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40-50(第6/29页)

甜头的,将原本吃饱饭的目的变成了今时今日的样子。

    所以他也必须要寻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来尝试平定这个局面。

    只是这样的人并不好找。

    正如赵云先前所说,因他对褚燕此人的掌兵方略大致有些了解,所以他在留意到了冀州内剩余的王师作战方式以及常山郡本身的守军实力后,放弃了将这两路人作为自己的选择。

    而随着黄巾之乱中各州郡的战果和最后的封赏消息扩散开来,赵云便将目光放在了与他有一山之隔的乐平上。

    乐平县的县侯乔琰为父母报仇而瓦解两州黄巾,更是在与张角的当众辩论之中,凭借智计而将太平道要义驳斥瓦解,这无疑是个有本事且善于以小博大的人物。

    在赵云的权衡比对,加之对黑山贼的应战方式判断中,他格外确信的一点是,大约也只有如同乔琰这般天资和智谋之人,才有可能通过特殊之法将黑山贼给拿下,而不是让他们继续流窜为害。

    而在他途径长治以北的山区,恰好遇到徐福和他母亲的时候,他也更加确信了这一点。

    以他短暂跟这二人的交流,他并不难看出徐福此人义气纵横,也有几分智略的潜质。

    他在抵达乐平后说是跟乔琰说的什么遇贼寇几乎不保,但实际上,在赵云看来,就算没有他的出现,徐福也足以应付彼时的情形。

    毕竟只有两人行路的情况下,也着实要比乔琰他们这辒辌车车驾一行要灵活得多。

    而徐福的母亲秦氏,也并非是手无缚鸡之力之人。

    要知徐福说的车架在后可不是母亲安坐于车中,而是她自行驾车而来!

    这实在是个于贼寇包围中也并未表现出慌乱的巾帼人物。

    这样的一对母子,本可以在乱局平定之后的颍川安然度日,甚至于在赵云的认知中,颍川也无疑是个对任何人来说堪称圣地的进学之所,其中诸般名士风流,也非三言两语可概括。

    然而他们依然决断分明地选择了前来投奔乔琰,在徐福的言谈之间更是对这位新敕封的县侯多有维护拥趸之意。

    这也无疑是让赵云越发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能得此等人物认可,乔琰有真本事!

    现在亲眼见到乔琰,见到这位在平乱中堪称中流砥柱人物的十岁万户侯,赵云心中也不免觉得,固然还不曾见到她行事如何,但光是在她这几问之中所表现出的气度,便已绝非是个等闲之辈。

    或许他做出的决定并没有错。

    而他下一刻从乔琰这里得到的回复也不由让他心中一定。

    乔琰道:“我有除贼之心,奈何兵戈不利,民心不附,天时人和俱不在我,未到动时。”

    她这话中是有杀气的。

    赵云与乔琰目光对视良久,更确信,她所给出的并非只是个用来应付的答案而已。

    我有除贼心,奈何刀不利。

    他回道:“如此,赵云可为一利刃。”——

    不过在当这个利刃之前,他还得先临时担任一下这县中县尉的职责。

    当然这并不是要上奏朝廷确定这个位置的意思。

    而是以乔琰话中所说,让他暂时担任这个位置,也好看看她这位乐平县侯想要除贼、保卫乐平安定的想法并非只是个空谈而已。

    他若觉得乔琰没有这个除贼的本事,大可以随时离去,反正这其中也并无什么绑定的关系。

    此外,倘若赵云当真觉得自己可为一利刃,也自然要与其他刀兵提前磨合才对。

    赵云显然没有意识到,乔琰并不只是因为卧榻之侧还存在一黑山贼而务必将其剿灭,故而有这等表现,其实还颇有几分别的图谋,当即答应了下来。

    乔琰随后又说的以一月为期先行整顿内务与武装,也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而他自担任起这个临时县尉之后所见,正是这位年轻的君侯和程立这位乐平相一道,就前任县令所留下的账册核查辖区之内的人口钱粮一一核查,确实是一个正在筹备整顿的阶段。

    他本还有那么几分疑心,也先自己给打消了。

    何况在他看来,乔琰实在是要比那上一任县令有担当太多。

    在赵云提到那黑山贼的时候,表现得最为失态的显然不是鲍鸿。

    ——他虽觉得自己在这一趟护送之中着实承担了太多,现在还得因为乔玄宗庙未成而贼寇随时来犯,弘农杨氏前来寻杨修的人未到以至于这位太尉之孙的安全也得在意等等原因,不得不留在此地。

    但他到底也是从战事中得到的升迁机会,一路做到洛阳北军一校的校尉位置上的,还不至于听到黑山之名就走不动道。

    更为失态的自然是那位上一任县令。

    他本就知道褚燕在侧,不知道何时就会危及乐平,现在听闻还有个张牛角的势力,越发让他心神不定。

    先前他急于与乔琰完成交接,也正是因为这种顾虑。

    好在这位接任的乐平侯虽在洛阳耽搁了些许时日,却也还算是来得快,也免于让他在黑山贼的来袭中送了性命。

    在乔琰抵达的第二日他便包袱款款去那平调的县治上任去了,全无一点耽搁。

    乔琰都不由有些哭笑不得。

    这位县令当真是不想在自己的政绩上增添任何的贼寇来袭污点,才离开得如此之快。

    但趋利避害本就是人之本能,乔琰深谙这道理,便也没必要对对方有什么苛责。

    何况,他走得这般着急,无疑也成全了乔琰。

    赵云亲见这前后交接之中,在面对贼寇的态度上出现的对比,也越发确定,唯有乔琰这临危不惧的统帅方才有破敌的可能。

    不过也正如乔琰所说,要想除贼,前期的先头准备实在必不可少。

    乐平的万户并不是她在那个立体地图上看到的山中盆地里撒一把米这么简单,聚居在县城之中的,以村落的方式分布于山间的,在人口上几乎都是对半开的。

    或许对她来说唯一的好消息也不过是,这乐平因是个小县,并无什么豪强势力,也就没什么藏匿人口。

    倘若非要说有的话,也不过是在县城之中有一大户,乃是并州太原王氏的旁支,却也并不像是兖州地界的豪强一般,还会以修建坞堡的方式独立居住。

    乐平地界上的这一位更像是个富户,加之他到底年事已高,只有守成之心而无进取之意,故而在乔琰看来,他更像是这乐平县中的一位乡贤,也得了周遭对他一个王公的称呼。

    正因少有豪强阻力,乔琰的核验人口之事进行得便格外顺利。

    此前有刘宏亲口准允,乐平在五年之内并不需要向着洛阳送上献费,这极大程度地缓解了乐平的财政支出。

    乔琰也在和程立商量后决定,对乐平县国范围内的黔首知会,这以县立国的第一年免除亩税和口税,而后以三十税一的方式上缴农业税。

    在两汉时期,绝大多数时期的农业税始终保持在十五税一或者是三十税一这两种,很难不说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