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策划: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我在古代当策划》 110-120(第12/19页)

他们的只有短短一个月,在有限的时间内要编词要排练,实在有些太赶了,若是再磨练一段时间,说不定还能经久不衰传唱下去。

    只是这词应大人要求,写得太白话了,还需再改改。

    第117章 第 117 章

    阿多和苗苗想要去逛街肆, 除夕的晚上,大街小巷更加热闹,来的路上, 陆久安还看到有人在卖河灯。

    “大人。我们还去游街吗?”

    “去, 怎么不去,我们一人去点一盏灯。”陆久安豪气万丈地说。

    他辞别老班主:“我们先行一步, 改日得空再来听你们唱曲。”

    老班主却为难道:“我们恐怕只在应平待到大年十五。”

    陆久安脑袋一转就明白过来了, 戏班准备做全国巡演呢, 他点点头:“也好, 优秀的戏曲应该让更多人知道。”

    这样一来,传唱度更高,也没有辜负他特地写的这个剧本。

    除夕之夜,华灯溢彩,夜风把空气中各种鲜美的食物香味吹到街头巷尾, 对百姓来讲, 这样的日子, 就是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生活, 而每到他们已经满足于此的时候,来年的发展和人气就会告诉他们,惊喜远不止于此。

    陆久安走在人潮拥挤的街道上,时不时有热情的百姓停下来给他们见礼, 一炷香的时间, 硬是只走了短短一小截距离,韩临深抱怨道:“照你们这么走,何时是个头啊!”

    阿多和苗苗对视一眼, 如泥鳅一样钻入人群,付文鑫捏了捏拳头, 笑骂道:“这臭小子,被大人惯得越发不知礼数了。”

    “无碍,在我跟前不必束手束脚的,我喜欢他们这么有活力的样子。”

    “好哇,他们感情好就不等我们了。”韩临深不甘其后,转身叫上陆起:“我们不能连苗苗和阿多都跑不过,咱们也快点。”

    陆起性子沉稳些,此刻也眼睛发亮:“好,追上去。”

    陆久安见他们眨眼间跑没了影,指着角落一处不太显眼的摊子道:“那儿有卖面具的,去买一个戴上吧,要不然真像临深所言,半个时辰都到不了。

    韩致给自己挑了个兔子面具戴在脸上,陆久安看一眼他壮硕的身材,再看一眼那温顺无害的面具,真是怎么看怎么不协调,陆久安忍笑道:“韩将军这是什么意思,铁汉柔情吗?”

    韩致没有理会他的调侃,认真在摊子上挑挑选选,最后从角落里拿起一个狐狸面具递给他。

    陆久安负着手没有接,挑眉道:“韩朝日,这不太合适吧?你的是小白兔,我的是狐狸?”

    韩致自顾自帮他戴在脸上,粗粝的手指擦过鬓角为他整理头发。

    沐蔺捏着扇子捧腹大笑:“就是这个,韩二选得很恰当。”

    “多少钱一个,老板。”陆久安掏出铜钱。

    摊主是个胡子花白的老翁,早就认出他们一行来,哪会收他钱,于是摆摆手:“大人,不要钱。”

    陆久安一本正经道:“我要是白拿你的钱,那就是搜刮民脂民膏。”

    “大人严重了,不过是小本买卖。”

    “不严重,你们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陆久安数了三十枚铜钱放在他摊子上,“你既不说,那我就随便给了。”

    摊主连忙道:“哎呀多了多了,十文钱一个。”

    陆久安便捡起十枚铜钱:“谢了老板,你的手艺这么好,卖得还如此便宜啊。”

    摊主叹了口气:“我来得太晚了,只剩这么一个空地,你也瞧见了,要是我再卖贵一点,恐怕连一个客人也没有。”

    因为地处偏僻,灯光又比较昏暗,在热闹非凡的街肆,这个摊子冷清得有些格格不入,要不是陆久安想要避开人群,应该也寻不到这儿来。

    陆久安突然灵光一闪,想到苏东坡在儋州给一个卖撒子的老妇人题诗打广告,原本无人问津的摊子,因为他这随手一个举动而顾客盈门,或许他也可以这么帮一下老翁。

    陆久安问摊主借了一只笔,思考两秒后,在还未来得及上色的空白面具上写了一段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广告词。

    “你把这个面具挂在摊子前面,看看有没有效果。”

    陆久安把笔还给摊主后,拉着韩致躲在一边,那摊主是个老实的,也不会拿着那张面具作宣传,若不是早有客人围在一旁观看了全程,买了面具自发给同伴炫耀,恐怕今天这老翁只能惨淡收摊了。

    陆久安为他打的广告词卓有成效,不一会儿,摊子前就聚拢了不少人,陆久安因此也体验了一把名人效应引领的风潮。

    “就是这里,听说刚刚陆大人光顾了这家摊子,还盛赞了老板的手艺,专门给他题了词。”

    “陆大人在哪里?”

    “大人买了面具戴着,好像是一只狐狸。”

    陆久安听到此处,暗道不好,可不能再让人找出来,否则这面具就白买了,赶紧拉着韩致他们离开这“是非之地”。

    沐蔺道:“没想到你只是写了几个字而已,居然引得人吹捧至此。”

    “我是谁啊。”陆久安抬起下巴,“我可是陆久安。”

    等他们一行慢悠悠找到卖河灯的摊子,几个小子已经用压岁钱各自挑了一盏,正蹲在河边许愿。河里的花灯铺成一张五彩斑斓的地毯,载着满城百姓的璀璨希望,被温柔的水波带到远方。

    韩致捏着莲花灯座:“在晋南,我们通常要到元宵才点灯。”

    “兴许各地习俗不同吧。”陆久安不以为意,他可是记得,有些地方还得中元才放河灯,以祭祀亡故的人。

    几人煞有其事地闭着眼睛许了愿,陆久安问韩致:“你许的什么愿望。”

    韩致看了他一眼:“不能说,说了就不灵验了。”

    回去的路上,陆久安碰到结伴而行的学子,高家兄弟也在其中,这三五秀才正在眉飞色舞地讲着趣事,见到迎面而来的陆久安,虽然他戴着面具,但双方平日相交的次数到底和平常百姓不同,况且整个县里,还有谁比得过他松柏一样挺拔又秀雅的身姿,因此一眼就认出他来,几个学子朝他拱了拱手。

    要说应平所有生员加起来,都找不到一个比陆久安更年少的,偏生他们面对这位气度不凡的小大人时,无论被要求干什么都心悦诚服。

    “你们这是要往哪儿去闲玩。”陆久安问。

    “准备去瓦舍听听曲。”

    有钱人家的学子除了谈经论史,闲暇时最爱做的事便是聚在一起喝清酒,击鼓传花行酒令,用他们的话来讲这叫雅趣。若是觉得还不够助兴,就会叫上三两妓子为伴,这叫文人风流。

    不过有陆久安当县令,别说开门做生意的窑子,就是私下招揽客人的都被他清理了个干干净净。

    若是有拧不清的公然违背,被人告发或是不小心叫衙役抓到,那不好意思,一律抓到县衙严惩不贷。

    搞得好长一段时间,应平上下的男人们叫苦不迭,女人们拍手称快。

    “陆大人,不若一起去吧?听说牛棚来了个优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