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完结+番外(第9/20页)
逼着她改嫁。祥林嫂被迫失节,而失节偏又成了她唯一的罪过,即使按照规则去捐了门槛,也绝无被饶恕的可能。想做奴隶而不得,不外如是。所谓理学纲常当然之理,屠刀而已。】
“闭嘴!”
以朱元璋为首的明清两代帝王眼神一厉:“理学是屠刀,那朕是什么?刽子手么!”
水镜之下,峨冠博带的儒者仿佛被踩到尾巴似的跳起来勃然大怒:“一派胡言!”
“纲常伦理天道必然,岂容你这无知小女说二道四!”
他们疾言厉色:“理学之道博大精深,君臣、父子、夫妇各成人伦大义,二程朱子殚精竭虑乃有此学,便被你一杆子打翻了吗?你是何人也敢妄言!”
“今日她敢骂二程和朱子,明日她就敢骂孔圣人!”
“不错!什么压抑人性,若人人逞私欲恣意妄为,那岂不天下大乱了吗?!”
“哼!先前还道后世是德行王化礼义昌明之邦,如今看来简直徒有其表!”
“吾若生于后世,必将素衣素容以血死谏,救世道之幽寐!”
一众儒生学者群情激愤,或是谩骂或是赌咒,为后世之沉沦捶胸顿首,恨楚棠满嘴妄言惑乱人心。汹汹然之际,无人注意高悬的水镜似闪过几道极浅淡的波纹。
宋朝。
二程相对而坐神情灰暗,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不好的猜测悉数得到印证,先前得知理学发扬光大的欣喜尽变成了痛切。屋室寂然,半晌,程颐起身,一个踉跄踏向案前,颤手碰着未完的书稿苦笑良久,语气落寞:
“兄长,我今日方知夫子为何述而不作。”
呕尽心血作出一本书,后世所传竟不是他书中之意,纵责在后学,然追根溯源考订功罪,他这始作俑者,如何能坦然的独善其身?
穷极一生,理学一派竟是作错了么?程颐慨然长叹。
鹅湖。
端坐的朱熹怔在当场,许久才回过神来叹息摇头,像是愤怒又像是无奈:“天理人欲,公私之分,吾之言本为节制当世泛滥之欲,却不想”
他闭了闭眼,气得双手发抖:“后朝学人以天理之名而纵一己之私欲,非我之徒也!”
明朝。
李贽目光湛然,望着水镜的眼睛如同燃炬:“理学纲常当然之理,屠刀而已!这刀,屠的不仅是女子性命,更是一绝假存真之童心!”
他语气难掩激动:“童心一失,所说为假言,所行为假事,所著为假文。世之儒生,伪士也;世之道学,伪学也。程朱之罪,不可谓不深也!”!
第 134 章 祝福6
临川。
清朝。
“三妹。”
满室寂然,无人回应。袁枚捏紧拳头,忽然发了狠一般将壁橱书扔到地上,掩面而泣:“吾妹,亡于理学!”
浙江。
邵家庭院,一个妙龄女子跪在堂下垂泪,上首正坐一对夫妇,只见左侧男人铁青着脸将中纸“啪”一拍在桌上,冲着跪着女子又急又怒:“这是什么?啊?!你竟然写下遗书!”
“遗书”二字一出,堂上妇人是眼圈一红:“女儿,你糊涂啊!”
跪着邵氏女哀切而执拗:“爹、娘,孙官人已去,二老欲让我改适他人,女儿怎能做出这等不义之事?”
“糊涂!”
夫人忍不住站了起来:“孙氏早亡,你不至双十,大好年华如何不能再嫁?爹娘不忍心看你妙龄守寡,你就忍心抛下我们去寻死吗!你有没有过我,有没有过你爹?!”
“娘!”她哭诉,“常言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女儿若当听从二老之言,只怕这辈子都会抬不起头来!爹娘恩,女儿只有来再报了。”
“什么饿死、失节,你没听楚姑娘话吗?那是误解!误解!朱圣人没有这个意思!”妇人恨铁不成钢。
“朱圣人没有,别人就没有吗?”邵氏女迎着母亲面容含泪反问。
妇人心痛甚:“那是错啊!楚棠说那是错啊!你怎么就是不通呢?”
“娘!”邵氏女摇头,“楚棠说是错就是错吗?她只是一个后世女子,怎么知道我处境?从来女子便要守节,我若改嫁,这辈子都会被人指责不守妇道,我不能,我不能这样!”
她泪俱下,哀切模样惹妇人心疼不已,女儿说她如何不知道呢?守节守节,多少女子死于这“守节”二字!
她哀嚎一,一把抱住跪着女儿,泪俱下:“我苦命孩子啊!”
一旁男人看着痛哭流涕一双妻女,通红了眼攥着拳头转过身去,切齿恨:“理学害人!理学害人!!”
【所以说,文中柳妈正是封建迷信与神权传筒,她深受礼教思毒害,又将这种思传递给祥林嫂,将之推向了死亡恐惧之中。本是“好意”人,偏偏在行凶。】
楚棠展示本段内容小结,许多人还沉浸在先前震惊与吵嚷,对这些话并没有出太大反应。
【这样愚昧人并不在少数,我们看到与祥林嫂有交涉鲁镇众人。】
【课文中写祥林嫂再到鲁镇时,有这样一句话:大家仍叫她祥林嫂。】
【这句话很有深意。祥林嫂没有自己名字吗?干嘛要叫祥林嫂呢?是为她丈夫叫祥林,姓名随夫而定,她是丈夫所有物。】
【但还有问题,既然都随夫定了,可祥林嫂二嫁丈夫叫贺老六,应该叫她贺嫂子或者老六嫂呀!大家怎么不改口?如何理解文中“仍然”?】
这时候那些破口大骂、标榜大义儒们倒是听见了,轻蔑一,愤愤道:“再嫁之夫岂能认?祥林嫂不像话,鲁镇乡民倒是知礼守礼。”
亭林。
顾炎武语气沉沉:“伪说大炽,流毒百姓,堪为一叹啊!”
他别过头去,似预见到了什么,不忍再听。
【有敏锐同学或许已意识到了,不错,这隐含着一个思维惯性。在鲁镇人眼,只有祥林才具备合法性,一旦他们改口,就代表认同了再嫁事实,那便有宽恕祥林嫂嫌疑。】
“有道理啊!”乡野之间有百姓跟着地点了点头,“好马不配二鞍,叫她贺嫂子,不是说明她嫁对了吗?”
也有人考虑深一些:“大家都叫她祥林嫂,若我一人改口,旁人如何看我?搞不好连我都要被指指点点,这如何能行?”
秦朝。
嬴政眼中倒是闪过些许若有所思,后朝那些个儒当厉害,不动色间,连最偏远黔首都能自觉成其拥趸。
【仅是这样还不够,“人们仍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容冷冷了。”所有态度变化,都是为她改嫁,嫌弃她不贞。】
“啧。”
听到这刘彻没忍住翻了个白眼。
【整个鲁镇就笼罩在这样一种荒谬节妇观念之下,但课文最冷峻而又最惊心动魄众相还不止于此。】
【我们看到78~87自然段。】
水镜上出现文本截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