宜妃笑得前俯后仰,笑完了之后才说:“得,皇上您哪里是夸臣妾,分明夸的是老九,这些薏仁米呀、枸杞呀,都是老九上月给臣妾送来的。”

    康熙把养生汤递给梁九功,握着宜妃的手,扭头看她:“你说老九送的?”

    “是呀,送到老五府上,专门叫老五给臣妾送进宫来。”宜妃笑叹一句:“老九呀,自从有了永乐后,懂事多了,也知道体谅我这个当额娘的苦楚了。”

    “哼,给你送,他怎么没惦记我这个皇阿玛。”

    宜妃捂嘴笑:“皇上您跟他计较这些做什么,您也不缺这点东西。你要想要老九的东西,臣妾那儿有的,都分你一半。”

    康熙靠着软枕,脸上微笑着道:“老九如今也懂事了,不如把他从海参崴叫回来?”

    宜妃诧异:“叫回来做什么?”

    “你不是常想念他么,叫他回来,朕给他个差事,以后就留在京城吧。”

    宜妃摇头:“臣妾确实想念老九夫妻,还有永乐,但是吧,他们在外头待着好,那臣妾也乐见其成。再说,他们回来了,海参崴那边怎么办,总要有人守着吧。”

    “十四还在海参崴,叫十四守着。”

    宜妃见康熙认真了,她笑道:“您怎么突然想把老九叫回来?”

    康熙审视着宜妃的脸,似笑非笑:“废太子之事,前朝后宫谁人不知,宜妃不想老九当这个太子?”

    宜妃这时候才明白他的意思,笑着摇摇头:“您说这个呀,老九是臣妾亲生的儿子,他什么性子我如何不知,他若是当上太子,不是把他自己气死,就是满朝文武被他气得要辞官,他怎么能当太子。”

    “那你说说看,什么样的人才能当太子?”

    宜妃状若思考,半晌才说:“至少,得是德贤兼备的人吧。读书人夸人,不就喜欢说人德贤兼备吧。德贤兼备,再加上性子好讨人喜欢,跟大臣都处得来,想来,也就够了吧。”

    康熙冷哼:“读书人夸人的话,那得反着听,什么是德?什么是贤?上位者,要真把他们的话奉为圭臬,那这人也就完了。”

    “讨人喜欢?大清的太子需要讨人喜欢?讨人喜欢那是戏子,不是大清的太子!”

    “皇上息怒!”宜妃慌忙跪下。

    康熙缓了好几口气,这才伸手扶宜妃起来:“朕不是冲你。”

    宜妃就着皇上的手起身,她道:“前朝的事,臣妾也不懂,帮不上皇上的忙,只能给皇上熬一碗养生汤罢了。皇上您别动气,气坏了身子,臣妾心疼。”

    “你在,朕就很安心,不用你做什么汤。”

    宜妃抿嘴一笑,容色无双。

    “你真不想老九回来?”冷不丁的,康熙又问了一回。

    宜妃摇摇头:“他生性爱玩,就让他在外面吧,他若是回京,时不时气您一回,臣妾心里也难受。”

    康熙拍着宜妃的手笑道:“你的心意,朕知道了。”

    宜妃微微一笑,又陪着说了会儿家常,这才回自己的翊坤宫,回屋坐下后,她脑子里回想着皇上说的那些话。

    看来,今儿朝堂之事已经触怒皇上了,皇上对八阿哥并不满意。

    当天晚上,胤禛收到宫里送来的消息,他笑了笑,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别说皇阿玛了,无论是谁,碰到被手下人联手逼宫的情况,都会暴怒。

    大清八王议政的时候早就过去了,那些满臣,皇室宗亲,还活在八王议政的时候,以为皇阿玛会受他们挟持。

    呵呵,愚不可及!

    自以为能影响皇上决策的不止是朝臣和宗亲,还有外放的大臣。上奏求皇上立太子的折子雪花一般从各地飞向紫禁城,康熙开始还能看两本,后来都不看了,叫梁九功把这些折子都丢出去。

    皇上如此说,梁九功却不敢如此做,只把上奏立太子的折子装好了,堆放在主子爷瞧不见的地方。

    整个九月,康熙对立储之事一言不发,一心养病,待到九月下旬,各地传来丰收的消息,漕粮陆续进京,蒙古八旗的粮食也都全数送去后,康熙突然发难。

    都察院弹劾马齐及其儿子富尔敦。内阁阁老马齐的儿子富尔敦乃废太子心腹,曾当众说出废太子乃大清明主,盼其早日继位的话,这还不把皇上放在眼里,迫不及待想谋取从龙之功?

    康熙当着满朝文武训斥马齐教子不严,还说马齐虚伪,儿子支持太子,太子被废后,老子转而支持老八,这等不忠不义之事,只有富察家干得出来。

    康熙骂完马齐和他儿子还不解气,当朝又道:“富察家祖辈就是如此,出卖本旗贝勒上位,卖主求荣乃是天性,三姓家奴名不虚传。”

    此话一出,马齐当场跪倒在地:“皇上,我富察家不是这等不忠不义之辈,请皇上明察!”

    他马齐承受得起任何羞辱,但是富察家不行啊。

    马齐跪地痛哭:“皇上,富察家忠君爱国,代代都有英勇之辈为大清征战沙场,绝不会卖主求荣啊!富察家上下心里只有您一个皇上,头顶也只有一片天呐!”

    康熙怒斥道:“只有朕一个皇上?前些日子你还保奏胤禩为太子,今儿就改口了?马齐啊马齐,你好歹也是内阁阁老,行事竟然如此没有担当。”

    满朝文武都低下了头,他们都明白,马齐和富察家遭此大难,都是因为立储之事。

    皇上并不满意他们退出来的八贝勒,那皇上真心属意谁?

    康熙的怒火烧到了富察家,却没有到此停住脚,支持老八的佟国维也被皇上斥骂,佟国维如今早就不上朝了,康熙叫太监去他家里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