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嫁给失忆将军[重生]: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流放后嫁给失忆将军[重生]》 120-130(第2/23页)

,若松林谷那伙胡人没使用铁火雷,也不能说明山崩就真与他们无关。只能说除了胡人,还有其他可怀疑的对象,比如司州的朱友君。

    ……

    另一边,李禅秀也和陆骘在分析这件事。

    裴椹率军离开后不久,他和陆骘安排好碎月城的防守,便也率军回秦州府城。

    到秦州府城,与伊浔等军汇合,将这边事务全都安排妥当,并留下周恺守秦州后,他和陆骘等人又马不停蹄,继续赶往梁州。

    路上,他和陆骘、宣平分析完此事,都觉得是大周人做的可能性更大。当然,也不排除可能是某些人和胡人联手做的。

    伊浔闻言微讶,胡人都把洛阳占了,竟然还有人会和胡人联手?

    陆骘和宣平都见怪不怪,这种事他们在北地都见过。李禅秀在梦中更是没少见。

    “若真是大周人做的……我看司州朱友君可能性很大。”陆骘沉吟分析。

    李禅秀同意点头,并道:“若真如此,朱友君已经知道裴椹加入义军的可能性极大。”

    刚这么说完,当天晚上,李禅秀就收到长安来的消息——朱友君已和金陵和解,暂时结盟。

    并且,趁李玹派嫡系兵马向洛阳进军之际,金陵已派薄胤率军进攻梁州。同时金陵和朱友君各派一支军,切断李玹派向洛阳军队的后勤补给线后,联手攻打长安。

    自裴椹率军由长安向北攻打胡人,长安便陷入兵力空虚。朱友君和金陵的联军虽未必团结,但打一个正空虚的长安,只怕不是难事。

    也因此,李玹在前不久迅速率军过汉水,抵达长安防守。反正朱友君、薄胤,以及金陵方面,显然已经知道裴椹加入义军,也没必要再隐瞒。

    据说李玹入主长安,义军中的将领们直接在长安请李玹称帝,把司州和金陵都气得不轻。

    不过李玹暂时没说同意,只写信将情况告诉李禅秀,让他先不必去梁州,直接和陆骘一起率军来长安。

    第122章

    对于李玹为何没听手下将领的提议,直接在长安称帝,陆骘作为臣子,不好评说。

    但李禅秀能猜到几分原因,一是时机仍不成熟,眼下司州、金陵和荆州联合攻打义军,称帝非但解决不了义军困境,反倒会使联军更团结、猛烈地对付他们,并无益处。

    二是此刻称帝,如何称呼司州那位?像金陵一样,遥尊其为太上皇?

    李禅秀觉得父亲未必愿意,但若将老皇帝的所作所为公之天下,称其为叛国夺位的反贼,眼下亦不妥。

    虽说老皇帝的皇位确实是当年谋反得来。为了夺得皇位,他也确实联手胡人,丢了大片北地,形同叛国。但他毕竟曾当了近三十年皇帝,曾经太祖的旧臣早被剪除,如今有名望的士人或有头有脸的文官武将,大多在老皇帝一朝效过命,名义上来说,都是天子的门生故吏。

    更别说许多世家豪族,早就跟老皇帝这一支牢牢绑定。

    若李玹此刻就这么做,很容易被视为是要复仇、清算,如此一来,不说那些世家大族,就是天下士人,恐怕也多要往金陵或司州跑。

    毕竟就算他们自己没在老皇帝一朝为官或效命,但他们的家人族亲、亲朋、恩师、弟子等,或多或少也有。

    不说别的,只前段时间李玹入主长安,就吓得不少士族拖家带口想逃。

    ——虽然老皇帝被囚那次,听闻胡人可能要打来,长安的士族就跑过一次。但裴椹带兵进驻长安后,不少人又放心回来。尽管有一些已经跑去金陵了,但总归还剩一些。

    这次若不是裴椹留在长安的守兵拦着,剩下的这些,恐怕在李玹入主长安前,也会再跑一部分。

    自然,也不至于天下的读书人都往金陵、司州跑,但如非必要,李玹肯定不希望他们大半去那两个地方效命,万一当中有几个有才能的呢?

    所以不是不能清算老皇帝,而是眼下要先笼络天下士人的心,需暂时隐忍、求稳。要让那些士人明白,哪怕他们曾在老皇帝一朝为官,也可放心来长安投靠。

    毕竟无论是现在打天下,还是以后治理天下,都需要用这些读书人。

    尤其眼下长安还危急着,更不是称帝的时候。

    李禅秀收好父亲的来信,转头对陆骘道:“眼下父亲的主力军一部分留在梁州,应对将要到来的薄胤,另一支正往洛阳,长安依旧空虚,事不宜迟,我们需迅速赶往。”

    陆骘亦明白情况紧急,立刻下令结束休息,继续行军。

    几日后,两人率军终于抵达长安。

    李禅秀刚下马,李玹身边的谋士文松泉就急匆匆赶来,请他前往皇宫。

    李禅秀见他神情难掩焦急,不由皱眉,问:“文先生,可是出了什么事?”

    文松泉叹一声气,附耳小声道:“殿下,主上自昨日进了皇宫后,便挥退众人,一个人留在昭阳殿,谁都不见,派人送去的饭食,亦没动过。”

    李禅秀闻言心一沉,立刻重新上马,跟他一起前往皇宫。

    到了宫门外,他翻身下马,却见宫门处站着一群士人或身着朝服的人,其中包括裴椹的父亲——燕王裴淙。

    似是看出他疑惑,文松泉又小声解释:“这些城中的士族和前朝旧臣,都是想来拜见主上。”

    这里说的前朝是指老皇帝一朝。

    只是李玹这两日连自己的心腹都没见,就更别提这些人了。

    不过这些人也不敢走,或是有的昨晚回去了,今天一早就又到宫门外来,等召见。

    而且他们明显以燕王为首,期望燕王能帮他们进宫打探打探消息。毕竟在他们看来,燕王世子裴椹早就投靠李玹,比他们能说得上话。

    然而燕王却一脸苦相,连连推辞,压根不敢进宫。

    李禅秀蹙了蹙眉,上前先与燕王见礼。燕王诚惶诚恐,赶忙回礼。

    李禅秀含笑,对随行亲卫道:“给诸位大人、先生拿些吃的来,再搬些座椅来。”

    说完再次朝燕王一拱手,辞别对方后,便匆匆进宫。

    他一走,在场众人纷纷都看向燕王。

    半晌,有人幽幽道:“王爷,您刚才不还说与太子殿下和那位小殿下不熟悉,说不上话?”

    燕王:“……”是真不熟啊!

    之前在梁州那么多日,太子殿下可是从没召见过他.

    昭阳殿门外,夕阳如血,映照冷寂的飞檐殿瓦、宫柱回廊。

    李禅秀上次到长安,来去匆匆,没来过皇宫,这还是第一次来。

    尽管是第一次来,可他也知道,昭阳殿,是皇后居处。这里曾是他的祖母、父亲的母亲,大周太祖唯一的皇后居住的地方,亦是他父亲幼时生活过的地方。

    后来老皇帝登基,虽迁都洛阳,但每年仍会回长安住几个月。彼时为笼络父亲的外祖一家、当时仍手握兵权的沈氏族人,刚登上皇位的老皇帝不仅仍立李玹为太子,又娶李玹的姨母——小沈氏为后。

    小沈氏后来生了一儿一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