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 540-560(第13/25页)
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谁是多比 15瓶;等等嘟嘟、开开心心、今天吃什么、itO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551 第 551 章
◎这不是挖勋贵的根吗?◎
昌平大长公主同意轻饶连坐到的叛军家属、将其送往关中而非巴蜀、北境为奴。
桂林王在收到这一好消息后立刻上书感谢公主的宽宏大量, 同时写信请求躺枪的南越君长照护好他无辜受累的族人外戚。
要说茶艺还得是由搞政治的表演一番。
桂林王在写给君长的恳切信里的感情真挚、用词谦卑、可以说是极尽谄媚之能事。
南越的君长一看一个不吱声,捏着来信恍若捏着瘟疫之源。
“他这是在报复咱们。”
众所周知,去了关中就不可能回到南越。
桂林王的此举无疑是把南越的君长送去换了自家安全, 所以后者生气也在情理之中。
“太过分了。”年轻的君长那叫一个愤愤不平:“凭啥都是按兵不动的, 我们就得受此磨搓。”
他希望把政治的野火烧到桂林的秦军头上:“ 要送就让桂林的秦人承此大任,反正他们同出一脉, 护送起来也更为贴心。”
来不及让后辈住嘴的南越君长扶额叹道:“这就是我为何不让你们的担起外交的重任。”
桂林王的使者等得就是这句质疑:“您也说了,桂林的秦军与赵氏关系匪浅,谁敢让其押送赵氏的罪犯上京。”
“我们也曾效忠赵家的南越武帝。”年老的君长赶紧补救:“所以还是……”
“君长不必再说什么。”桂林王的使者也不装了, 笑容亦从脸上消失:“桂林的秦军是什么反应, 番禺的君长是什么反应, 我心里有数,你和您的族人同僚也都有数。”
“……”
“桂林王和汉皇不想把事闹大, 以免两族再次变得水火不容。”为了增加这话的可信度,桂林王的使者还向其透露了内部消息:“昌平大长公主从长安带来的狱吏精于刑事审讯,别说是个活人在那儿, 就是石头,搁他手里也能问出一丝线索。”
他瞧着没老者稳重的年轻君长,意有所指:“我理解您想要他们撑起门楣的急切心情,可是大事还得是由老人来做。”
“你什么意思?”被瞧见的对方果然自爆狼人。
年老的君长忍无可忍地一杵拐杖:“闭嘴。”
“没错。你这张口胡来的叛徒走狗赶紧闭嘴。”
“……我说的是你这蠢货赶紧闭嘴。”年老的君长恨不得用巴掌亲吻后生的脸颊:“非要人把证据拉到人前遛遛,好让的咱们一起玩完。”
如果只是昌平大长公主坐镇番禺, 君长们也不必慌到这个地步。然而现在不仅是有昌平大长公主的亲兵驻在番禺的王宫, 更是加了卫青的援军,长沙国与闽中郡的驻军,总计超过十一万人。
这个数字搁在汉初的南征不算碾压优势, 但是桂林的秦军不动, 赵佗的子孙就只能靠自己的亲兵, 以及墙头的南越君长。
“阁下还是听我一劝句。”桂林王的使者瞧出对方的态度已有松懈,于是对其趁热打铁:“很多事情瞧着没有三斤重,可是上了铁称一打,一千斤都平不了账。”
“……”
“您也是做一部之长的,何不能与大汉的皇帝感同身受。”
一旁的青年不耐烦道:“一个越人,一个汉人,怎么做到感同身受。”
年老的君长终于听懂使者的言下之意,忍不住为愚蠢的族人拍出脑里的清澈积水:“你猜大汉有没有和你一样的民族主义者?”
对方的表情微微一愣,细思极恐到手臂的寒毛微微竖起。
大汉的体量远超南越。如果南越有一不想并入大汉的民族主义者,那么在大汉的地盘上也有不想温和吞并南越地的极端主义者。
“现在是有陛下压着,所以还没爆发冲突。”桂林王的使者也是恨铁不成钢道:“你猜除了思想层面,民间是否有在针对南越之人?”
“关中可以定下论调,但关中无法盯着每个歧视越人的大汉子民。”
以前是有勋贵想搞以夷制夷的平衡之策,觉得越人吃苦耐劳,而且不似大汉的子民有法保证人身权力。
起初他们确实靠着越人获得商业乃至政治的成功,但是随着汉地的越人疯狂增长,开始抱团并形成可怕的政治势力,这群勋贵便展示了什么叫笑容从脸上消失。
底层的越人想当小吏,高层的越人可不会对百石之吏产生兴趣。
他们想要封侯拜相,位列彻侯。
这不是挖勋贵的根吗?
简直是倒反天罡。
一时间,以夷制夷的西汉勋贵与听到移民想建一个法兰西斯坦的高卢老爷产生共鸣——坏了,这是冲我来的。
更糟糕的是寒门的骄子从中看到了上位之机,借此拉拢底层的汉吏并架空不知民间疾苦的贵族老爷。
勋贵可以不管黔首,但是不能不管干活的基层汉吏。
这群汉吏犹如欧美的中产阶级,向上很难,但是打回黔首的原形非常简单,所以他们比谁都怕越人冲击自身地位。
即使老爷放宽越人的为吏数量,也不可能改变大汉的官吏现状。
原因无他,体量在那儿,宗族在那儿,寻常的越吏去了也会受到排挤,或是莫名易溶于水。
对此,刘瑞也是头疼不已——因为在国家的上升期,利益的分配永远都是引爆矛盾的导火索。
首先是民族,其次是地域。
纵观各国的兴亡史,要么是靠“拖”字撑到民族融合,要么是靠战争消耗不忿人口。
当然,你要是对黔首不好,就得考虑黔首日后枪转哪头。
归根结底,还是只能拖延时间。
“您知道的,除了这次平定叛乱,大汉已经好几年都没打仗了。“
“……“
“将军的孩子不止一个,次子三子别说继承将军之位,甚至不能继承父母的众多田产,所以他们迫切需要军功获得家族支持,成为不会阶级掉落的关中勋贵。“
“……”
“这群人是不会站到咱这边的。他们只会鼓动战争,依靠简单的刀剑处理深层矛盾。”
“那些文客不会放着这事不管。”年轻的君长总算有了危机意识:“他们可是奉行先贤的大爱政策。”
“所以他们生前都没得到重任。“
“……“
“过了千年也没有改变因功封侯,相必彻侯的大汉铁律。”
至于敢向铁律竖起反对之旗,高后的吕家就是下场。
…………
……
桂林王的使者是有纵横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