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来我农家乐: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诸朝来我农家乐》 60-70(第14/23页)

,毕竟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武学没有别人精进。

    那也有刚才还嘴花花嘲笑徐雪筠的人立刻就闭上了嘴。

    毕竟他们是什么水平他们自己也清楚,在家乡教教孩子,教教初学者还行,可如果要说到天幕上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进行比试,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自己的水平高低了吗。

    尤其是在自己的武学馆子里耀武扬威惯的,更是不想上去丢这个人。

    古代老师是一个非常受人尊敬的职业武学,注重传承,注重义气,所以也更讲究尊师重道,武馆师傅对于自己武馆内的学生们有非常大的权利进行管教,让人挑水做活都是少的,若有不听,也会棍棒加身——这在古代是一种常态,甚至不会有人诧异。

    毕竟在当时,稍微有些出路的人家都不会把孩子送去武馆,如果是请武师傅来到家中教习,又或者是送去类似现代的‘高级学府’又另当别论了。

    因为这里的两种武学馆,归根结底就不能算是一类学院,一种是教授学生一部分武学和生存手段,学费也不高昂,甚至可以以劳代费的武馆,一种则是专门培养高级武学大家,让孩子能够成才,在日后能够更好赚取军功或者成为有名大师的武学馆。

    后者学生除了专门学习武术之外,一般不需要做其他的事情,而前者则需要负责武馆内的日常杂事,下地耕作,照顾新来弟子,他们学的武术也不多精进,这些人在学成之后一般会流向镖局,有钱人家的护院,或者街头杂耍,如胸口碎大石等。

    不过武馆只在明清时期比较盛行,因为在元朝以前,普通人就算学习了武术也没有发挥的路径,即使唐朝的时候出现了武科举,但因为在当时穷文富武,连花费高昂的读书都被学武之人当做是贫穷,可见当时学武是一笔相当昂贵的开销,所以武学也终究是行武之家,世代相传,或者有天赋的人横空出世的途径。

    明朝出现了镖局,因为有市场的需求,所以学武之人便一下子增多了起来,慢慢延续到现代,直到民国时期,武馆内的老师们都能算的上是学生们眼里的‘土皇帝’,是最有威严的人。

    所以即使有天幕的按钮出现在他们的面前,但这些武馆老师们就像是没看到一样,纷纷错开了眼,只偶尔有一两个点击了同意。

    上天幕的更多的,还是在出现武馆之前朝代的人。

    他们可能没有经受过系统的教学,也不认为自己是什么老师或者大家,但都很乐于来后世见识一番,也不在乎会不会在天幕上因为这些陌生的器材而受挫,只想着能够获取更多的粮种,来改善他们朝代的生活。

    之前说师傅教导的和天幕上不一样的那个小童悄悄的打量着自己的师傅,似乎想要看清楚天幕到底会不会把他的师傅喊到天上去。

    殊不知他师傅还松了一口气。

    看,这可不是他不愿意过去,是天幕压根就没想让他过去。

    他磕了一口瓜子,心里还颇有点不屑。

    不过啊,他们也不需要。

    小童和其师傅所在的时间是清朝中期,这个时候基本上该有的作物已经都有了,师傅觉得缺那一两口吃的也没什么——他们皇上都还没着急呢,他们这一群百姓那么着急干什么,赶着去当太监啊。

    见小童往这探头探脑的,他一个水瓢就砸过去了:“不好好挑你的水,在这看什么看。”

    没错,只要不上天幕,只要不和人比较。

    他在他们这个县,还是独一无二的武学大家,在这个武术馆里,还是说一不二的武学师傅。

    *

    赵匡胤没想到自己竟然在这种时候过来了,不过只要是能够赚取后世金钱的机会,他一个都不会错过。

    这让不了解他的宋朝以前的人都纷纷交头接耳。

    这不是宋朝的皇帝吗?他怎么能够被天幕选中在健身房里面。

    但宋朝之后的人就觉得没什么意外的,毕竟赵匡胤作为一名马上皇帝,并且在当皇帝之前是后周将军,还自创了藤蛇棍和赵家拳,那肯定就对运动有了解了。

    第二个人上来的时候,即使天幕在他的头顶标了他的名字,也让许多人摸不着头脑。

    杨大眼。

    这人谁啊,名字也太粗糙了吧。

    杨大眼来到这儿的时候还很有些手足无措,毕竟在天幕上看是看了,但是这光洁明亮的地板还有亮堂的不得了的挂在头顶的灯,每一样都让他不适应。

    不过也还是有能够认出来他的人,和旁边人解释道:“杨大眼,北魏时期的一位将军,据说跑得非常快,甚至比快速奔跑的马匹还要快。”

    马匹奔跑的速度为每小时四十到六十千米,而如今奥运冠军每小时奔跑的速度约为三十七千米,所以尽管传说必定有夸大的地方,但也能看出有关于杨大眼跑过马匹的传说并没有特别夸大。

    尽管来到的地方让他浑身上下都不适应,但杨大眼也很跃跃欲试,觉得自己可以试着挑战一下天幕给的第一项任务。

    而第三个人就非常让人意想不到了。

    “孔圣人?!”

    虽然在现代,人们已经对孔子有所了解,知道孔子并不是文弱书生,而是一位身材高大的山东人,但若说孔子的力气到底有多大,人们还是没什么概念的。

    ‘孔子举国门之关’。

    据《吕氏春秋》等古籍记载,孔子可以一个人举起关闭城门的大型横木。

    要知道古代城门巨大,门闩通常需要多人合力抬起,孔子却一个人就能举起来,足以证明他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孔子来之前穿着长袍,头上裹着头巾,脚下还踩着步履,结果没想到一眨眼,自己身上就被换上了一套后世的运动装。

    似乎是担心他们一下子接受不了,再导致发挥不好,所以天幕给他们的运动装都是长袖长裤,不过天幕上非常凉爽,倒也没人觉得热。

    但仍然有人觉得这对孔夫子不够尊重:“孔夫子乃圣人至尊,何以涉足此等粗之竞技?此等行为,恐有辱斯文,非君子所为啊!”

    不少文人都表达出来了和他一样的想法,毕竟这可是孔子——孔子就应该坐在上首观看即可。

    但孔子自己没觉得有什么,还挺乐呵的去杠铃处看了看,又随手拎起一个哑铃甩了甩,觉得自己应该能拿一个不错的成绩。

    这天幕诸多比赛的形式,当真有趣又让人充满斗志,孔子从中得到了一些灵感。

    他思考着,想着等回去之后能否自己举办一场辩论大赛,众弟子畅所欲言,抒发内心的感想与感悟,只是如何定为魁首,还要他仔细思量一番。

    接下来出场的人物更是一个个都让人非常眼熟。

    有天生神力,力能举鼎的项羽——楚霸王。有三国时期的猛将吕布,吕奉先,还有唐初名将薛仁贵等,都是在历史上留下自己有关武力或者是速度传闻的历史名人。

    有小童很激动:“娘,娘你看,那就是夫子前两日和我们讲的‘九牛二虎之力’的薛仁贵。”

    这个年纪的小孩对于大将军可能还没什么概念,但是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