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完结+番外(第19/20页)
不得自己也化作其中一员。
南宋。
辛弃疾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画面,他是在北方长大的,见到过百姓对王师的期盼,但也看过“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荒唐,他忧心百姓处北地日久,一样会忘记国耻。
水镜的内容告诉他,他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可水镜也告诉他,百姓之力是无穷的!只要,只要向后世做的那样,唤醒他们,何愁百姓不能同仇?大宋,不是某些人的大宋,他们要守护的,是自己的家园!
乐声激昂,红旗招展。军民一心,气势如虹。东方龙吟,华夏新生。
视频中的画面越来越明朗,战火之后的新生国民并未失去血性,而是又以极大的激情投入家园建设之中,这里看不到一个权贵高门,俱是干劲十足又爆发出惊天伟力的民众。
于是一座座桥梁被架起,一条条绝境变通途,一条条洪水偃旗息鼓,一亩亩良田风吹麦浪,一张张脸上笑容灿烂
——敢教日月换新天。
水镜之下不知是谁一声哽咽,从阴雪层层浓云团团的冰冷鲁镇,到红旗招展下蓬勃殷盛的新生之国,他们见证了后辈的苦难,也见证了向死而生后用勇气与性命换来的幸福。
“华夏,不会亡啊”
“是啊,好像还,变得更好了。”
由衷地感叹,是他们的欣慰与艳羡。
再多的申辩与阻挠,在这样如史诗壮阔的情境下都会显得苍白。
【综上所述,鲁迅等人的反传统恰恰是为了救亡图存,而向封建思想发起冲击,本来就是那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称帝没有用,复辟没有用,大清早该亡了!任何人,都不能去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如果执意要挡,那么只会被碾断双腿。】
总结的话语被楚棠特意放大,本是寻常强调的手段,放在这里偏有些示警的意味。
奉天殿。
朱元璋抹了一把脸神色沉凝,他开始庆幸自己当时没有被气昏了头,听了儿子的一句劝。
他将目光移向下面的朱棣,又移向朱标,一个拿华夏后路压他,一个搔中他的探究之心。为何反对明清两代理学,为何如此决然与传统决裂,原来是因为再不图变便要亡国灭种。而追根溯源,这祸根还是从他们这儿埋下的!
朱元璋只觉脑子有些发黑,祸及后世,这种罪责他哪里敢担?更何况如今天下人都看着!
轻轻呼出一口气,他下去拍了拍朱标的肩,又别别扭扭冲朱棣扯扯嘴角:“这水镜,看得也算值了。”
“父皇”二人见状反倒有些犹豫。
朱元璋没说什么,转而道:“民心难定比起亡国灭种如何?既是看了,天下人都看在眼里,咱还能一门心思往死路上奔?”
方才的视频还是对他有所触动的,楚棠又以这样一段话作结,扎的还不是大明的心?朱元璋心情复杂,也觉得需要好好理理思绪,便吩咐道:
“楚棠说的内容,此前咱已经命史官记了,你二人去把卷宗领回来,仔细核实,再来与咱议议。”
朱标与朱棣点头称是,今日的影像也给了他们许多震撼,也知道父皇内心的担忧。不管怎么说,危局中有新机,既然选择继续观看水镜,总不能仍踏上老路。
太极宫。
贞观诸臣再次真心诚意地道了声陛下圣明,能在一开始就毫不犹豫决定继续观看水镜,这是何等的胸襟与眼光!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观看水镜何尝不是在顺应潮流呢?仙人是想让他们继续看啊!
秦汉两朝,始皇与刘彻亦觉出几分庆幸,他们不能容忍的是后世华夏落入任人欺侮的境地,这种情况下,后世那些过火的言论反倒是可以稍微听取一二的了。
退一万步说,楚棠也肯定了秦汉唐三朝制度的正面性,明清两代的潮流,离他们尚远呢。倒是影像中的民众之力,他们需得再思量一番。
帝王已然各下决心,先前心思各异的权贵官绅们也安静了些许,一是后世时局惨烈,二是最末那段话过于犀利,三就是怕了水镜背后之人,既说楚棠无错,又有令人防不胜防的神异手段,再联系“历史潮流”之语,他们疑心若是自己发出什么明显的疑议,也要先被碾断双腿。
不少文人同样深受震动,在那段影像中,他们为华夏的内外交困而痛心,为民众的麻木愚昧而叹息,又为最后的抗争而振奋,为古国的涅槃而激荡。
而这些情绪冷却之后,他们又敏锐地意识到一个问题,鲁迅书中对知识分子的反思,何尝不是他们也需要反思的?
他们想要一展所学兼善天下,如果一直与百姓遥遥相距,又岂能真正帮他们纾难,得到他们的理解?
晚唐。
杜牧开始庆幸自己不入京的决定了,他要像影像里的那些人一样,看看此时的民众,又会有何等风貌。
中唐。
白居易与元稹商量着既要起复风雅,采风之举定然是少不了。而白行简也表示向往各处听些奇异故事,草拟杂说。他心中隐有一些冲动,一样是话本,他也想写后世那样的作品。
北宋。
李清照认真思索外出游历的可能性。
洛下。
程颐手撑桌案,眼光灼灼地对面前的程颢说道:“兄长,我想把书稿再好生修一修。”
“你的意思是?”程颢看向他。
程颐斩钉截铁:“没错,重修书稿,把我之意原原本本写清楚,告诫那些伪士伪儒不可随意曲解,我要让大家清清楚楚知道我之本意!”
“好!”程颢拊掌高声,“以意逆志虽是圣人法门,却也不是给无能之辈滥用的。我等自来详解,免被他人曲附。”
鹅湖。
朱熹下定决心要向更多人讲学,他要明明白白告诉世人,他欲存的是公理,灭的是私欲。他之心血,历代圣人之言,岂能沦为缚民之锁,贻害数代?
明朝。
听完许久未回过神来的耿定理终于要找回自己的声音,冲着李贽有些恍惚地笑:“难怪你总有惊世之语,原来不是你大胆,而是早领悟仙机啊!”
“耿兄说笑了。”
李贽摇摇头,他也不曾想到,自己竟然会被后世记诵,并冠以“反封建”之名,他只是不喜欢那些理学家空谈心性虚伪至极,哪知不经意间已探得历史窠臼。
耿定理却不肯轻易言罢,自己的好友名传后世,他岂不与有荣焉?一把抓住人的手,他道:
“宏甫兄可得好好与我讲讲,还有那书,也别叫什么焚书了,应该叫启智之书!”
李贽被激动的好友闹得哭笑不得,却也知对方只是心潮澎湃,他此时亦是激动难平,比名留后世更让他欣喜的,是他那些惊世骇俗的思想原来在当时后世俱有知音,他走上的,原是一条正确之路。
年轻的李贽目露喜色:“不叫焚书,这书不该焚!只是楚姑娘说我等仍难逃局限性,我一时难知就里,欲闭门将楚姑娘数次所讲再通读一番,比对思量,耿兄你”
话还没说完便被打断:“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