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成为姐夫的宠妾后: 17、拾花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被迫成为姐夫的宠妾后》 17、拾花(第1/2页)

    早间尚且阳光灿烂,过了午,天际忽得聚起了云。大片大片的白云飘在上空,隔绝了温暖的日光。

    出了后罩房,顾夏正欲回屋,见园子里梅花开得不错,索性转道逛起了园子。

    喜儿见状劝道:“这会子日头没了,天冷,姨娘您还是早些回屋吧。”

    “无妨的,我不觉得冷。”顾夏说,“马上就要元宵了,整一年就属这时的梅花开得最好,不多看看岂不辜负了美景。”

    顾夏话音才落,一阵风洗过,片片红梅凋飞乱舞,洒得漫天席地。

    花雨中的美人儿步态款款,清丽动人,就连她口中那开得最艳的花儿,都不及她此刻的半分风华。

    长得好看的人做起事来,总也轻易。

    喜儿只劝了一句,见人不愿,便不再劝了。

    “可要折几枝回去插着?”

    顾夏摇头:“屋子里插得都是昨天刚剪的,还不用换,就让这些花儿在枝头上开着吧。”顿了顿,顾夏又说,“你去找个篮子来,咱们拾些落花回去,烘干了好泡茶喝。”

    喜儿看着满地落梅,似是想到什么,笑着应道:“奴婢这就去,世子爷虽不好酒,偶尔也会小酌一杯,咱们多拾一点,做些梅花酿,到时姨娘您可以邀请世子爷一起喝。”

    顾夏闻言微怔,伸手去抚枝上的红梅,仿似不经意般问道:“你怎地知晓世子爷不好酒,却会偶尔小酌?”

    喜儿惊诧了一瞬,弯着圆圆的眼睛道:“奴婢也是听人说的,姨娘您在这稍等一会儿,奴婢马上去提篮子来。”

    话没说完,喜儿就一溜烟跑远,徒留顾夏一人站在原地,望着她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有风声从耳畔呼啸着吹过,顾夏收回视线,抬手为自己带上兜帽,继续往前走去。

    好似那阵风将她心底的疑惑也一并给带了走。

    晚霞已近,雪融碎金,距离顾夏几步远的一株梅树,已积累了半尺余厚的雪,压得树上的枝桠都似不堪重负,然那一树寒梅恍若流焰,依旧挺立,遗世傲骨。

    梧桐院伺候的人不多,所以园子里的雪并无人打理,地上的雪也积了厚厚一层,暖靴踩上去,嘎吱嘎吱地响,颇有一番野趣。

    顾夏脚踩积雪,唇角不觉抿出一枚笑靥。

    记得她幼年时,阿娘曾牵着她,在尚书府的花园里看花。

    因着是冬日,风雪侵肌,鲜少有人会这时候来逛园子,所以那时整个尚书府的后花园都是她们母女二人的。

    阿娘会在园子里跳舞给她看。

    衣袂纷然,打落枝上的红梅,轰然而落的花雨刹时扬了满天满地。白的雪,红的梅,乌的发,缠飞交叠,又慢慢散落,在年幼的顾夏眸中定格成一桢举世唯一的画卷。

    偶尔阿娘也会教她跳舞,但更多时候是跳给她看。

    阿娘常说,舞之一道,她只需懂,无需精。

    三进的园子不大,顾夏走走停停,不出一盏茶的功夫,喜儿便提着篮子追了上来。

    “姨娘,奴婢给您捎了个手炉,您拿着暖暖手。”

    顾夏摆手拒绝:“不用了,总是捂着手炉,手会贪暖,用得多了,便很难离开它。再说了,拿着它我要如何拾花?”

    说罢,也不等喜儿回答,顾夏便弯下腰,去拾枝上刚落的梅花。

    喜儿见了,只得将手炉放到一边,也跟着去捡那些完好的落花。

    两人一路走,一路捡,很快就拾了大半篮子。

    不知不觉,天穹簌簌落起了雪,片片雪花打着旋儿从半空飘落。

    喜儿见状劝道:“姨娘,下雪了,咱们还是先回屋吧,不够的奴婢稍待再来拾些。”

    顾夏不想回屋。

    她喜欢看雪。

    她眼中的雪是极清高的东西,就那样无声无息地飘下来,一片,两片,无数片,缓缓覆盖整个世界,带着说不出的骄傲。

    但此时的她却没有时间再看。

    朱嬷嬷正急步朝这边走来,很快便来到顾夏身前,说话的声音都带了点喘,显然十分着急。

    “姨娘,主院那边差人送了赏赐过来,您得回去接赏。”

    主院……是瑞王妃。顾夏诧异。

    主院来的是位慈眉善目的老嬷嬷,她话不多,只稍稍寒暄了几句,便开始宣赏。

    王妃赏赐的东西,顾夏接了之后是要遥拜谢恩的。

    顾夏跪下磕头,谢了赏赐,又打赏了老嬷嬷,送走她之后,才领着喜儿一一翻看起王妃赐下的东西。

    四匹缎子,两对翡翠镯子,一套赤金头面,还有两盒样式精巧的银锞子,都是些寻常的例赏。

    顾夏拿起其中一只翡翠镯子,陷入了沉思。

    镯子入手温凉,水头极好,瞧着就非凡品。

    这样品质的镯子,便是她嫡母也难有一只,王妃却赏了她一对……

    顾夏当然不会自恋的以为,得了这样的赏赐是因为瑞王妃看中她。

    可若非看中,又是因为什么呢?

    难道……传言是真的?

    圣上果真决定舍弃儿子,直接从孙辈中选定太子了?

    今上乃前朝辅国公。

    前朝的最后几任皇帝个个都是无道昏君,他们偏信妖道,为追求长生大肆敛财,修造丹室,导致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其中又以最后一任皇帝最为疯狂,他为了炼就长生不老丹,竟听信妖道之言大肆捕捉童男童女,剖取其心血入药。

    如此惊天民怨,驻守边防的辅国公闻后揭竿而起,并在其三子,也就是瑞王苏覃海的协助下,以势如破竹之势攻入上京。

    末帝得知大势已去后,于武英殿内自焚身亡。

    辅国公顺应天命登基,改国号为应,年号武德。

    武德帝一生只育有三子。

    除了已逝的瑞王,其他二子皆是庸碌之才。

    端王是大皇子,他虽占了个长字,行事却极为温吞,且耳根子软,若登基为帝,以他的性子,只恐大权旁落,引得朝局动荡。

    二皇子是嫡子,他倒是比大皇子要好一些,若继承大统,做个守成之君不成问题。可康王自幼体弱,不能长时间操劳,武德帝给他请了无数名医也无法治愈他这从娘胎里带出的病气,再加上他身上还留有前朝的血脉。百姓们已被前朝最后那任昏君给搞怕了,康王若是登基,动荡的不是朝堂,而是好不容易才稳定下来的民心。

    武德帝是个很有远见的皇帝,他从不拘泥于祖制,既然儿子不成气,那便从孙子中选。

    所幸皇孙中不乏有佼佼者,其中就以瑞王世子苏御和端王世子苏衡最为优秀,机会也最大。

    想到这里,顾夏不觉攥紧了手指。

    ——这只是传言,不可当真。

    “姨娘,您请看。”朱嬷嬷出声,打断了顾夏的思绪。

    老嬷嬷走后,朱嬷嬷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