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19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190-200(第7/28页)

    他对孙策挑衅后又逃窜的举动,到底会不会有损自己的声名,对此时的许靖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

    总归,孙策再是悍勇,总不至于打到交州来吧?

    他又哪里知道,孙策对他这等人物根本懒得记在心上,等他一走就将他给抛弃在了脑后。

    对孙策来说,更值得在意的显然是另外一件事。

    周瑜给他送来了一封书信,提到在他接掌九江郡期间门,有两位少年英雄闻听孙策斗转征战、解除庐江之围,统领扬州三郡的事迹,想要投效到他的麾下为他效力。

    这两人,一个叫做蒋钦,一个叫做周泰——

    对于孙策又喜得两位将才之事,乔琰倒是没多在意。

    在提醒了吴夫人对孙策言行多加约束,延缓矛盾爆发的速度后,她便不打算再多过问江东那边的情况了。

    她也不可能让身在扬州的眼线,将孙策今日吃了些什么这种事情,都给详细地汇报上来。

    所以此时,她在看面前的一副锁子甲。

    自前年麋竺送礼、送来了制作锁子甲的师傅后,在去年征讨凉州之前,各部将领身上都已经有了新式锁子甲傍身。

    而随着并州铁艺工坊配合制作甲片的效率提升,从去年四月到今年的六月,一共完成了合计一百六十件锁子甲的制作。

    提升的也并不只是制甲效率而已,还有甲片衔接的流畅程度,以及进而提升的防御力。

    这种防御力的变化有了实际的案例作为佐证。

    先前刘虞从凉州折返回到幽州的时候,乔琰除了让张辽与麴演和刘虞同行外,还让人给他送上了一副护身。

    而在几日前,有一封战报从幽州送了回来。

    刘虞在治理幽州的时候秉持的是温和手段,但在面对公孙瓒这种悍然夺权的叛逆者之时倒也硬气得很。

    他不顾长子刘和以及张辽的阻拦,亲自上阵,扬言要与公孙瓒对峙相问。

    公孙瓒这人吧,趁着刘虞不在此地的时候夺权夺得爽快,现在也毫无面对刘虞质问的心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孙瓒这种脾气倒是成大事者该当拥有的。

    他甚至在与刘虞相对之际,坦然地说——

    以刘虞这种治理幽州的方式,迟早要引发更大的反噬,还不如让他公孙瓒来取代这个幽州牧的位置。

    至于什么刘虞才是大汉宗亲托孤之臣,是名正言顺的幽州牧,更不是公孙瓒会考虑的问题。

    如今天下有两个皇帝,刘虞到底忠于哪一个?

    总归刘虞听命于哪一个,公孙瓒就效命于另一个好了。

    这又怎么不是忠心大汉呢?

    他的这一番歪理邪说,差点把刘虞给气个够呛。

    但这显然还不是公孙瓒对战决心的全部表现,在这番坦荡的立场说辞后,公孙瓒弯弓搭箭,一箭射向了刘虞,将其从马背上射落了下来,而后扬长而去。

    可惜公孙瓒也没想到,看起来一身士人长袍打扮孤身赴约的刘虞,在里头还穿着一副轻薄的锁甲,这一箭又被卡在了这副特制锁子甲的缝隙中。

    公孙瓒满心以为,刘虞被冲上前来的侍从抢回去后也必死无疑,当夜就发起了偷袭。

    然而他遇上的却不是一支无人指挥,六神无主的队伍,而是张辽列队齐整的骑兵冲击。

    公孙瓒被迫东逃,幽州对峙的防线也因这一战而被推进到了蓟县一带。

    这便是锁子甲在其中立功了。

    不过现存的锁甲数目累积渐多了也面临一个麻烦。

    乔琰麾下的武将数量再怎么多,却显然不可能将一百六十件锁子甲全部都穿戴在自己的身上。

    总不能一人穿五件……

    换洗也不是这么换洗法的。

    “重甲兵就算多出这些锁子甲,也并不能出现质变的提升……”

    因为锁甲其实不那么防近距离的劈砍。

    “给骑兵武装的话数量又远远不够,若是分散到了多处战场后,效果更要大打折扣。”

    乔琰想了想,朝着郭嘉说道:“我有一点犹豫,是将其作为首功制度中的军功换取物品,还是单独成立一支先登队伍。”

    虽说麴义的重甲兵在历史上也有个名字叫做先登营,但这种先登并不是率先登上城墙破城的先登,而是作为斩将夺旗的前锋先登敌营。

    重甲兵的用处也绝不是在攻城,该当是在步兵的对冲甚至是步兵迎战骑兵中,起到稳定阵型的作用。

    反倒是攻城的先登,需要这种轻质且防御箭矢效果更好的盔甲。

    而前者,大概就跟收集积分兑换奖励的情况一样,可以将棉衣铠甲宝马一等利器都可以往其中混进去,以激发战士作战和军屯种田的积极性。

    郭嘉回道:“君侯的想法很多,这本是一件好事,但首功兑换米粮,斩首达标升官,升官后待遇更高,乃是一整套成型且易于传达的规则,这些规则经过简化本有其道理,令其变得复杂反而容易生乱,倒不如成立先登营。”

    他这话说的不无道理。

    乔琰便接着问道:“以何人为先登营之首?”

    这个位置肯定不会是给典韦的。

    他虽然偶尔统领重甲步卒,但不会变更其作为乔琰近卫军统领的位置。

    像是吕布、张辽、张杨这些尤擅骑兵的,更不可能被转去这个岗位。

    郭嘉稍一思量,回道:“徐晃徐公明。”

    他解释道:“君侯先以阴山防线委托于他,以测试其确为投诚后用心尽职之人,凉州之战前,令其接替门亭长之职,意为将有启用,以我观之,其整顿军纪之严明不亚于文远,昔日的白波贼众也已拆散进各部,更不需提防有变。若再将此大才放在低位上,难免显得君侯对其心有偏狭之见。”

    “此外,不知道君侯有没有留意过一件事,徐公明这个人,在戍守阴山之际屡次出兵,击退胡人的游弋部落,有长驱直入的勇武,可他与君侯的其他将领之间门,相处的界限感很强。”

    “我观此人的性格,可以用俭约畏慎四字来形容。”3

    这个“畏”和贾诩早年间门的不想出头,其实不太一样。

    更像是徐晃本人对于自己昔日为贼身份的自卑自谦,所以行事谨慎。

    可这样的态度,就像孙策那种性格缺陷一样,不是所有的时候都是好事。

    郭嘉笑道:“这种表现的人,最适合把他往前逼一逼,先前的考察期越长,现在的责任越重,形成了鲜明对比后,他也越是能打破这种情绪的束缚,成为君侯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他又补上了一句调侃:“我看人一向很准的。”

    要不然也不能选定乔琰做主公不是?

    对他这个突如其来的自夸,乔琰哭笑不得。

    但郭嘉先前说的话却也没错。

    徐晃表现出的“俭约畏慎”非常明显,以至于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