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20-30(第30/46页)

我倒背如流,你早期有好几十首诗,都写了那什么算命风水堪舆之类的。我一度以为,是那些算命先生花钱来请你做广告[1]。”

    文天祥:“……”

    究竟谁给他编的集子,为什么就连这种东西都会流传下来?

    他简直难以想象,他在后世人心目中到底成了什么样的形象。

    于谦充满期盼地看着他:“先生快来吧。”

    请开始你的表演!

    “没有给自己看相的说法”,先生无奈地说,“我倒是可以帮你看看。”

    于谦:“好!”

    他握着于谦的掌心,端详片刻:“你一生命途锦绣,炼金淬玉,世事皆全,纵有风波坎坷,也会很快就过去……”

    于谦听他越说越离奇,不禁汗颜道:“我的命格哪有先生说的这么好。”

    自己后来可是死得老惨了,还连累了全家。

    文天祥轻笑道:“是我私心希望廷益命途顺遂,一切皆好。”

    于谦低头磨蹭了一会,小声说:“对不起,我让先生失望了。”

    文天祥讶然:“廷益何作此言?”

    于谦告诉他:“我的结局很不好,和岳王一样,都是被下狱冤杀的。所以,后人将我们并称,说是「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他忽然想起来:“哦对,先生当年也曾被封过少保、信国公,而且在起兵勤王的时候,也曾驻足在西湖畔。”

    “看来这句诗,应该改成三少保才对。”

    天幕前的观众们:!!!

    好家伙。

    于谦,文天祥,岳飞,三个都是太子少保。

    少保这个官职,好像确实成才率很高,这不得让朕的心腹大臣也兼一下?

    顿时。

    各个位面卷起了一阵册封少保的狂潮:

    大魔王嬴稷:“武安君快来,你看着少保这职位,多衬你!”

    始皇帝:“蒙恬,能者多劳,寡人来给你封一下少保。”

    汉武帝:“冠军侯,朕看大汉的少保一职非你莫属,你快接旨吧。”

    曹孟德:“奉孝啊,我大魏的太子少保还得是你来当!”

    (郭嘉黑人问号脸:我大魏,眼下有太子这种东西?)

    天王苻坚:“景略啊,虽然你还昏迷未醒,但这个册封少保的诏书朕已经先写好了,保证你一醒来就能看见。”

    晋孝武帝:“谢太傅,你都已经是太傅了,要不朕给你降一级,改授少保吧!”

    (谢安:???听我说,谢谢你!)

    唐太宗:“房相,这少保一职,你休要再推辞。”

    宋孝宗:“幼安啊,这是太子少保的册封诏书,你拿好。”

    明武宗:“阳明先生,从今天起,你就是大明的王少保!”

    嘉靖帝:“江陵啊,别人有的,你也要有,朕也让你兼一回太子少保……那个,你可以先把朕的猫放下吗?”

    永历帝:“李晋王你快来,朕立刻给你安排一下少保这个职位!”

    ……

    直到。

    有人幽幽地在天幕上发出一行字:

    【清高宗弘历】:三个太子少保,岳飞冤死,于谦屈杀,文天祥赴死就义。

    【清高宗弘历】:你们确定还要封少保?

    众皇帝:“……”

    晴天霹雳,一箭穿心!

    他妈的,这个弘历早不开口晚不开口,偏偏现在开口。

    一阵死寂的沉默后,众皇帝撕诏书的撕诏书,作罢的作罢,假装无事发生过,又坐回了原位。

    景泰位面,朱祁钰眉头微蹙。

    好像少保这个称号,确实有点不祥!

    改一下吧,改成太傅,直接位列三公之首,也不用像历史上那样,等于谦死后再追封了。

    南宋高宗位面。

    赵构看着朱祁钰让于谦担任太傅的声明,险些破口大骂。

    就离谱,这个朱祁钰!

    现在压力转移到了他这边。

    朱祁钰能给于谦升官,他却不给岳飞升官,岂不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有问题?

    明眼人:你想多了,谁还不知道你完颜构是什么货色。

    赵构纠结了许久,最终一咬牙,也给岳飞加了太傅。

    无论如何,大宋的排面(指一种不存在的东西)不能丢!

    ……

    翌日,陈英乘船出海,到临近的城池购买物资,带回了一条音讯。

    确切而言,是两个人的死讯,张弘范和邓剡。

    忽必烈深感遗憾,欲让张珪佩其父虎符,拜昭勇大将军,掌兵万户。

    张珪辞之不受,决意护送父亲和老师的灵柩各自归乡。

    于谦蓦然变了脸色:“此事当真?”

    历史上,张弘范确实死在了崖山海战次年的二月,然而邓剡,应该还有几十年的寿命才对。

    究竟何处出了问题……

    于谦想起那日告别时,邓剡苍白倦怠的神色,以及他将所有书卷托付过来时,那种释然的神情,不觉心一沉。

    因为军中人事变动,这一带搜捕暂松,他们得以在一个合适的时间点,前往陆地打探消息。

    张千载用神一般的钞能力,找到了一个知情人士。

    “你说庐陵邓光荐?”

    “他确实死了,死前几个月,把平生所学都编成了书,留给小张将军。”

    “很厚的书呢,数十卷,十余万字,也不知他怎么写得了那么多。”

    于谦默然。

    在历史上,邓剡也同样为张珪编写了一卷书,让他好好学,“熟读此,后必赖其用。”

    不料在这个时间线上,竟成了遗作。

    也许当初在建康驿的时候,邓剡的情况就已经不大妙,只是为了配合出逃计划,才一直按下不表。

    他担忧地看向文天祥,想知道对方的反应。

    但见先生站在日色照不见的阴影里,眉目低垂,犹如寂静的霜雪。

    张千载又问:“你是如何得知此事的?”

    那知情者说:“庐陵一带的人都知道,小张将军正在大张旗鼓,给邓光荐修坟。据说邓光荐死前让他重修白鹭洲书院,他也照做了,过几年,就能开门收学生。”

    张千载道:“这是好事啊。”

    “好什么啊”,那人感叹,“即便重开书院,也不可能让我们南人子弟入学!南人是第四等人,在元人眼中就是猪狗,如何愿意进行教育?”

    “天下赋税,蒙古一档,北方汉人一档,南人一档。”

    “我从庐陵那边逃过来,正是因为赋税太重,不堪忍受,不知多少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