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200-2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200-210(第5/26页)

许是因为她悄然离开长安所存在的隐患。

    可如今局势如此,她也只能接着走下去。

    她不知道的是,也便是在她往复奔波达成了这份段煨与张济合作计划的同时,在长安城里,董卓所禁锢的地方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来客。

    “你来做什么?”董卓朝着进门的贾诩看去。

    比起李傕对他的背叛,董卓显然更不理解贾诩的这个选择。

    李傕这人短视,且有权力欲,久处人下,又骤然得到了上位的机会,确实难免恶向胆边生。

    可贾诩是个聪明人,何必选择李傕这种蠢蛋来辅佐!

    若真选李傕,贾诩还不如趁机逃回凉州去,将长安的情况告知于乔琰,让她来收取渔翁之利,岂不是还能将功折罪。

    然而让董卓意外的是,他从贾诩这里听到的回话却是:“我是来帮相国一把的。”

    “帮我?”董卓讥诮地反问道:“若无你给李傕出谋划策,我不相信他能想得到借用天子的名义来向我发难,他也想不到利用王允来达成这个目的。”

    李傕有点脑子但不多,这种建议只可能出自贾诩的手笔。

    处于下风的状态让董卓比任何时候都能清醒地思考。

    面对董卓的这份质问,贾诩摇了摇头,从容回道:“这又为何不是在帮相国呢?就像我明知道相国以渭阳君为信使,传信段忠明,我也并未将此事告知于李傕,甚至还帮忙打个了掩护。”

    董卓眸光一变。

    贾诩这句话直接揭露了董白的所为。

    哪怕他说着什么并未告知于李傕,对董卓来说也是个意外的坏消息。

    可他又听贾诩继续说道:“李傕说这是在拨乱反正,也不能算错。我也在以我的方式替相国拨乱反正,只不过是为了相国才做的这件事而已。”

    见董卓愤怒之色减弱了几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狐疑,贾诩说道:“相国错过了最合适的左右开弓、袭扰凉并二州的机会,战机稍纵即逝绝不等人,所以那支进攻凉州的队伍不可能取胜,不过——”

    “他们可以将乔琰引到关中来。”

    “从凉州方向来看,先击入侵的李傕部将,后知长安有变,无论乔琰是否行事稳重,此时都必定要尽快进军关中。”

    “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好事。”

    “如今的局面下,我们已不可能在凉州将其驱逐,重新打通这条后路,只能冒险一试将她拖入关中战场。若不这么做,我们就只能等到一两个月后她兵精粮足,缓缓推进关中了,到那时候,就只剩下中策和下策可走了。”

    贾诩意味深长地说道:“而一场戏要演得逼真,只能先将自己人都骗过了。”

    “……”董卓简直不知道该当从何处说起。

    哪怕是骗过自己人,可要是连他都骗是不是也太过分了!

    偏偏贾诩像是能猜到他此时在想什么一般,说道:“相国也不必担心此举有碍于你的威严。知晓此事的也只是觉得你决策失当,随后以力挽狂澜之势击破敌军便是。”

    “但在这长安城里,更多的还是不知道此事的,相国于他们而言依然高坐明堂,乃是西凉军之主帅。李傕何敢与您相比呢?”

    董卓沉默了好一会儿,方才问道:“但你又如何确定,乔琰要选择急行进军。”

    贾诩回道:“相国是否忘了,她到底是为何要进攻长安的?”

    当然是为了刘协。

    入侵凉州的那一支军队能给她带来多少麻烦不好说,可有一件事,无论是对关东诸侯还是对董卓来说,乔琰的目的都是将刘协救出来。

    西凉军的内讧给她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可能会造成天子的送命。

    按照旁人的理解,她是不敢迟疑的。

    贾诩朝着董卓拱了拱手,“相国大可放心,此番先平李傕后战乔琰虽是危险,却是破而后立,即便事不可为,我等也可走上雒至武关,抢荆州南阳暂居,依然留有一条退路。”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让董卓无法从贾诩深沉的面容上看出任何的异样来。

    他问道:“你为何要选择在此时告知于我?”

    贾诩回道:“长安之乱,其他都不足为虑,唯独需要担心的是相国的家人。故而我想请相国给我一道敕令,让我得以护送池阳君等人避难到安全的地方。”

    这还当真是董卓的软肋。

    他不知道经由此事之后他还敢不敢相信贾诩,可他如今说出的每一句话,都确实正中要害。

    他也只能相信这个智谋非凡之人。

    他有些疲累地开口:“你若有办法,带着我母亲女儿和侄子避入地道吧,备用的钥匙在……”——

    贾诩走出未央宫偏殿的时候,脸上露出了一缕微不可见的笑容。

    有此一番诓骗,兵祸之中他的容身之所,和未来收拢董卓手下部将的人质,都到手了。

    他也快到功成身退的时候了。

    现在,就差再给李傕这里加一把火!

    203. 203(二更) 兵临城下

    贾诩踏入李傕的办公之所的时候,低垂的眸光中闪过了几分嘲弄之色。

    所谓穿上龙袍也不像个天子,在李傕的身上得到了最为鲜明的体现。

    董卓是因年事渐高和洛阳一败而胆魄渐失,李傕却是因为眼界就只有这么高。

    他占据了董卓的书房,斜靠在软塌上翻阅着手中的文书。

    见贾诩进来,他漫不经心地问道:“你说你何必非要再找相国聊聊,他这人已经没这个本事支持你的决定了,我等该叛逆的事情做都做了,以他的脾气可不会给我们回头的机会,还不如想想,等凉州那一路得手之后的进攻计划。”

    李傕一点都不担心贾诩在这个时候会转投回去董卓。

    贾诩的脑子确实好使,但长安城的军备势力都已经渐渐掌握在了他的手里,就连代表朝堂势力的王允都站在了他这一头,光靠着贾诩这三言两语是无法变更局面的。

    等到凉州那边得手,他就将段煨给派出去,以防对方来给他添堵。

    到时候,他便可顺理成章地顶替董卓的位置,而非只能是这等无名无分的暂代。

    一想到往后对他的称呼该当是李相国,而不是李校尉李中郎李将军,李傕便有种心神舒畅之感,连妻子昨日指责他没将立功的机会留给儿子这种话,他都当耳旁风听过去了。

    更何况,董卓这等脾性,凡事锱铢必较。

    当年他能因皇甫嵩与他同在凉州作战,与他多有作战策略上的不一致,就将皇甫嵩视为必除的生死大敌,今日也能因为贾诩对他的背叛而心存芥蒂。

    贾诩又怎么可能掉过头来替董卓解除困境。

    除非他根本不考虑以后!

    董卓也是这套想法。

    不过他想的是,贾诩已经替他铲除了孙坚,彼此之间算是共谋的关系,比起投向乔琰,自然是一条路跟他走到黑为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