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武王孝子,纣王贤孙: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封神]武王孝子,纣王贤孙》 60-70(第2/31页)



    两个人各自搬了一个小板凳坐在店铺门口。然后黄天祥看到殷诵掏出了昨天买的两块花岗岩。

    殷诵一手凿子,一手榔头,高举于头顶,郑重地说道:“我要开始了。记住这伟大的时刻吧,我将造出一样造福华夏万民的宝物。就是玉虚宫元始老祖的盘古幡都比不上它一丝一毫的厉害。”

    殷诵扭头问小跟班:“你信不信?”

    黄天祥无脑吹捧:“别人说这句话,我一定不信。但是诵儿你说,我百分之一百相信。区区盘古幡,在诵儿造出的宝物面前,何足挂齿!”

    殷诵瞬间被吹美了。他开始就着脑中的设计图,对着两块花岗石敲敲打打,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造福全人类的大事中。

    “铛铛铛。”

    “叮叮叮。”

    “嘭嘭嘭。”

    旁边一个老汉瞧着殷诵把着一大块花岗岩在地上敲敲打打,不禁好奇地走过来。老汉和殷诵搭话:“小伙子,力气不错啊。”

    “昂。”殷诵应了一声。

    老大爷乐呵呵地建议道:“这么大的力气,去入伍一定能当大将军。”

    殷诵不好意思地红了脸:“承您吉言。”

    老汉看了一会儿,慢悠悠地起身往自家的店铺走去。

    柳谓跑出来,说大豆已经挑拣干净了。殷诵起身,从店铺进院子。

    殷诵查看了一遍,陶缸中的豆子不仅挑好,而且已经清洗干净。

    殷诵朝一旁拿着木板的钱子挥挥手,让他将木板盖住缸口。

    柳谓和钱子见殷诵这边没有别的事吩咐,双双去厨房为殷诵和黄天祥准备午饭。

    殷诵回到店门口,继续凿石头大业。

    “铛铛铛。”

    “叮叮叮。”

    “嘭嘭嘭。”

    下午,伯邑考背着长琴过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两个小孩坐在石屑中。殷诵手里的凿子和榔头舞得飞起,每一个动作都透着轻松写意,好像他手里凿的不是花岗岩,而是一块质地细腻的木头。

    “殿下在做什么呀?”伯邑考笑眯眯地走近殷诵面前,问他道。

    殷诵歪头看到伯邑考,怕石屑飞到伯邑考脸上去,连忙停下动作,放下凿子和榔头。

    殷诵起身,欢喜地应道:“我要做个石磨。你们西岐种了好多麦子,但是麦饭太硬太难吃了,还是磨成面粉好入口。”

    西岐种的小麦不是本土粮种,是从西边引进的舶来品,原本只有羌族在种植。伯邑考的祖父季历担任西伯侯时,小麦被西岐引入并广泛种植。渐渐的,大商其他地方也开始了小麦的种植。

    但是小麦的麦粒坚硬,中间还有一道沟,很难用水煮得糯烂入口。若是像粟米、大豆一样不去皮直接放锅里煮,吃到嘴里“哈哈”刮喉咙。

    将小麦捣烂磨碎,做成面粉,进而做成饼面,倒是不错。但是现在用来捣弄面粉的工具是费时费力的舂臼。

    贵族有下人和奴隶伺候,可以尽情享受。平民恨不得把一天掰成两半来用,根本没有那么多空闲把麦粒舂成细细的面粉。

    整个大商,除了西岐,没有一个地方会大规模种植小麦。

    但是殷诵从太乙真人的手记中看到,最近二百年气候变化极大,再不如两百年前的温热潮湿。严寒少雨已经是常态。

    太乙真人在手记中感慨,如今山下的夏天,气温还不如两百年前的秋末。

    而小麦,是最适应寒冷气候生长的作物。

    殷诵拍了拍基本成型的石磨,骄傲自信地说道:“有了这个石磨,以驴骡为脚力,不费一点人工,便能磨出细腻的面粉。又省时又省力。”

    “以后,我就把这件石磨放在店门口,专门给人磨面粉。”殷诵得意地向伯邑考说起自己的打算。

    伯邑考也不管殷诵说的能不能成真,真心地将这位王孙赞了赞。

    殷诵得到美男子的亲口夸赞,更加得意了。

    伯邑考这次过来,是为了向殷诵答谢。但是伯邑考不是独自前来,他的身边站着四弟姬旦、西申侯的女儿姜源。

    姜源听到殷诵说起石磨的用处,不由得眼前一亮。小麦这个东西她熟啊,西岐这边的麦种还是从他们西申和更西面的羌族引进的呢。

    姜源不由得上前摸了摸被凿空凿圆的花岗石。

    姜源抬头看向面容俊俏、身材挺拔的少年,好心地提醒殷诵道:“这么好的东西,你就这么大大咧咧地摆在在路边做。来来往往这么多人瞧见,你不怕他们偷着学去呀?”

    “那是最好不过了。我虽然不是出生在朝歌,也是在陈塘关总兵府里长大,受黎民百姓的供养才能养得现在这样好。”

    “如果石磨的制作和使用能够传播出去,将更好种植产量更高的小麦推广出去,也能算是我对辛勤供养我长大的百姓一点回馈吧。”

    殷诵笑着回道。他原本就打算将石磨免费供人使用,只要求过来磨面的人给拉磨的驴添上食物,别让它们饿着肚子干活。

    以他这三天的观察,这里的人应该会将这两头驴喂养得很肥壮。

    文王四子姬旦一直管理西岐的内部政务。他比谁都清楚小麦的优劣。

    说起来,这两年姬旦一直在为小麦发愁。随着西面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多,百姓日子越过越富,西岐很多百姓开始不愿意耕种难以下咽的小麦。

    不止是外来不习惯麦饭口感的难民,西岐本土的百姓同样如此。

    姬旦正琢磨着眼前两块石头能不能如殷诵所言,那般好用,忽然听到殷诵和姜源的交谈。

    四公子猛然抬头向少年望去。

    这一刻,姬旦忽然明白了父亲那么喜爱这位王孙,一直念念不忘的原因。

    第062章 成人之美

    “父王很喜欢殿下送他的兔子, 生前一直念念不忘。”

    姬旦坐在殷诵身边,向少年述说道。他今天是特意抽出时间,顺着大哥伯邑考的人情, 一起过来探望殷诵的。为的就是能向殷诵学习这一手编织的手艺。

    “可是, 这里没有适合的野草呀。”

    殷诵听过西岐四公子的诉求,明白他的一份孝心。殷诵有些苦恼地说道。

    不等姬旦开口, 殷诵已经从储物袋里翻出一张白纸,将兔子编织的手法快速地画了出来。

    他用的是写实的手法, 虽然画得简略, 但是该有的步骤一个没少。什么样的野草适合编织, 也写得很清楚。姬旦只要用心, 一定能看懂。

    姬旦何等聪慧?接过纸张后,他只是在纸上扫了两眼,已经心中有数。

    指尖轻轻摩挲纸张的质地, 姬旦对手中轻轻一页的书写材料十分好奇。

    殷诵看到姬旦脸上的情态, 没有吱声。

    按照殷诵的理解,商城中俗世还未能生产的东西, 一般定价极高。有些直接到了天价,比如那个算盘。

    即便殷诵发明出来,价位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