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养太子妃: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娇养太子妃》 60-70(第15/30页)

些。

    在亭中一角坐下,谢明婳打量过亭中的几位世家小姐,显然是以苏婧涵为首。

    “听闻谢小姐出自徐州,离家千里,不知可会思乡?”

    说话的是苏婧涵身边的女子,谢明婳淡淡道:“自然。我同苏小姐的心境想来是一样的。”

    她将话题引回,几位小姐你一言我一语,话里话外皆是试探。

    见其他人没有讨着多少便宜,苏婧涵道:“谢小姐出身将门,不知父兄现在何处任职?”

    谢明婳对上她的眼眸,裴琏给她安排了谢家义女的身份,想必场中人早便知晓,却还要有此一问。

    正欲答时,外间是侍女的行礼之声:“给陛下请安。”

    亭中女子纷纷止了话,起身行礼如仪:“陛下万安。”

    裴琏方议事毕,仍着朝服。

    谢明婳浅施一礼,第一次站去了裴琏身后。

    裴琏目光落在她身上一会儿,尔后才看向亭内其余人。

    “平身。”他淡淡道,“王叔可回府了?”

    这句话是在问苏婧涵,她上前半步,心中不无喜悦:“回陛下,舅舅是这两日的车驾回京,应是快到了。”

    原本她随靖平王同在千佛寺礼佛,祭奠顾氏族人。这是每年的规矩,可舅舅今岁也不知缘何,在千佛寺多住了一月。

    因宫中陛下要纳妃的消息传出,她方寻了借口求过舅舅,先备了车驾回京,否则还要跟着在千佛寺吃斋念佛。

    只是她才回京城,陛下就定下了后妃人选,半点眼神都未给其他世家。

    但无论如何,陛下待她总归与其他世家小姐不同。

    她还想多与陛下说几句话,可问过王叔之事,裴琏对谢明婳道:“走罢。”

    谢明婳点头,虽裴琏一道离开。

    “恭送陛下。”

    望着二人离去的背影,莫名般配。苏婧涵眸中隐有不甘,她十四岁就到了靖平王府,与陛下也算是有一段青梅竹马的缘分。陛下对她向来另眼相待,有靖平王府做后盾,她以为嫁入皇城并不难。如今却让别的女子捷足先登,何其不公。

    靖平王府,致清院中。

    下人入主院通禀道:“王爷,表小姐在外求见,说给您请安。”

    顾昱淮颔首:“让她进来吧。”

    他才从千佛寺归来,书房中积压了不少奏案。

    “舅舅万福。”苏婧涵低头行礼,已换了一身清雅些的衣裙。

    “你昨日可入宫向太妃请安?”

    “回舅舅,是。”苏婧涵受宠若惊,平素来致清院,几乎都说不上什么话,舅舅便让她退下。

    “可曾见到谢家姑娘?”

    苏婧涵点头:“恰巧遇上,还叙了会儿话。”

    离京两月,闻听小皇帝将要纳妃的消息,顾昱淮颇觉意外。

    只不过,择中的却是谢家女。

    “她如何?”

    舅舅问的言简意赅,苏婧涵想了想答道:“样貌倒是出挑,只不过瞧着不大……”忆及她在陛下身边的模样,苏婧涵语气隐有不忿,“不知怎的就让她迷惑了陛下。”

    “慎言。”

    苏婧涵噤声,怕惹了舅舅不悦。顾昱淮道:“无事便回去歇息罢。”

    “婧涵告退。”她一礼,退出了致清院。

    顾昱淮翻开一封暗卫奏报,按京中的消息,那位谢家小姐是谢家旁支之女,非谢平钧亲生女。

    他唤来暗卫长:“选几个人去徐州,查一查谢氏女身份是否有可疑之处。”

    毕竟出自北梁,不得不防。

    “属下领命。”

    瞧着奏报中魏宁侯的名字,顾昱淮是没有料到,谢平钧也会做出送女入宫的勾当。

    他将奏报掷去一旁,谢家的人和事,如无必要,他实在不想沾染半分。

    ……

    宫中的日子渐渐安定下来,谢明婳有时随着裴琏出入御书房中。

    估摸着到了裴琏召见朝臣的时辰,谢明婳起身,走前还顺走了御书房内的一本史书。

    “陛下,这本书借我读读?”

    “好。”裴琏没有拒绝。

    圆桃一直等在御书房外,从谢明婳手中接过了书。

    “回去吧。”谢明婳笑着对她道。

    出了昭平门,她们迎面遇上总管高进亲自引了人入内,态度十分恭谨。

    “王爷请。”

    高进口中的王爷约莫四十上下,身形颀长,样貌英朗不凡。

    谢明婳猜到对方身份,客气一礼:“王爷安好。”

    功高一代的靖平王,华夏边民的保护神,不想能在此地遇上。

    顾昱淮打量过眼前低头行礼的小姑娘,淡淡应了一声。

    他未多停留,大步离开。原本他还奇怪,陛下为何会独独选中谢家姑娘,现下见了人倒能稍稍解惑。

    样貌的确生得不错,就是不知是否安分。

    谢明婳目送靖平王离去,想必裴琏召见王爷必有要事。

    御书房中的谈话不得而知,回到明宝堂中,谢明婳继续翻看手中史书。

    知己知彼,方能更好应对。

    北齐开国至今,共历五代,七帝。

    立国之初,为迅速稳定疆域,北齐高祖大肆分封同姓宗族为王。藩王权势甚广,甚至可自立八千以下的军队,以解决封地兵患。

    齐高祖一代霸主,他在时藩王皆安分守己,未敢有异动。只是高祖驾崩后,却苦了继任的几位皇帝。

    北齐皇位更迭之快远胜大梁,每当新旧皇权更迭之际,各处藩王粉墨登场,争权夺利。北齐皇位大权渐渐旁落。

    尤其裴琏祖父顺帝继位时,本就是由真定桓王扶保上位,于朝政上更是力不从心。

    且顺帝醉心后宫之事,广纳妃嫔,单成年的子嗣便有十八男九女。

    庸懦的君主偏偏长寿,到了顺帝在位后期,内有诸子夺嫡,外有藩王乱战,朝局一片混乱。

    直到明帝借军功夺位,方一扫北齐颓势。

    明帝同样是北齐近几代皇帝中,唯一一位能揽朝政大权者。

    他外扫羯族,内压权臣,励精图治,北齐在他手上隐有中兴之势。

    与顺帝不同,明帝膝下仅有三子,早早便立了嫡子裴琏为储。

    “在看什么?”

    谢明婳读得入神,浑然不知裴琏何时进殿。

    “陛下。”她起身行礼。

    裴琏在她位上坐下,谢明婳回道:“读到熙平之乱。”

    裴琏翻了翻书,果真如此。

    熙平是明帝最后的年号,他在位十二年,虽宵衣旰食,但终究难以肃清藩王祸患。

    明帝病重之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