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60-70(第13/26页)

又发觉这在布帛上所写的字迹有些眼熟。

    他记忆力不差,当即就从桌案之下抽出了那留存备用的《州牧封建论》,果见这两封文书在字迹上并无不同,显然是出自同一人的手笔。

    刘宏不由拧了拧眉头。

    但想到他已有多时不曾得到并州的消息,就算心中有些疑窦,也得先看下去再说。

    只让他并未想到的是,这封明明加盖着张懿印信却出自乔琰手笔的奏报中,说的居然还是好消息。

    其中说的是,并州的确受到了蝗灾的影响,但如今的局势已经尽数在掌控之中。

    飞蝗纵确有神异之处,在今岁收成面前也必得让步,故而并州境内展开了捕蝗行动。

    上有渔箔之网,中有草庐夜燃,下有沟壑填埋,三项捕捞灭虫之法齐下,此外,州府以粮换蝗虫与蝗种,虽有些府库粮食损失,却也令得千里之内,无有蝗虫卵可藏匿于土中萌生新害。

    “……”

    这种作风,是刘宏认知之中的乔琰做得出来的事情。

    她以前还只是以善辩之才挑战太平道权威,又在京城中对宗师所提议的州牧制度多有驳斥,现在竟然连时人多有宗庙祭祀的蝗虫都敢捕捞了!

    可在这奏表中所说,这种前人不敢做的决断,无疑是起到了极好的效果。

    并州之地因捕蝗行动甚为酷烈,迁徙而来的蝗虫便不敢落地,而自第一批蝗虫进入并州到如今已过了二十多日,还没有成规模的蝗虫幼虫破土而出,也正是掘土挖种之功。

    刘宏不觉将京畿之地的情况跟这奏报中的情形做出了个比较,只觉这并州在此事上不失为做得漂亮。

    但越是看到后面,从张让的角度看去,刘宏脸上的神情也越发有种风雨欲来之感,分明是对什么人生出了不满的情绪。

    张让到底没有见到那封奏表之中到底写的什么,只能猜测是并州也在此时出了什么岔子,导致刘宏心中大为光火。

    可他又哪里知道,刘宏这可不是因为别人做错了事而生怒,恰恰相反,是因为有些人做得太过出挑了。

    但这样的人,就像皇甫嵩一样,他很难做到完全不生出一丁点的忌惮情绪。

    更何况,写出这封奏表的人,现如今也不过区区十一岁而已。

    十一岁啊……

    刘宏心中慨叹,相比较之下,他那皇长子刘辩,也正是个相仿的年纪,却远不及她。

    而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这封原本应当由州府长官来执笔的奏报,居然会变成由乔琰来写呢?

    这显然不会是因为乔琰的文采功夫了得。

    起码以刘宏看来,这封奏表之中承袭了乔琰一贯以来在文辞上的平实特质,只是将并州的情形据实以报而已,那以张懿这文官出身的笔墨功夫也足够应付了。

    他带着这种想法打开了第二封奏表。

    上面醒目异常的三个大字映入了他的眼中。

    请罪书。

    ——同样是乔琰的字迹。

    这过分直白的表达让刘宏不由一愣,但显然,他的那些个疑惑应当都能在这封请罪书中得到答案。

    该说不说,戏志才给乔琰草拟的草稿,在对乔琰这爆发动机的描述上着实是相当精妙。

    刘宏非但没有看出这不是乔琰亲笔所书的口吻,反而好像是身临其境地看到了这年少失怙的县侯在抵达乐平后是如何以此地为家的,又是如何在发觉有蝗灾迹象的时候,选择立即上禀州府。

    最后在蝗灾真正到来的时候,因州府短视,为免贻误时机,干脆选择杀上了门去,先将人给扣押了起来,等到解决了蝗灾的情况再说。

    刘宏差点破口而出一句“真是胆大包天”,就看到了乔琰所写的下一句。

    大致意思便是,她虽然知道她这么做是错的,但是她下次还敢,只是思前想后觉得太对不起陛下的信任了,因此写一封信来告罪。

    随信附上了此前写给州府的建议书以及从张懿的地方搜到的一封特别的书信,以证明她这被迫携箭上门的举动实属不得已。

    刘宏看到这里捏了捏眉心,感觉自己敕封的这位县侯好像当真是个了不得的刺头。

    但看到乔琰这一番爆发,反而让他对这个太过早慧的孩子少了几分提防的情绪。

    好歹还是有些孩童做派……

    就是太会得罪人了些。

    这样的人注定了只能当一个孤臣,而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权臣。

    刘宏心中思忖,这好像对他来说也并不算是个坏事,又紧跟着往下看了下去,见乔琰写道——

    当然,错了就是错了,没按规矩办事就是要接受处罚的,如果陛下要用囚车将她送来洛阳审问,她绝不反抗,听凭陛下处理以正国法。

    不过,乐平相程立并不支持她此番的行动,甚至在她离开乐平的时候,还派出了县尉做出阻拦,只是因为她突如其来的举动太让人意外了,这才没能追上。这件事情不能怪他没有尽早做出阻拦的举动。

    而之后州府下达的各种指令都有官印加盖,在此等情形下,无论是乐平相还是上党、雁门等地都只能听从她的指派。

    故而其中的种种责任,她大可以一人承担。

    为表她如今已是个“成年人”,在写就这封请罪书的时候,她苦思良久,决定给自己取个表字。

    【蝗灾之祸,填埋沟壑,付之一炬可也。】

    【并州尸位素餐之辈,付之一炬亦可也。】

    【琰为火色光华之玉,正合此道,取一烨字;舒有雅意,中分舍予,故以表字云……】

    “烨舒……”

    烨舒!

    刘宏端详着这请罪表上笔画峥嵘的两个字,先前攒蹙而起的眉头舒展开了不少,也忽然朗声笑了出来,“好啊,好一个乔烨舒!”

    “也好一把舍予之火!”

    66. 066(一更) 廷上之问

    烨舒二字直抒己志,让刘宏对乔琰也不免少了几分戒备之心。

    一个手腕完美无缺,且有夺权做实事之能的少年天才,真正长成之后到底能否是他能够驾驭的,又能否是他未来的继承人所驾驭的,实在是个很难给出解释的问题。

    但如果是孤臣酷吏呢?

    在此前便有一个例子——司隶校尉阳球。

    曾从事过平定九江山一带贼寇作乱的并不只是卢植,还有阳球,他正是因为在九江太守任上的除贼而崭露头角的,进而成为平原相、司隶校尉。

    在诛杀宦官王甫一事上,阳球便是其中的主要负责人,其手段之酷烈迫使宦官抱团朝着皇帝求援,最终以曹节诬告阳球、致使阳球被下狱处死告终。

    可刘宏当真不知道彼时的“诬告”是诬告吗?

    倒也未必。

    他借着阳球这等能臣酷吏的手将王甫、侯览这些擅权的宦官处死,全面执掌大权,又在剩余的宦官出于兔死狐悲的心态倒向他之后,杀阳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