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200-2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200-210(第3/26页)

琰得了利,他们得了安全,这也未尝不是一种两全其美。

    但从凉州各家中讨要来利益报酬,不是乔琰眼下的首要任务。

    在送走了这些人后,乔琰便和皇甫嵩商定,明日进军陈仓。

    她与皇甫嵩朝着上邽城外军营方向走去的时候,开口说道:“陈仓附近的散关,早在十日前就已经被我的部下给拿下了,昨日他送来了消息,因李应和樊稠等人已拔营开赴凉州,陈仓守军也被他们征调走了大半,他便又打着天师道与之往来的旗号,领人夺了城。”

    “要我说来这样也好,还省了让前哨提前夺城的麻烦。”

    董卓在布置关中防守的时候,并未将陈仓作为守备重镇。

    因郿坞方向有一道拦截,陈仓位置守军的职务,便更像观测凉州方向有无朝三辅进军的队伍。

    这个选择并不奇怪。

    董卓的军粮储备不足以支撑他在陈仓驻军,形成过长的军粮补给线路。

    这种长达两年的忽视,让李应和樊稠经过此地的时候,同样没觉得这里有留大量兵卒守备的必要。

    他们走的是渭水河道进攻凉州,那就当然不会有这边的敌军南来,陈仓西面的武都郡又是个“友好”的邻居,在这种情况下,等回师的时候再增兵此处就是。

    这个选择也恰恰给了徐庶直接抢夺陈仓,等待乔琰前来会合的机会。

    乔琰自己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但她回头就看到皇甫嵩的脸上摆出了一副很是无语的表情。

    倒也不能怪皇甫嵩会有这种反应。

    先前乔琰从并州发兵夺取高平的一战,他还正等着跟她会师,就收到了她已身在高平城中的消息,还请他去城中用个晚膳。

    这次董卓骤然出兵,他还没能从高平领军前来支援,就收到了她已击败敌军的消息。

    她甚至顺路收拾了汉阳四姓。

    现在呢,连陈仓都不用打了。

    皇甫嵩忽然有种自己是来蹭顺风车混战功的感觉。

    但他到底是年高持重之人,只是回道:“此处少费些力也好,自陈仓往长安一路距离不短,我等远道行军,先将军粮囤积于陈仓,也便于随后补给。”

    乔琰笑道:“确实如此。此外,倒是还有个事情需要同老将军商量一二。”

    终于觉得自己有处可用的皇甫嵩连忙回道:“烨舒说来便是。”

    “此事还是从这些投降的兵卒中获知的,二十天前长安城中突生变故,李傕因董卓迟迟不出兵凉州之事,认为董卓决策失当,将其给软禁了。所以我们此番要对上的,可能不是董卓,而是李傕。”

    她的脸上露出了几分思虑之色:“说起来,有无这种可能,在我们抵达长安之前,这两方会先打起来?”

    皇甫嵩:“……”

    202. 202(一更) 左右逢源

    长安那头的董卓和李傕会不会从一方软禁另外一方,发展到两方争斗的状态,皇甫嵩未曾知晓其中的全部情况,不能直接做出一个判断。

    但他可以确定一件事——

    他年少随同父亲皇甫节在雁门征战,被举荐为北地太守后会战凉州,因黄巾之乱而更得重用,辗转于中原和凉州之间,一向都是身先士卒,恪尽职守,还从未有这等看起来在赋闲混日子的状态!

    当然要说混日子也不全对。

    在他替乔琰镇守于高平的时候,他凭借着自己在安定郡内积攒的名望,协助于凉州的民生治理,以及火石寨军屯的秩序维护。

    以高平城为中心的商贸市集,也随着乔琰恪行五铢钱交易,以及凉州民众的生活从战乱归于平静,而逐渐发展了起来。

    凉州虽以汉阳冀县为州治,可要说交通上的四通八达,还是以高平为最。

    若非乔琰的有些举措和发展并不适合为外人所见,选择高平发展远不如放在武威和金城,她其实不该将高平放权给他人。

    好在皇甫嵩如今得算是自己人,也将居处高平、中正执法的标杆树立得极好。

    只不过是……按照皇甫嵩给自己的武将定义,他还是觉得浑身上下都有些不舒坦。

    总得靠着打上几场战来舒展筋骨。

    要不是乔琰已先一步提及,徐庶抢先一步夺取了陈仓,皇甫嵩还挺想来上一出请战的。

    眼下便只考虑长安战局吧。

    他回说:“这倒是可以解释,为何是由李应和樊稠等人统兵前来了。”

    若忽略掉董卓在进入洛阳后为权力的腐化,只看他在凉州地界上的统兵方式,他怎么都不可能让李应这种人作为进攻凉州的主将。

    有作战经验,有一定的地位,和真正负责这等规模的军队调动绝对不是一回事。

    哪怕是让樊稠来做这个主将,都比李应听起来靠谱。

    这确实像是李傕能做得出来的事情。

    皇甫嵩想到这里又不免有些忧虑,虽说李傕代替董卓把持长安事务,也就代表着他们这趟进攻长安所要面临的难度大大降低,但同时也意味着,在他们未到的时候,长安城中的局势可能会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混乱。

    李傕这个人,皇甫嵩知道他有几斤几两。

    倘若让他身居高位,他做的可能还不如董卓。

    而董卓料来也不是什么坐以待毙之人。

    双方冲突之下,身在长安的天子朝臣,能否得以保有安全,等到他们的救援,实在是一件不好说的事情。

    但他也知道,此刻若贸然进军并无好处。

    所以他也只是说道:“我等先抵达陈仓,在军队开拔中,令哨骑往长安方向多探听些消息吧。”

    因陈仓与上邽都在己方手中,在解决完了西凉豪族和俘虏去向的问题后,大军行进南下的速度,其实要比李应樊稠等人先前进军的速度更快。

    也算是迅速进入了关中。

    抵达陈仓后,乔琰便见到了早候于此地的徐庶。

    他此时已经换下了先前用作伪装的五斗米教制服,但谈及他此番两次前来陈仓,乔琰还是不免感慨道:“以送粮稳住李应等人,为局势之必需,但直接抢夺陈仓,却还是冒险了些。”

    徐庶回道:“冒险归冒险,早一步拿下陈仓,也好让君侯的渭水河谷进军无需防备敌人,对保持士卒作战的精力来说是个好事。”

    毕竟当乔琰在这条路上行进的时候,徐庶便很难再快速联系上她了。

    先有个准信总是更好的。

    乔琰又听徐庶说道:“何况,若说冒险,谁又比得上文和先生呢?”

    这话说的……倒也对。

    贾诩自去年乔琰进攻金城郡得手后,就在名义上作为被阎行劫持为人质,送到了长安。

    知道他是卧底在那头的,只有她的几位心腹而已。

    哪怕是被乔琰委任为护堤使者的贾穆,也并不知道他父亲此去是做大事的,还以为他是因乔琰并不打算牵连到其他人,做个表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