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180-190(第6/27页)
地就读的羌人都被勒令,除非必要,不能使用羌语进行交流,也在完成功课之余,必须出门与汉人打交道。这个时间可能还能缩短一些。”
乔琰心中盘算了一番后回道:“够了。如果此地的进展顺利,并州那边对南匈奴和鲜卑人的课程也可以开设起来了。”
而在凉州,只要能在今年秋收之前能将他们投放到对应的岗位上,尤其是投放到由羌人组成的军队中,让其成为各个部分流畅交流和军令传达的节点,取代原本的羌种独立为战的情况,就已经足够了!
她朝着外语办的学堂方向再看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
这虽然不像是乐平书院一样,将会是十年栽培的计划,却也实在不能指望这里能每日一个气象。
她转头朝着国渊说道:“走吧,我先带着子尼将凉州的情况都看一遍,在春耕之前我希望你能尽快适应此地的情况,成为我的臂膀助力。”
国渊当即应是,跟上了乔琰的脚步。
几人却并未发现,坐在窗口的姑娘朝着他们投来了一道小心打量的目光。
早在乔琰回返并州之前,迷唐就已经通过了此地的考核,成为了外语办中就读的其中一员。
当置身其中的时候,她很快意识到,这里对外所宣传的什么可以和大儒弟子同等吃穿,好像只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个优点。
她们所接受的汉话课程,是从东汉十三州的课程开始的。
迷唐虽然恰好和其中一位羌人领袖同名,但她这么多年来所面对的都是如何养殖牛羊、如何让自己从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如何与荒原上常见的野兽搏杀,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一片广博的天地。
原来凉州只是其中这样小的一块,她们之前所生活的区域更是再边缘一些的位置。
她在面前的纸张上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又听到负责上课的老师讲起了羌人的来历,思索着自己是不是也应该跟她见到过的姚嫦一样让自己有一个汉姓。
比如说,姜。
这是她在接受了两个月的汉话课程后自然而然萌生出的想法,不过或许有这个想法的也并不只是她一个人。
这些有幸得到教育机会的羌人心中生出了模糊的传承概念,也自然而然地引申到了汉人的姓氏上。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她听到了外头传来了交谈的响动。
虽然还不能全部听明白对方交谈的内容,但是有几句话她听得明白。
他们在讨论这八百人到底何时能够派的上用场。
迷唐立刻从窗口看了出去,却只看到了乔琰离去的背影。
她知道汉人着装的差异,便不由猜测,这只怕正是那位传闻中的并州牧。
她并不像是传闻中力可搏虎气壮山河的样子,但哪怕只是看到了背影,想到她们这些人安然过冬还是因为对方的缘故,便觉得其中有十足的安全感。
再想到对方对她们这些学习汉话之人的期许,迷唐连忙将自己的注意力重新放在了面前的课本之上。
她还得再努力些才行!起码要有站到她面前,像是姚嫦一样自荐的本事!——
羌人的学习课程开展顺利,也并不是乔琰在二月里收到的唯一一个好消息。
在二月的尾声,踏上了丝绸之路的徐荣和马腾返回了凉州。
他们这一趟只需要走到贵霜帝国就够了,根本不需要抵达罗马,这大大节省了在路上的时间花费。
往来四五个月的时间,确实是够了。
徐荣满面风尘地踏入武威郡郡治府衙,开口第一句便是:“徐荣幸不辱命,替君侯将棉花种子带回来了。”
这正是他临行前,被乔琰绘制在图册上第一位的东西!
183. 183(二合一) 老之将至……
被徐荣紧接着抬进来的货物箱奁中,并不只有用于栽种的棉花种子,还有几箱已经剥离出来的棉絮。
乔琰伸手将其捞出来的时候,这种熟悉的手感让她脸上不由露出了一抹笑容。
大汉的贵重布料中有一种叫做白叠,是从交州益州这些地方送到长安来的,也即通过棉的纺织技术制作出来的白叠花布。
但那个棉乃是木棉,并不是被后世更加广泛应用于纺织和棉袄中的棉,其产量也非常有限。
而她眼前的这种,乃是实打实的棉花。
徐荣说道:“我们抵达了贵霜帝国后,经过多方寻找,才从此地找到了几位来过大汉行商的商人,因贵霜帝国北部也正经历战乱的缘故,这些商人的财产遭到了相当严重的损失,最严重的甚至已彻底破产,在听闻我们愿意出钱雇佣于他们后,很爽快地跟我们签订了合约。”
“也是这些人告诉了我们,君侯想要找到的棉花,也就是被他们称为古贝的东西,种植在更南边的天竺国土上,需要往南面再走上一些才能采购到,这才耽误了行程。”
乔琰心中思忖,他们这可不能算是耽搁行程。
若是没有徐荣和马腾以军队领路的方式开道,在路上遇到劫匪还会耽搁时间,要是不慎遇到极端的气候同样麻烦。
此外,丝绸之路上的戈壁滩,若没有马蹄铁对马掌的保护,走起来同样不容易。
让乔琰格外满意的是,徐荣是个足够谨慎的人,他还提到,在路上他效仿了西域人以兽皮包裹马掌和骆驼脚掌的方式,将马蹄铁的情况掩藏了起来,这才进入的贵霜地界,以防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这种谨慎也表现在了采购的事项中。
听到乔琰问起为何这种棉花没有大量流传到贵霜境内,徐荣并未犹豫便回答道:“在购置种子和棉花的时候我也专门问过这个问题。”
当棉花出现在徐荣面前,从乔琰画出来的图册转换成实体的时候,他当即意识到,这东西何止是比并州现在用楮树皮防寒的方式好了千万倍,还比野兽毛皮更有推广开来的可能。
要知道这年头吃肉都是一种相当奢侈的行为,类推之下,能以毛皮作为衣服的,只有少部分人。
甚至还有人对毛皮过敏,更削减了一部分受众。
可棉花这种作物类的防寒之物不同,只要有办法能够大量栽培,就必定有办法做到普及。
“一方面是棉花的存在消耗人力,消耗地力,连续栽种也会让棉花出现各种病症。”
“这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乔琰回道:“那些黑山军刚归附于我的时候,曾经在乐平的山地上从事过薯蓣的栽种,那东西也消耗耐心。在能越冬救命的情况下,所有的麻烦事都不是麻烦事。”
“消耗地力也无妨,以豆麦与之轮作就是了。”
大不了就是三年种植一轮。
如今的黔首平民连依靠着楮皮衣都能够过冬,那么在已经拥有抗寒能力的前提下,以棉花来制作棉衣,并不需要做到很厚,就已经能形成根本性的改善了。
这部分的用量开销,依靠并州境内的田地能足以满足。
之所以选择在并州而不是凉州,一来是如今的小冰河期气候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