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武王孝子,纣王贤孙: 【正文完】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封神]武王孝子,纣王贤孙》 【正文完】(第2/7页)


    殷诵张了张嘴,喉咙仿佛堵住,只能发出干涩沙哑的声音,却替在场所有人问出了心声:“您是……哪一代女娲娘娘?”

    虚影——初代女娲盈盈一笑,道出自己身份。

    原来这位开天辟地第一位圣人,自抟土造人后,陷入沉睡。机缘巧合下,初代圣人投入司火神女的母亲腹中,想要借此转世。

    可惜,便是神女身躯,也无法承载初代圣人的灵魄。初代圣人只得在胎儿时期就重新陷入昏睡,令胎身重新凝聚了一副魂魄。

    仅有能将初代圣人神识唤醒的,便是当年初代圣人在世时候,留落在人间的三颗金石。

    殷诵吃惊不已,没想到当初在石妖残躯中意外得来的金石,竟将初代圣人女娲娘娘的神识唤了出来。

    初代女娲瞧着殷诵,微微一笑,眼神中暗含一丝无人能够察觉的意味深长。无人能够知道初代圣人的实力,更不会有人将眼前青年匪夷所思的出生,与她这位只能沉睡在灾难之体体内的圣人联系在一起。

    女娲娘娘忽然开口,主动询问殷诵道:“你是否有话要问与我?”

    殷诵抿紧了双唇。他的确有事想要向女娲娘娘求一个解答。但是眼下身边有截教五仙人,他反而慎重得不敢轻易开口。

    殷诵不由得着急。他清楚,失去了这次机会,不知道何时才能再寻到这样的机会。

    女娲娘娘看穿殷诵的顾虑。她轻轻一扬手,顿时一道阵法将他二人笼罩住。

    女娲娘娘笑道:“你且放心说吧。阵外的人听不见你的声音,也瞧不清你的面目。”

    殷诵顿时大安。他大着胆子,向女娲求问道:“仙族强大,人族弱小。此前不久,便有三教为护阐教十二金仙渡杀劫,竟要挑起人间战火,教凡间涂炭生灵也不吝惜。”

    “殷诵想向娘娘求一法,庇护人族再不受此厄运。”

    女娲娘娘没有询问殷诵如何破解了这一场大劫。她只看着殷诵的眼睛,不答反问:“你是殷商的王孙,身负两朝国运、整个人族的气运。”

    “你可曾思索过何谓人族气运?”

    殷诵闻言愣怔发呆。他仿佛只发愣了一会儿,眼前却是切实地掠过了人族从来到人世后,千万年至今遭遇的一切磨难与奋斗。

    殷诵猛然回神,他望向初代圣人充满智慧的双眼,脸上亮出明亮的光彩:“我明白了。”

    女娲娘娘脸上露出欣慰之色。随即,这道神识幻化出的虚影回到了司火神女的躯体。

    随着圣人重新陷入沉睡,圣人布下的阵法立即消散。洞府内只剩下压制司火神女灾难之体的阵法。

    五位仙姑有心询问殷诵与初代圣人谈论了什么。哪吒却先一步来到殷诵身边,挡住了她们的话头。

    截教仙人瞧着哪吒一副护食模样,只好作罢。

    哪吒当即带着殷诵离开了三仙岛。

    半日后,哪吒将殷诵送回了朝歌王宫。

    太子殿下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当即手中毫笔扔到笔架上,起身就往殷诵的寝宫跑去。临出门,殷郊还不忘叫姬发将剩下的奏本给殷诵带去。

    姬发哭笑不得,只能答应稍后就送去。

    到了夜里,哪吒终究是抵不住好奇,悄默默来到殷诵寝宫窗下,将殷诵吵醒呼唤到自己跟前。

    殷诵没有隐瞒哪吒,将他与初代女娲的对话都告诉了哪吒。

    哪吒却听得有几分糊涂:“你们是在猜什么哑谜?”至于殷诵向女娲娘娘求解仙界对人族压迫一事,哪吒却无芥蒂。

    如今,便是他的师父太乙真人,在十绝阵受创后,都已开始反省自身。哪吒又怎会为师门做下的恶事多做辩白?

