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靠摆摊: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在北宋靠摆摊》 50-60(第2/15页)

    食客询问这是什么吃食。

    张二伯就热心介绍,“这是我们新研制出来的臭豆腐。很香很好吃。”

    其实臭豆腐都是油炸,但是张希瑶特地做成煎的,这样更方便加配菜。

    这回她从家里带了些泡萝卜丁,再加上泡菜。这个泡菜不是朝鲜作法,那种作法需要的调料太多了。她做了个简易版本。吃起来又脆又香,配上臭豆腐香得不行。

    昨天尝过油条的食客,问了价钱,四文钱四块。价格不算多贵,但也说不上便宜。

    咬咬牙也能买上一份。

    这一口吃下后,又臭又香还有辛辣的味道,刺激人的味蕾,让人有多重享受,“哇!好吃!”

    他从未吃过这么过瘾的小吃,原来豆腐还能这么吃!这也太香了吧?!

    听他说好吃,原本还在观望的人也纷纷要买。

    **

    黑夜像无边无际的墨喷洒而成,天空亮起点点星光,繁华的汴京城将街道分为两个部分,宽敞的大道是夜市,此时光华闪耀;偏僻的小巷子则是阴暗静谧。

    夜市人声鼎沸,小巷子却是无人问津。只有那胆大的壮汉才敢穿梭其间。

    罗大虎就是这样的莽汉,他高大威猛,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浓浓的生机。

    他结束一天的搬运工作,想到夜市买些吃食打打牙祭。

    罗大虎父母皆亡故,属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无人管束,也就没有长久的规划。今朝有洒今朝醉。哪用管明年。

    他大步穿过小巷子,刚出来就闻到一股奇臭,他本能地蹙眉,难道有人把泔水停靠到夜市,没有拖走?

    他四下环顾,没发现泔水车,他百思不得其解,也就不再多问。他看着四周,想找心仪的吃食。很快就发现斜对面那个摊位围满了人,煞是热闹。

    罗大虎今年二十多岁,在他有限的买东西经验,凡是人多的地方,吃食一定很好吃。因为它符合大众口味。

    罗大虎自认自己口味没什么特别,于是也靠了过去。这一走近才发现这臭味好像就是这个摊位散发出来的。

    张二伯一边煎臭豆腐,一边收钱,他是在最中间,左侧是油条,右侧是蒸锅。

    他舀了一勺猪油放到铁板上,又将豆腐放到铁板上煎,而后抬头看向客人,问他们要什么。

    一抬头对上罗大虎的脸。

    两人四目相对,“你不是那谁吗?”

    “你是新来的?!”

    确定认识后,张二伯笑了,“吃什么?我这边有容易饱腹的红糖馒头和红糖糍粑。”

    罗大虎这么高的个头,吃得自然也多,他中午是管饭的,但是没什么油水。晚上就得多吃些,好给自己贴膘,“给我来一个红糖馒头,一个红糖糍粑。”

    “红糖糍粑要炸的还是蒸的?炸的要六文钱,蒸的要四文钱。”

    “炸的吧。”

    罗大虎看着面前散发着臭味的豆腐,嫌弃得皱了皱鼻子,“这个能吃吗?”

    张二伯爽朗一笑,“当然能吃。买一份尝尝?四文钱一份。”

    罗大虎闻着臭味,脑袋往后退,“不了不了!”

    张二伯将馒头和红糖糍粑递过去,“总共九文钱。”

    罗大虎付完钱后,张二伯又给他倒了一碗红糖水,“这个是送的,仅限开业前三天。”

    罗大虎将一碗红糖水咕嘟咕嘟喝个精光,罢了一抹嘴,“过瘾!”

    拿着吃食挤出来,他咬了一口红糖馒头,松软香甜,里面的红糖更是浓密得滴出来。难怪卖这么贵,这么多红糖值了!

    罗大虎走了,但是夏花却没忍住跟张希瑶嘀咕,“他好壮啊。那胳膊足有我两个粗。”

    张希瑶失笑,“难怪大郎自卑呢。”

    夏花偷偷看了眼自己的亲哥哥,捂嘴偷笑。

    忙了两个半时辰,四人终于将吃食全部卖完,收拾摊子准备回家。

    在路上,他们总结今天准备的东西有点不均衡,“红糖馒头买的人很多。咱们可以多准备些。茶叶蛋二十个太少了。咱们也多准备两个。我看那些书生特别爱吃。”

    茶叶是读书人的最爱。张家的茶叶蛋算是新发明。刚开张就有几个书生凑过来,四个人就把茶叶蛋全部买完了。这就导致后头的人来买,看着牌子上的茶叶蛋,还问这是什么东西。

    张希瑶颔首,“行啊。咱们给加到40个。”

    其他吃食倒是刚刚好。不用再多加。

    张希瑶在家里盘账。油条120根,红糖糍粑100个,红糖发糕100个,红糖馒头50个,茶叶蛋20个,臭豆腐40份和红糖10斤。

    臭豆腐是第一天卖,他们怕砸手里,只准备了40份。暂时先做饥饿营销吧。

    第52章

    第三天晚上, 他们做了红糖馒头100个,茶叶蛋40个,其他没变, 然后臭豆腐不够卖的。

    之前吃过臭豆腐的书生们找过来,还带来一帮同窗好友, 他们吃得相当过瘾。

    40份臭豆腐被他们一伙人包圆了。

    之后再出摊, 他们又加大了量。做了60份。然后又不够卖的,直到准备80份, 才算全部卖完,不会剩下。

    张家的摊位这独一无二的臭豆腐也成为汴京夜市的特色。许多人慕名前来,有人喜爱非常, 有人嫌它太臭。

    而后他们每天的营业额基本上都维持在2000文左右,这里面不包含摊位费。如果扣除摊位费,差不多在1940文左右。

    张希瑶每天会告诉他们大概营业额,可是天数一多, 他们就忘了总数。

    张希瑶也就不再告诉他们。

    只是这一日三餐, 张希瑶就开始按照自己的喜好。她不喜欢吃面食, 更喜欢吃米饭。但是一天三顿全吃米饭, 也吃不起。

    她现在的作息是这样的。早上九点起床, 吃一点早饭。十二点吃中饭,然后五点吃晚饭。睡觉时间是24点至早上九点。

    张家其他人不习惯吃三顿饭,张希瑶也不强求。她早上就吃一个馒头和咸菜就行。

    她在晌午会用糙米煮饭。这糙米是从东市买的。别看这名字是糙米,其实这并不是最糙的米,最糙的米表皮的稻糠根本没磨干净。一斤是五文钱。

    除了吃米饭, 她一日三餐都得吃蔬菜, 青菜、萝卜、菠菜都行。这些菜一年到头就属这个时候最便宜。

    除了蔬菜,她中午还得吃肉。

    颂朝以羊肉为尊, 价格也最贵,一斤要60文,可是猪肉只要三分之一。除了羊肉,鱼的价格也是相当昂贵宜的。尤其是活鱼,一斤能卖到五十文。当然鱼死了,价格就大打折扣。可能连一半都不到。

    张希瑶想吃好,但是她还不想花大价钱。所以每次吃猪肉最多,时不时会买些猪杂。现代猪杂比猪肉贵,但这古代相反,猪杂比猪肉便宜三文钱。偶尔她也会买一只鸡,每斤差不多是30文,比猪肉贵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