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家父宋仁宗》 30-40(第3/20页)
于罢黜!
赵祯的声音压得很低,像是在自言自语:“最兴来,看到了吧,文臣到底是偏着文臣,他们是不希望你爹爹我学会杀官的。”
赵祯的话里的意思赵昕听明白了,即出于臣子的阶级利益让他们不想帝王学会杀官。
因为今日能杀旁的官,将来刀也有可能落到他们的脖子上。
他的无良爹许是出于还需文臣压制武臣,依靠文臣治理天下等等原因,说得难听些就是性格柔弱寡谋,默认了不杀官这条博弈线。
赵昕攥紧了手中的劄子,一字一顿说道:“国家有疾,已至脏腑。爹爹且安坐,看儿子疗病。”
原以为你们只是姻亲故旧互相勾结,联手压制武臣,结果却是尾大不掉,自发划定了斗争底线,还倒反天罡要求皇帝也遵守这条线了。
大宋朝这帮文官,真是不下重手都不行了!
赵祯紧紧地抱着他,很久才吐出一口长长的气,用着一听就下了很大决心的语气说道:“我儿聪慧,且放手施为,爹爹为你压阵。”
从前他没有“儿子”,只想着能把皇位传下去就算对得起列祖列宗。现在不仅有了儿子,还是个这么聪慧的,再留下烂摊子让儿子头疼就太没有当爹样了。
现如今不可一世的西夏人都称臣纳贡了,他就不信压不下这些个文官!
既下了决心,赵祯的处理也很果断:“拟旨,着有司议定京东、淮南两路剿灭王伦失职者官吏的罪刑,不可漏下一人!”
第32章 此处心安是吾乡
东宫,午初时分。
按惯例,此时的赵昕应该结束了早间的文武功课,开始看垂拱殿送来的折子。
但今天明显有些不一样。
徽柔站在凳子上,从后方抓住了赵昕的肩膀不停摇晃,嘴中还说道:“最兴来,你这劄子到底要什么时候才能看完啊?”
赵昕目光不离眼前的劄子,竭力用最平和郑重的语气说道:“就快了,快了。”
这可是范仲淹和韩琦各自送上来的变法建议劄子,而今朝中既能担起宰相调理天下之责,又心向变法的就只有这两位了。
可以说这两份劄子所提出的建议,哪怕只是做出丁点修改都能影响天下数以万计的普通百姓。
兹事体大,他不得不慎重。
他既然已经在无良爹那放下了要疗愈国家的海口,这一贴膏药的组成与分量就必须要掌握好。
即便赵昕已经给出了自认为的最郑重态度,但改变不了敷衍的实质。
徽柔摇了一会儿见弟弟一切照旧,干脆用手把赵昕的蒙了起来,开启了控诉模式:“最兴来你又来这一套,上次还说要陪我放纸鸢呢,结果一看就看到了太阳落山。
“之后再怎么叫你,你只说有事要忙。我现在可不信你的话了,你现在明明只是个太子,怎么能比爹爹这个做官家的还忙!”
赵昕理亏得说不出话来。
无论他再怎么确定自己忙得都是要事、正事,也改变不了他就是放了大姐好几次鸽子的事实。
放眼天下,能将赵昕说得哑口无言,面露惭色的也就只有徽柔这个一母同胞的姐姐了。
但徽柔并不因此感到欣喜,只是换了极郑重的语气一板一眼同赵昕说道:“今日可是姐姐求了好久,才让爹爹准你回去玩耍吃饭半日。最兴来你若还是盯着这些劄子不放,惹了姐姐伤心,哼哼。”
赵昕更加说不出话了。
自打他搬到东宫读书之后,朝廷上的事是一件接着一件,忙得他自己有时候都生出不知道今夕是何夕之感。
至于早前挪宫时说好的每五日晨昏定省一次,每十日回去吃饭玩耍半天的约定,早就不知道抛到哪去了。
不算上册立太子那天的匆匆一面,他上次正经八百地去见苗贵妃,还得追溯到无良爹把他自请为西夏正使的消息给递了过去,他被诓回去结结实实挨了一顿揍。
一想到自己“痴傻”那两年苗贵妃无微不至的照顾,再想到自己如今住在东宫她是如何的牵肠挂肚,赵昕就觉心中的愧疚如决了堤的洪水,泛滥成灾。
他罕见地放下了手中的劄子,在心中认真地计算了一下时间后,给了正噘嘴表示不满的徽柔一个斩钉截铁的回答:“两刻钟,两刻钟就好,两刻钟后我就随大姐你回去。”
两刻钟的时间足够他把两本劄子看个大概了。
徽柔大大的眼睛扑闪扑闪的,里面盛满了不信任,紧盯着赵昕狐疑道:“当真?”
“绝对当真!如果不当真,大姐您等会让宫人把我扛回去也行。总之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徽柔抿着嘴想了一会儿,最终伸出手拍了拍赵昕的帽子,认真说道:“那就只有两刻钟哦,到时候你要是还不走,我就真喊人把你扛回去,才不管你是什么太子呢。”
“大姐您就放心吧,两刻钟足矣,要不大姐您就在东宫中转转,到点了再来叫我如何?”
“那……那行吧。”徽柔本想拒绝,一直盯着赵昕到时间的。
但一想到爹爹给弟弟的东宫拨了许多好东西,有很多都是她只闻其名,无缘得见,到底是没能经受住诱惑,略推辞了几句,就被宫人带着出去,欢天喜地地开始了自己在东宫的探索寻宝之旅了。
而赵昕也得以收束注意力,再度把思绪放到面前这两份劄子上来。
韩琦的《备御七事奏》中写了七点建议:“清政本,念边计,擢材贤,备河北,固河东,收民心,营洛邑。”
范仲淹提出的建议要更多些,总共有十二条:“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外通商、修武备
、整边事、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
虽然赵昕的历史知识只是个二把刀,但他也知道在原本的历史线的这场金点子大赛中,最终是范仲淹取得了胜利。
而在看过这两份劄子之后,赵昕也明白了为什么是范仲淹能赢。
无关建议数量多少,而是范仲淹提出的改革建议更加全面,更加切入如今天下的病灶,不过最关键的原因是省钱。
不说旁的,只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这五条就往本朝最为深处的冗官下了刀子。
须知本朝奉行的可是高薪养廉政策,但凡能把官员人数往下削一削,省下的俸禄钱可就是哗啦啦的。
更何况还有赵昕这只小蝴蝶用拼命扇出了一个对西夏军事胜利的结局,重新夺回手中的西套平原是一块还未被商业开发利用的大肥肉,不知有多少商贾正源源不断赶往此地,试图大赚一笔。
而且原有的榷场再开后这份政治军事优势也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每日榷场中抽的入场税已经让许多人吃得满嘴流油。
可韩琦呢,建议偏重兵事,而且还是要花大钱的兵事。
与西夏连年交战,已经令全国上下的厌兵情绪很严重。最后那一战都可以说是赵昕在拿自己储君潜在的政治资本强压着才打下去的,拼的就是大宋气比西夏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