    哪吒向来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殷诵挠了挠后脑勺,有些苦恼道:“我也只是有些头绪,并无十成把握。”

    哪吒吃惊,他知道殷诵大胆,没想到这小子这般大胆,只是得了一些头绪,就敢在初代圣人面前“逞能”。

    哪吒到底了解殷诵很多。他初初惊讶后,就知道殷诵其实已有了成算,只是此时不便多言。

    哪吒从不愿意为难殷诵。他只是对面前青年说道:“不论你做何决定,我都支持你。”

    “我知道的。”殷诵微微笑弯双眼。

    转眼又是一年,殷诵凭借亚相府与武成王府,将大半朝堂掌握在手心。

    刚刚入秋,殷诵将三山关递交来的奏章,送到父亲殷郊面前。

    殷郊打开奏章,十分意外地看到竟是刚刚接替父亲职位,三山关新任总兵邓婵玉来报。南都鄂氏经过这些年的休养生息,再次有了异动。

    殷郊思及邓九公于四个月前因病去世,便知道南都挑在这个时候反叛,正是瞧准了三山关权力交替的节骨眼,想要趁虚而入。

    殷郊不由得叹气。他抬头询问殷诵道:“当年,你将东鲁与北崇的贺书送来我面前,其实已经清楚,南都会一反到底吧?”

    殷诵坦然承认。然后他安慰父亲道:“不过,总还是同父亲一般,带着一丝希望,希望南伯侯莫要与大势逆行。”

    “你要如何做?”殷郊不会以为,殷诵带来这份奏折,是为了叫他这个父亲明白自己看错了南伯侯一家。

    殷诵起身后退一步,向父亲行礼。殷诵请求道:“孩儿要亲自领兵出征南都。”

    “南伯侯不是蠢笨之辈。他如今高举反旗,绝不是为谋逆吞下整个大商。依孩儿判断,鄂氏是想从大商的版图脱离出去,自立为王。”

    “父亲与孩儿皆是成汤后人,绝不能让大商在你我手中分裂出去一分一毫。”

    殷郊也知道,一旦让南都带着南方二百诸侯分裂出去,大商立刻会陷入昔日到处是战火的纷争状况中去。

    太子殿下点点头,同意了这桩事。

    殷诵没有立即成行。他直等到秋收结束,才带领十万兵马,浩浩荡荡地往南都而去。

    约莫纣王孝期最后一年开春,殷诵先与东鲁派来的一支五万人兵马汇合,而后西岐与北崇分别派来五万与八万兵马,汇入殷诵的大军。于是,等到他将大军开到三山关时,已经是接近三十万的大型军队。

    邓婵玉接了朝歌来的情报,只知道王孙殷诵带了十万兵马,要亲征南都。邓婵玉差点因为这点信息差,误会城门之下来的三十万军马是从别处来的乱军。

    邓婵玉狠狠地吓了一跳。亏得手下张山、洪锦、孔宣等将领及时提醒,邓婵玉才醒悟过来,这就是朝歌来的人马。

    两相对接,邓婵玉不敢怠慢,穿戴齐整,开启关门,将王孙大军迎入关内。

    殷诵这趟出来,实则对付南都鄂氏的叛逆是次要的,真正的目的是将自己身后的力量拉扯出来,当着整个大商的面亮一亮。

    前年,他前往三仙岛,微子那个老东西竟然拿他私生子的身份,刁难他亲爱的父亲。这笔账殷郊始终记在心头,且时刻警惕着,决不允许有人再在他的出生上做文章,阻碍他登上商王的宝座。

    东鲁姜氏是殷诵的祖母娘家,北域崇氏与殷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