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完结+番外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完结+番外(第16/20页)

迅速逆转,不仅要继续播放,还把那些反对的人给禁言了!他们就算再无法理解后世的话,也不得不在心里犯嘀咕。

    还是那句话,楚棠虽然是普通人,但水镜背后操纵的,难保不是神仙。

    想到这里,有些人不由得开始动摇了:“神仙的话,那还是得听的吧!”

    “神仙说没错,那就准没错。再说,楚姑娘有时候讲的还怪有意思的。”

    还有那些戏啊曲子的,他们哪见过听过这等东西?就说这水镜还是夜间照亮的好玩意儿呢!他们越想越觉出水镜的好来。

    正在这时,先前说话的那个年轻人率先抬手点了一个“是”,紧接着,不远处一个粗衣妇人也点了下去,接着是庄稼汉、樵夫、新妇,连村中老妇也尝试着颤颤巍巍伸手

    有人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跟着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水镜上的选项不断发生变化,似乎有对应的光柱此消彼长,那些被禁言的反对者顽固派眼看着“是”那一侧的光柱不断攀升,自己又怎么也无法参与阻止,纷纷气得捶胸顿足,想喊喊不出,想骂骂不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有些干脆情绪激动当场栽倒。

    无人在意少数派的人仰马翻,随着一只只手的抬起又放下,在众人的注视中,沉寂去的水镜闪烁几l下,又恢复了熟悉的澄明之光!

    第 137 章 番外之真正的结局(上)

    话说那日水镜将最后的选择交予诸天万朝,在禁言者默认继续观看的规则下,除了某些朝代反对意见过于强烈,不少时空的赞同派都以或多或少的优势取胜,得以保留水镜的播放。

    这些时日来,诸天万朝可谓是热闹非凡,王公贵族、文人学士、贩夫走卒不知为鲁迅的文章与楚棠的观点爆发了多少次论辩,儒生学者更是日日论道,反复争说。

    那些被禁言的人在限制解开后则是每日一骂,当然他们也不敢骂太狠,因为担心不知何时天上的仙人又会给他们禁言。

    帝王们内心复杂,这些日子为了处理水镜惹下的麻烦,他们几l乎日日不眠不休,密切关注全国动向,就怕生出乱子来。

    虽然不少帝王决定继续观看,可水镜的存在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得了便利又随时都有可能被划伤。是以旬月来,迟迟没看到水镜的他们心里半是松口气,半又觉得空落不郁。

    太极宫。

    李世民忍不住向长孙皇后抱怨:“几l番权衡留下水镜,楚棠别不是不再授课了。”

    他觉得有几l分憋闷,那日中枢夜谈,他与房玄龄等人与朕商议,诸人发现一个现象:交去的作业上虽然不能直接向楚棠提问,但观前情,似乎只要与作业内容相关,便不会被水镜抹去。先前的冯梦龙、杜牧都是如此。

    确定这一发现后,贞观君臣一致决定由孔颖达执笔草拟,在作业中相机对那段“吃人”的结论提出疑问,最后由李世民提交。

    最终的结果证明大家的猜测是正确的,提问的内容并未被抹除。因着这层原因,李世民对水镜的再现更添了几l分期待。结果许久过去了,楚棠迟迟未来,那他们的一番苦心不就全白费了么?

    帝后二人伉俪情深、知无不言,长孙皇后当然知晓丈夫担忧所为何事,她婉声安慰:

    “二哥勿急,楚姑娘每次所授内容繁多,想来筹备亦要费些时日。水镜未去,总不至于便成了一面空镜。”

    “希望如此吧,朕如今也是吃不准了。”

    李世民轻拍长孙皇后的手背,语气有几l分喟然。帝王御极天下、控慑四海,可这水镜,还有水镜中人的言说偏偏是他所无法掌控的,这种体验可真不算好。

    就在李世民感叹后的第二日,申酉交替十分,消失旬月的水镜终于出现,楚棠的声音还是一如既往地轻快。

    【各位同学许久不见,终于从考试堆里爬出来了,本以为研究生就没有期末周,我太天真。】

    略显懊恼的语气含了些吐苦水的意思,成功惹得不少人忍俊不禁。

    北宋。

    正和弟弟一同在窗下温书的苏轼挑挑眉,有些意外道:“期末周、考试,楚姑娘此时原来仍是学子?”

    苏辙也有些许惊讶,这般开坛设讲他们还以为楚棠在后世该是塾师一类人物。苏辙在心中好笑,那边苏轼已经放下书卷,摸着下巴疑惑道:

    “不过楚姑娘的语气怎么这般,考试应该不是多难之事吧?”

    明朝。

    朱樉偷摸地戳了戳一旁的朱标:“大哥,这是您说的师者传道受业解惑?”

    根本还不是师嘛!朱樉觉得自己被耍了。朱标关爱地看了弟弟一眼觉得父皇有些话说得的确没错,二弟的确该多念些书。

    清朝。

    蒲松龄讶然之后倒是开始赞赏起来:“以考登阶自古当然,楚姑娘亦为学子,又兼女子之身,却可谈论古今,不乏令人耳目一新之说,比之时下空读道德文章,却连苏东坡都不知的儒生,不知强胜多少!后世之科考,比如今八股取士当真是高明太多!”

    【看了一下大家在后台提交的作业,写得都很不错。不过这次不少同学在作业中都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鲁迅的抨击是否太过偏激,所谓“吃人”是否有割裂传统之嫌。】

    楚棠将几l分有代表性的作业贴在了公屏上,李世民一眼便看到了自己的那份。果然,他们的猜测是对的,只有以与作业相关的内容进行提问,才有可能被楚棠看到。

    只不过……他看着其他几l份作业,看来也不只他们发现了其中的规律。

    北宋。

    二程和朱熹等人同样紧张地盯着水镜,他们未必发现了规则的“漏洞”,不过是思绪无解又不吐不快,在写作业的过程中自然而然提出了质疑性的观点,万幸不曾被楚棠忽略过去。

    明朝。

    李贽迅速将其他几l份作业的内容扫了一眼,和耿定理一同铺好纸笔,只待作记。

    【这个问题其实在新文化时期及此后的学界都产生过讨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学者林毓生的《中国意识的危机》。在书中,他认为五四运动是在彻底、全盘的反传统,而这种轰轰烈烈的反传统运动就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断裂,并由此带来中国意识的危机,有点类似否定历史造成的历史虚无主义?】

    汉朝。

    刘彻似笑非笑:“他们倒也知道被指责数典忘祖?”

    南宋。

    朱熹神情一肃,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历史虚无主义!正是如此!儒学治世数千年一声‘吃人’逆反,断然否定百代传承,岂能不堕入虚无之境?!”

    他觉得后世这个词用得极好。

    另有一批本就对鲁迅观点不忿的人摸着胡须表示赞同:“可不就是文化断裂吗?我早便说,鲁迅的提法有失偏颇!”

    “后世到底有清醒之人。”

    唐朝。

    杜甫颇感兴趣的对李白说道:“看来鲁迅一派也并非完全势大,质疑之说倒亦合情合理。”

    水镜上展示的作业,也有一份出自他的手笔。虽则率先选择继续观看水镜,但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