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来我农家乐: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诸朝来我农家乐》 30-40(第6/25页)

受不了。

    杜甫话最少,干活却最踏实,一招一个把式,很快旁边就收了一小筐。

    李白的皮肤白,一看就没干过什么重活,割这一会也热的受不了:“没有像收小麦一样的收割机吗?”

    徐雪筠都无奈了:“大哥你睁开眼看看,我们一共才种了这二亩地的玉米。”

    还专门搞个机子,不值当啊。

    而且玉米比其他作物好收多了,玉米杆基本上都在腰部以上,抓着一砍玉米就下来了。

    主要是徐雪筠平时就不爱吃玉米,偶尔能吃个甜玉米,剩下的玉米都是客人来的时候客人吃,或者是加工成其他的物品。

    “比如玉米面,大碴子。”

    说着说着徐雪筠还真馋了:“冬天的时候熬一锅浓浓的玉米大碴粥,里面放上多多的糖,真的可好喝了。”

    那是她唯二觉得糯玉米比甜玉米好吃的时候。

    “玉米好像还有一种产量大但口感不好的品种是用来做饲料,市面上还有玉米油卖,不过我家里面倒没做过玉米油。”

    她好像也没怎么吃过玉米油,一般都是吃豆油或者花生油。

    几人在过来的时候本就被这个产量震撼住了,现在一听这玉米还有这么多用途,人吃也可以,储存起来冬天吃也可以——听着比红薯和马铃薯要耐放很多,还能喂牲口还能榨油。

    这不妥妥的好东西吗。

    就算徐雪筠后来补充到不能大面积种玉米,说是有什么会传染玉米的病,他们也依旧觉得玉米是好东西。

    因为王朝时代,农户种什么,就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知道玉米的弊端后想办法避免就好,万不能因噎废食。

    “可以上个链接吗?”诸葛亮现在已经很知道该怎么不着痕迹的让徐雪筠去做他想做的事,“我觉得我们农家乐的玉米品质比外面卖的好很多。”

    果不其然,给孩子兴奋的脸红扑扑的,拍着胸脯保证自家的所有东西品质都可好了。

    诸葛亮甚至还考虑到产量的问题,觉得若是一袋有许多个,但数量少的话,他们朝代说不定会抢不上,所以还‘贴心’的建议道:“重量可以少一些,吃完了再买。”

    而且甜玉米听着味道虽好,但不如糯玉米耐放挡饱,还是先要糯玉米吧。

    不然一开始从南美洲传来的明明是甜玉米,为何却是在中国基因突变出来的糯玉米占据了半壁江山呢。

    肯定不只是味道,还有其他更现实的原因。

    就是不知道这基因变异是什么东西?能不能给他们的其他作物也基因突变一下。

    天太热了,徐雪筠不想在外面烤玉米,再加上之前就答应了他们要做泡面,所以直接带他们来到了厨房里。

    她和厨师长交代了一下后就又开始翻箱倒柜。

    “我记得这还剩一点大碴子呢。”她一边找一边不解的喃喃自语。

    她前两天过来找辣椒油的时候还看到了,怎么现在就没有了。

    “放这了,这不是夏天天气湿热湿热的,担心放柜子里不通风再坏了。”刘姨帮忙取下来,“怎么,今天中午想喝红糖大碴子粥了吗?”

    说着说着,又把徐雪筠拉到角落:“不会身上来了吧,哎呦,叫你天天吃那么多冰糕,不规律了吧。”

    说着说着甚至说到了以后痛经会加剧,又说什么要靠着止痛药过日子的话,甚至还想抹起眼泪说自己没照顾好她,辜负了徐奶奶对她的信任和提拔。

    只是单纯嘴馋的徐雪筠:“刘姨,这样,我这里有个剧本,你能帮我编一下后续吗?”

    真的,她一直觉得刘姨的脑洞不去当编剧,真的埋没了天赋。

    刚好,李哥他们的剧本还没后续呢,说不定刘姨能给他们提供点灵感呢。

    第33章

    做泡面其实并没有许多人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和高科技,如果不追求非油炸面饼,那面饼就只是比普通的手工面多了一道油炸的工序。

    徐雪筠在看厨师长找包装机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一个梗。

    “一开始网上有人在问,如果在诸葛丞相北伐的时候,给将士每人每餐提供一碗隆□□脚饭,那丞相能打赢吗?”

    诸葛亮帮忙舀面的手顿住了:“诸葛丞相?”

    在两千年后的现在,不仅徐姑娘对他的姓氏都如此尊敬——还有人想着帮他兴复汉室吗。

    其实在历史上,人死如灯灭,才是事物和权力发展的常态,能够青史留名的人少之又少,而在这些青史留名的人中能够真正被人记住并且时时提起的更是屈指可数。

    “那,我想应该是能的?”诸葛亮垂眸笑道,眼眶热热的,手下却继续小心的舀着面。

    经历过战乱的人,总会对粮食格外虔诚,不肯泼洒一分。

    徐雪筠自从进了厨房嘴里就没停过,现在又不知道从哪掐了一截才腌几天的黄瓜,嘎吱嘎吱的吃着:“当然能啊!我们丞相从来不缺人心,要是放话出去来蜀地的人每人每天一顿隆□□脚饭。”

    她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他们说丞相能打无可打,打到欧洲去。”

    诸葛亮不知道隆□□脚饭长什么样子,但他知道猪脚,也知道后世人的饭指的应当不是豆饭或藜饭,而只是白米饭。

    将两者组合应该就是猪脚饭,精米精面在古时都是难得的东西,更何况还有热乎乎的猪脚。

    他无奈的笑着摇了摇头:“若是能每日一碗厚实的白粥,亮也知足啊。”

    而且他现在连汉室都还没有兴复,哪里又想去管那什么欧洲呢。

    徐雪筠笑的更厉害了:“网上也是这么说的,所以标准已经从每天一顿隆□□脚饭,降到每天一碗泡面,再降到每天白粥配咸菜了。”

    真是一降再降,看来现在不光是现实经济不好,连网上的虚拟场景经济都不好了。

    做梦都不敢大大方方的做。

    可就在徐雪筠话音落下的瞬间,天幕上闪过了一道白光。

    【触发任务,请诸位认真学习泡面的制作方法,若成功做出六份泡面,将为观看天幕的各位一人发放一份泡面。】

    哐当一声,杜甫手里准备去接水的盆掉了。

    这,这,这可当真!

    徐雪筠看见几人猛的精神百倍,连黄瓜都不敢吃了:“怎么了?!”

    苏轼摇头,又狠狠点头:“我只是太想快点学习怎么做泡面了。”

    他太想进步了。

    李世民觉得天幕当真大方,他回来之后才从臣子的口中得知天幕,让他们免费吃了一顿自助餐,每个人都吃得饱饱的,现在这才回来一天,又可一人再得一份泡面。

    一份泡面看起来不多,但对于很多舍不得花钱或者吃不饱饭的百姓来说也能开开油荤。

    李世民握紧手中的笔,想着自己一定要让子民们都过上后世的生活,哪怕他做不到,他的意志也会传下去,千秋万代,总有能做得到的那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