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系统在三国: 19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谋士系统在三国》 190-200(第19/19页)

最为重要的就是那么几样——气候、地形、土壤,以及必不可忽视的政治军事情况。

    等到气候渐暖,郭嘉也恢复的差不多了,曹操派人前来他们回去时,陆离有关此地的一些想法厚度都已经可以装订成书了。

    迅速完成了职位交接,陆离与郭嘉先一步离开此处返回邺城。

    至于为什么说他们是先一步,自然是因为张辽是后一步的那位。

    他都展露出自己的本事了,曹操才不可能将对方放置在已经将大问题解决了个七七八八的地方呢。

    人才吗,那是要用起来才叫人才,而且要用到关键且重要的地方上去。

    双方拜别之时都没有太大的不舍,正是因为他们都清楚,这里之事张辽的开始,而非对方的重点。

    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可不舍的呢。

    回去的路上除了陆离与郭嘉,还有一队护卫的兵卒。

    哪怕全程经过的都是如今已经属于曹操的地盘,可这并不代表一路上就绝对安全了。

    等到他们回到邺城,曹操等人已经在谋划荆州了。

    要说荆州,这地方目前来说还真的没有那么好得。

    刘表虽然进取心严重欠缺,但人家守城之心时完全被点满的。

    哪怕曹操因为张绣的投降得了南阳一郡,但后面因为专注与袁氏两兄弟死磕,也被刘表夺回去了小部分,不过大部分还是属于曹操的,而孙权如今正在进攻江夏郡。

    被曹孙双方虎视眈眈,可人家刘表还是守下来了。

    尽管刘备在荆州得不到重用与托付,但是在防备曹操的时候刘表可从来都不吝啬于使用刘备。

    虽说刘表那边双子相争似乎初现端倪,但他那边的情况跟袁绍那边还是不一样的。

    哪怕如今东汉十三州,曹操占据一半还要多,可也不敢说自己取荆州如探囊取物。

    毕竟上一个觉得自己攻城取地如探囊取物的袁绍,如今坟头草都已经三尺高了。

    虽然陆离是真的很着急,但现实情况显然在诉说着着急是无用的这一事实。

    而且不说敌人情况如何,曹营内部的自己人都并非全都赞成立刻便要攻打荆州的。

    短短几年的时间,曹操的地盘扩张了一倍不止。

    他如今拥有了东汉一半还要多的州,却没有得到东汉一半的人才。

    在其他方面他或许能够全然借着天子的大义名分取攻击敌人,但是在招纳人才方面就不是这般了,不然这很难说清楚到底是你的人才还是天子的人才。

    对方要是拉着天子的名头当大旗反了你,你这都没处说去。

    而且曹操目前的问题不只是人才的缺失,地盘的归属感不强也是一大问题。

    很多人见到曹操势大便投降,比如说袁绍的外甥,之前任并州刺史的高干。

    看似曹操是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一州之地,但没过多久,对方立刻便反叛,最后还是曹操带兵攻打,才真正得到了并州。

    若是一味扩张、不修治,别到了最后闹得个满地狼藉。

    对于这种说法,陆离第一个不赞同,典型案例就可以看向我们的汉高祖。

    当年他要是也存着这种心思,怕是项羽光靠年龄就能熬死他。

    可惜陆离错过了辩论期,也没有办法当场反驳。

    不过倒也没有特别可惜,因为曹操自己就不赞同这种说法。

    毕竟他要是真的想要休养生息,干嘛还要召集一大帮子人想办法对荆州下手呢。

    再者说了,休养生息这种事情,难道是在乱世正该锐意进取之时做的吗,等到将动乱结束,一切重新开始,那才是该要休养生息的时候。

    如果说陆离的着急是知晓原定历史后想要趁着孙刘双方还没有发育起来,赶紧将人扼杀在摇篮中,那么曹操的着急就是一帆风顺、一往无前下燃起的事业心。

    不管原因是什么,在锐意进取方面他们两个倒是非常一拍即合。

    别人如何看待他们此刻的急迫暂且不提,郭嘉将一切看得清楚、看得明白,心中也不免担忧。

    乱世不进则退,锐意进取自然没什么不对,但人一旦心急了,危险便开始酝酿,失败则暗藏其中。

    他知晓陆离与曹操都是对认定的事情几匹马都拉不回来的执拗人,他先找到了陆离,带着他默写出来的一篇文章一起。

    当初陆离一篇《项羽论》出世,不知蛐蛐了多少人,但仅有作者本人与唯一的读者郭嘉知晓,在《项羽论》之前,还有一篇文章,也是对傲慢行为进行劝谏的。

    郭嘉是聪明人,顶尖的聪明人,而对于如他这般的聪明人而言,不敢说过目不忘,但复制一二还是可以做到的。

    陆离看着郭嘉邀请自己拜读的文章,他虽不至于对自己写过的每一篇文章都烂熟于心,但也没有记忆单薄到摆在面前都认不出来。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