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考科举: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穿越考科举》 110-120(第21/52页)



    本地的水循环也跟其他地方不同。

    一般来说,雨水下在山上。

    经过山上的天然沟渠流到山腰的森林。

    途经人类居住的村庄。

    接着到山脚的梯田,最后流入地表河流。

    一定要比喻的话, 可以当作一条天然的自然水管道, 从山上一直流到山脚。

    途经这条“管道”的动植物, 人类, 田地,都会由此获益。

    先秦时期,人们就察觉到这种地方的好处。

    躲避战祸的时候,不少人定居在此。

    宋朝时候也有记载,有位南宋的文人曾经形容岭地的梯田,称之为:“岭坂上皆禾田, 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

    山多地少时候,这是最为合理利用的方法。

    甚至灌溉的时候,都能从山上引水, 可比挑水简单很多。

    说了这样多“好处”, 自然也有坏处。

    他们这两年面临的, 便是“坏处”。

    对大自然来说,肯定无好无坏,大自然根本不在意。

    对人类来说,山上的水突然增加,往下流淌得更加急促。

    就跟你家水龙头一样,原本的水流量刚刚好, 但不知道是谁, 突然把水流量增大,大到你手足无措, 只能看着水流暴增几十倍上百倍。

    只是一个水龙头出故障就罢了,家里所有水龙头一起水流暴增。

    那结果呢?

    自然是家里被淹。

    对于靠着这样水循环农耕的宁安州腊蛮族人来说,一旦上游的水暴涨,就代表处处都有水龙头。

    要说村寨的选址还能躲开这些地方。

    下面大面积的梯田,只有被淹的份。

    辛辛苦苦一年的耕种,便会毁于一旦。

    要说人们会干等着出事吗?

    自然也不会,修建水渠就成了平时农闲时的重要事情。

    可那么大的山脉,多是村寨自己组织,做得也没什么章法,全靠经验来挖,虽说也有作用,可到底不够科学跟规范。

    当然了,这也不是没有用。

    后世很多好用的方法,都是从这一条条血泪教训中得来的。

    按照纪元来看,他所见过的梯田里,本地的梯田已经最为合理的了。

    却依旧避免不了天灾。

    宁安州这边,还找了负责看天气的老农,根据气候变化,来预告雨水的情况。

    去年山上的水过多,直接造成减产一大半,剩下的小一半,也因为打湿雨水而发霉。

    所以得了消息,整个衙门的人都慌了。

    从七月初十得到消息,纪元跟着小吏跑了七八个村寨,一直到七月十五,才把分给他们的最后一个寨子通知到位。

    那小吏是本地人,原本还怕纪元拖慢速度,没想到不管骑马,还是徒步过去,甚至翻山,纪元都跟得上,做事也快。

    现在看着高山的乌云,小吏叹气:“阿的的,乱哔麻麻。”

    这多是语气词,形容眼前的场景,眼前的场景一片混乱。

    这最后一个寨子人少,加起来不过两三百,但他们这里的人勤快,整理出不少梯田。

    听到消息后,全家男女老少都出动,大家脸上写着惊慌,能收一点是一点。

    不仅要收,还要把割下来的稻子运到各家的房屋,省得受潮。

    去年的他们,不仅仅是粮食减产那么简单,甚至连留种都没机会。

    若不是大家都有些积蓄跟囤粮,这一年都不知道怎么过。

    今年绝对不能再出事了。

    一群人着急忙慌出来收稻子,这场景用本地话乱哔麻麻很合适。

    他们两个呢?

    纪元跟小吏坐在石头上歇息。

    除了晚上实在不能走山路之外,其他时候,两人几乎不停歇地往前。

    这才在五天内,把事情通知到位。

    眼看山上的乌云越来越浓密,一场暴雨即将来临。

    或许山上已经开始下雨了,只是他们山下不知道而已。

    用不了多久,山洪就会泄下。

    纪元看着黄澄澄的稻田,开口道:“我们要不帮帮忙。”

    他们两个都是年轻小伙子,正儿八经的壮劳力,这会去帮忙,绝对可行。

    这下是小吏愣住了,随后也道:“走,帮忙,你会割稻子吗?”

    这个,纪元还真不会。

    “我可以学。”纪元直接道。

    村长听说后,连忙道:“好啊,你们去白阿婆家吧,她家年轻人都不在,去城里买东西,还没回来呢。”

    原本要过几天再收稻子的,谁知道遇到这种突发情况,白阿婆家人估计也在往回赶。

    纪元过去的时候,阿婆正在抹眼泪,一边抹泪一边割稻子,瘦小的老婆婆背佝偻着,但衣服打理得整整齐齐,手下的动作还很快。

    两个官吏说明情况后,白阿婆一直感谢。

    有他们两个帮忙,白阿婆家的稻子收得快了很多,只见山上的雨水急急流下来,众人的动作更快了。

    不愧是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方。

    山上已经下了暴雨,山下只有偶尔的几个雨滴。

    最坏的结果没有出现。

    整个小村寨急急忙忙收割完稻子,发现只是山上下雨,他们这边只是零星的雨水,让后续运稻谷省力不少。

    头一次看到这种场景的外地人,肯定会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也许就是这样独特的地貌,才能有这样的耕种方式吧。

    纪元想到最近从书里看的方法,以及后世的经验。

    科学地打理梯田,以及挖好调节水流的沟渠,迫在眉睫。

    纪元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大概想到一种方法,具体的还要回去再说,他心里有想法,也要结合当地情况来。

    毕竟结合本地的情况,才不能闭门造车。

    他所知道的,也只是后世的经验大礼包。

    具体应用,他是比不过当地老农的。

    纪元把最后的稻子搬到白阿婆家中,心道,这地方真的适合养牛。

    怪不得本地人都把牛视作吉祥物。

    “奶!田里被淹了?!”

    几个年轻的声音传过来,脸上写满愧疚,他们从宁安州回来,路上听到官府的人在四处通知。

    说是山洪马上下来,让他们立刻收稻子。

    白阿婆的孙子孙女们吓得脸都青了,立刻往家的方向赶。

    等看到山上的乌云,就知道山上必然大雨滂沱。

    那他们的田地怎么办,是被淹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