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70-80(第7/16页)

    “[1]小人畏威不畏德,君子畏德不畏威。”秦朝宁把人带过来自己这边后,对他致谢道,“朝宁谢过杰修兄仗义相言。”

    然后,他挠了挠脸,朝陆杰修解释,自己其实没在意他们说什么,让他后续不必为了这种小事与那些人起口角。

    “……无妨。”

    陆杰修面对眼前秦朝宁亮晶晶的眼眸,甚是诚挚的夸赞,登时无法应对自如。

    他的耳郭微红,僵着身子解释道,“不过区区小事,不足挂齿。”

    闻言,秦朝宁立马应道,“杰修兄真仁义!”

    在他看来,像陆杰修这样年轻的学子,往常里总是一副不好接近的模样,大概率是道德洁癖类型,有自己的行事标准,反而是坦荡荡的人。

    他立马热情地把陆杰修介绍给自己的三位师兄,同时把自己肚子里,藏了六年夸人的话都全数掏出来,不要一分铜板地砸向陆杰修。

    陆杰修被他夸得整个人晕乎乎地:“……”

    别人家的幺弟怎么就这般乖巧懂事!他们那些府上的弟妹却早早就会下药下套!可恶!

    待众人都进入了考场,他们这些人才重新把注意力放在应试上。

    府试第三场,李知府今日没有到场,由董通判与王知州二人协同底下众考差与辅助官吏等人监考。

    秦朝宁接过考差分发的考题,仔细阅读其中内容。

    府试第三场,总共三道大题,考的是杂文、帖经、策论。

    第075章 75.府试全部考完

    因为府试第三场的考题中规中矩, 许多学子都提早缴卷,离开贡院。

    陆杰修和秦朝宁俩人反而比前两场稍晚些离开的号房。

    待他们前后脚出了贡院,俩人便在大门前互相行礼问好。

    陆杰修趁此机会问秦朝宁, 要不要去府上坐坐?

    他素日来都觉得那些学子无法深交,秦朝宁还是第一个让他发自内心觉得可以多加往来的。

    关于今日的策论题目:''儒与法, 孰优?'',不知为何, 在答完题缴卷后,他就有种很想找人畅所欲言一番的念头。

    此刻, 他觉得倘若能够和秦朝宁坐下来聊聊,指不定双方都能有所获益。

    闻言,秦朝宁愣了愣,显然是没料到陆杰修会邀请自己去姜府。他此时对于去姜府倒没什么念想, 去或者不去, 皆随意。

    而在几步之外的秦朝阳,今天等自家幺弟的时间比前两场府试都要长。

    他原本还纳闷着,幺弟该不会被考题难住了, 这时一看到秦朝宁终于出来了,他拖着小推车就跑过去了。

    听到动静, 秦朝宁侧过脑袋看了一眼他大哥, 便委婉地回拒了陆杰修,相约府试结束后再到他府试拜访。

    秦朝阳一身裋褐,因为近日来晒得多, 皮肤黝黑了许多。他此时看上去灰扑扑的,不少学子会对其主动避让。

    陆杰修也看到秦朝阳了, 便面露惋惜地对秦朝宁应了声“好”,随即朝秦朝阳行过礼后, 才跟着自己府上的从仆们离开。

    秦朝阳看着他们匆匆地背影,好奇问自家幺弟,“那人不是姜大人的妻弟么,他找幺儿你干嘛?”

    “想让幺儿去他府上玩耍?”,秦朝宁应道,然后走到手推车后方准备帮忙推车。

    总不能是为了指点他课业才喊的他过去……?不过,陆杰修这样饱读诗书的学子,他家里的藏书一定很丰富吧?

    他不解地眨了眨眼,算了,没想通。

    秦朝阳听罢,觉得自家幺弟要是有个一起走科举仕途的小伙伴还挺好的,何况陆杰修和幺儿年纪算相仿,便提了两句让秦朝宁可以去一趟,若是处得来日后就多点来往。

    闻言,秦朝宁漫不经心地“嗯”了声。

    他和陆杰修一样,哪怕现下出了贡院,同样还沉浸在那道策论题里。

    这道题对于所有府试的学子而言,只要内容倾向是尊崇儒学,夸赞儒家思想的,哪怕乏善可陈,十之八九也大差不差地会通过。

    儒与法,孰优?

    要是让他说实话……这府试怕是过不了了,院试、乡试、会试那些,更是无缘下场。

    虽然他对于前尘的记忆消散了许多,但是那些学过的知识却仍旧一字不忘地在脑海里。

    以至于,他在面对此类题目的时候,需要刻意用文字伪装起自己的真实意图。

    儒与法,孰优?皆不优。

    只是现阶段的大环境,二者相结合,会让底层老百姓们尚且仍有喘息机会,同时朝廷内外的稳定性有所提高。

    秦朝宁看着自己大哥身着裋褐的背影,又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直身长衫,更加坚定了心中的想法。

    府衙内

    已经收到了所有学子考卷的李知府、董通判、王知州等人,又开始了连轴转的阅卷。

    号房排名前二十的考卷右董通判与王知州先分别阅卷,在其上填上“圈”、“尖”、“点”,或者“直”或是“叉”表明自己对于此份答卷的评价后,再递呈给李知府查阅。

    至于号房排名二十打后的那些,就由董通判与王知州二人阅卷,并作出相关排名。

    当他们看完了前二十的答卷,他们对于其中两份的策论实在是,一瞬间失去了言语。

    其中一份言辞犀利,颇有种手握笔墨便可当武器,其势万夫莫当,扑面而来的气势感。

    另外一份则是,字里行间里,表面行的是中庸之道,但是对于他们这些在官场混迹多年的老人而言,多多少少能够看得出,这份策论实则暗藏变革之心。

    董通判、王知州:“……”

    明明府试的第三场的考题,是属于降低难度放水的题目,此子二人却非要写出了本此府试最大难度的策论。

    董通判与王知州相视一眼,默默地交换看了不糊名的学子是谁。

    待看完后,董通判、王知州:“……”

    不愧是号房第一与第二的学子。

    问题来了,这样的学子日后踏入官场,怕是不得了,就怕他们俩人过于有棱有角,寸步难行,更怕他们二人处处得罪人,做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动作,连累临聿府城以及他们。

    他们二人心下无奈,把考卷都评了中等。

    作为多年以来在临聿府城当府试的考官,像今年这般对于底下学子又爱惜又觉得棘手的,还是不多见。

    作为选拔学子进入后续科举应试的人,他们的难处,真难以向外人道也。

    事实证明,除去这两份答卷外,其余众多答卷都甚是循规蹈矩,再无出格的。这使得董通判与王知州的心灵都好受了许多。

    等到李知府拿到前二十的答卷,看完了陆杰修与秦朝宁的答卷后,他的表情与董通判、王知州如出一辙。

    李知府:“……”

    他们临聿府城已经“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