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300-3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300-310(第11/30页)

在此地立足,基本上靠的还是周瑜的努力。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其实是个好事。

    这意味着乔琰对徐州和扬州这些远离长安掌控的地方,给出了足够的自主权,以防外来势力和本土势力之间发生摩擦。

    但在有些时候,这就不是好事了,比如说此时。

    周瑜仓促撤走,为扬州可能出现的变动做出准备,把士卒也一道带走了,直接将徐州南部空空荡荡的防御展现在了对面的眼中。

    别看因为旱灾的缘故,琅琊屯兵的臧霸等人对刘备这个北部徐州牧发起了敲诈,天灾也分去了刘备陈登等人不少注意力,真到了这种敌方漏洞百出的时候,他们是绝对不会做出心慈手软的举动的。

    在陈登和鲁肃的建议下,刘备朝着徐州南部发动了进攻。

    袁绍听到这里,目光再度明亮了起来。

    就算此战被刘备取了胜,在先有曹操进取汝南的情况下,他竟然觉得并不是不能接受的。

    要是能让隶属于长安朝廷那边的地盘再遭到一轮削减,也算是个捷报了。

    但碍于先前那个猜错的情况,他还是示意那报信人接着往下说。

    事实证明,他的这个决定显然是对的。

    因为那报信人的下一句就是在说——

    他们被骗了!都被张懿那家伙给骗了。

    他哪里是什么只能依靠着周瑜才能摆脱先前困境,进而坐上徐州牧位置的无能角色,而是个扮猪吃老虎的奇才。

    沿淮河南岸设置的防守,看似因为周瑜的撤军而露出了多处破绽,其中还有地方因为淮河水位的变浅,越发成了容易被人突破之处,却早在暗中完成了新一轮的调度。

    当关羽和鲁肃带兵分两路入境的时候,却各自钻入了一处陷阱之中。

    袁绍:“……结果呢?”

    “刘玄德的军队大败而归,关云长要撤,靠着张懿那边的兵卒是拦不住的,鲁子敬就没那么好运了,他现在落到了张懿的手中。”

    报信之人又补充了一句,“吴郡那边的情况也是在这一仗后才传到的徐州。因孙策并未出事,在这出刺杀之中出了力气的世家都遭到了一轮清算,周瑜在获知徐州战况后当即回返,重新填补上了防御空当。以至于原本想出兵将鲁子敬救回的陈元龙还是被阻挡在了淮河以北。”

    换句话说,孙策没事,张懿也没事,只有效力在刘备麾下的鲁肃被抓去做俘虏了。

    这算徐州的突变吗?按照其中的曲折离奇故事,当然是得算的。

    可好像其中的事态完全就是朝着对袁绍不利的方向发展的!

    这又叫做什么事!

    但袁绍在现在并不会知道的是,扬州和徐州的这一连串事件中,还有一些他没获知,暂时也不会被外人知晓的情况。

    比如说,陆议前去吴郡可以说是故意的。

    因海陵和吴郡的距离不远,张杨又为了锻炼自己的水性,时常让船只往来于两岸之间,就在吴郡听到了不少风言风语。

    但只是风言风语还不足以让他们制定计划,于是在贾诩的介入下,他们成功地从乔琰麾下的情报组织手里拿到了更准确的消息。

    于是一出意图打破徐州平衡的计划就在诸葛亮等人的安排下展开了。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徐州这边的人力调配,让大部分民众还可以继续进行水渠开凿的工作,他们决定将孙策遇刺作为这出计划的开端,通过周瑜回返扬州的情况,先将己方的弱点展现在淮河以北的对手面前。

    至于说,倘若周瑜不离开怎么办?

    “幸好没有让我们还得去劝周公瑾,说什么只有他撤回去,扬州那边的捉内鬼才能进行得更顺利,得算是省了点事。”接连几日的忙碌,让吕令雎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被她一戟拍下马的鲁肃在一旁被捆了个严严实实,看着这伙年轻人商量得格外认真,不由在心中叹了口气。

    虽说刚见到设伏之人不是张懿而是这群孩子的时候,鲁肃还有一点说不出的幻灭,更觉得他们北边这些人当真是太过大意了,若不然也不至于遭此一败。

    可越是听着这些少年人之间的交谈,他越是觉得,这些孩子绝不像是他所想象的简单。

    这些人必然是乔琰麾下的栋梁之材。

    也就是在有些时候,还能从他们的表现中看出一点孩子气来,比如说吕令雎将鲁肃看做了她头一次参与实际战斗的战利品,将他很是认真地看守着,再比如说,他们现在讨论的话题。

    鲁肃不太确定他们接下来到底要做出何种举动,只隐约能听得出来,他们将要进行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这个任务的执行需要运气好一点,而运气差的,就要被留在这里。

    评判运气的标准,就是之前负责协防的地点有没有遇到从徐州北面而来的敌人。

    顺着淮河布置的疏漏之处一共有三个地方,对应着三个布置陷阱的人。

    按理来说这三处都有可能会遇到敌人,但这一次从北面来袭的只有两路人。

    所以理所当然的是,没有遭到袭击的这一处,就是运气差的。

    “你们靠这个来决定运气,是不是太武断了一点?”庞统郁闷地窝在一边,出声问道。

    他们具体的配合组合是——

    太史慈、郭淮和司马懿。

    吕令雎、甘宁和诸葛亮。

    张杨、张懿和庞统。

    毫无疑问,在诸葛亮、庞统和司马懿三人之中,唯独没有遇上敌人的就是他。

    “我们这也是为你的安全着想啊,”作为书院的大姐头,也是这趟出行的书院学子中武力值最高的一员,吕令雎很有领导风范地拍了拍庞统的肩膀,以示安慰。

    “你想想,虽然我们有了坚实的航船,有了给航船指示方向的罗盘和君侯又让人送来的导航车,但是既然是海航,总还是要面对风险的。在这种情况下,不让你参与此事还是对你的负责。”

    “你甚至还能继续协助徐州战局。”司马懿在旁接话道。

    要不是有了个选人标准,按照司马懿在前来徐州之前的想法,他其实是想担负起这个责任的,可惜现在还是要按照规则做事。

    诸葛亮随即接了一句,“士元因前两日这一出,也算是和张州牧与张将军都有些配合经验了。”

    庞统没忍住翻了个白眼,“孔明啊,你管没遇上敌人的蹲守,叫做有配合经验?”

    也不对,如果非要说的话,可能确实是有一点的。

    在确定他们这边赶巧成了轮空之后,张杨直接提议,让他们也别白来,用火光来吸引一批蝗虫到访,而后将它们都给烧了,这么做也算是剿灭了一点敌人。

    只能说,唯一让人觉得庆幸的是,张懿和张杨都算是好相处的人,也没觉得他年轻就会有太多考虑不周之处,甚至因为乔琰当年对他的凤雏评价,对他寄予了极高的期待。

    等到周瑜回返之后,他的同盟中也还能多了个聪明人。

    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