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 80-90(第8/15页)

和裴寂相当,因为他与裴寂的关系好,所以给了裴寂更高的职位。这就引来刘文静的不满,而他却又因为刘文静想杀裴寂,认定刘文静是想谋反。

    人心是偏的。

    这事要解决,要么将错就错以谋反罪杀了刘文静,要么给刘文静升官,解决刘文静和裴寂之间的矛盾。

    真是愁死他了。

    刘文静回想起过往,感慨万千,李世民对他是真的好的没话说。

    【刘文静说李世民有天纵之才,可以媲美汉高祖刘邦和魏武帝曹操。这裴寂呢,就不认同刘文静的观点,结果被事实打脸了。

    李世民辅佐李渊打下了天下。

    后来,刘文静因为自己的功劳不比裴寂少,官职却不如裴寂高,扬言要杀裴寂。裴寂也不是好惹的,在刘文静入狱后,落井下石诬陷刘文静谋反。

    说刘文静死的冤是因为刘文静确实没有谋反之心,却是以谋反罪论处。】

    天幕下的众人觉得刘文静死的冤枉,裴寂也没什么错。

    大众认为裴寂诬陷刘文静谋反并没有什么坏心思,只是为了自保罢了。毕竟刘文静都当众宣布要杀裴寂了,裴寂还把刘文静救出来不是犯傻吗?

    孔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唐太宗李世民挺开心的,没想到刘文静对他的评价这么高,将他比作创立汉朝基业的刘邦和奠定曹魏基业的曹操。

    这话刘文静应该当面和他说,和裴寂说个什么劲啊?

    【再来说说之前提到过的魏征,一开始是李建成的人,在李建成死后归顺了李世民。

    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是中学的课文,不记得是不是要背的了,反正作者菌读高中的时候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连《琵琶行》这种不需要背诵的大长篇都能背,到了大学再问起高中的知识那是一问三不知,就只会干饭了。

    读书的时候了解过魏征,毫无疑问,魏征是有才学的,且是个好官。

    魏征辅佐李建成的时候,也是尽心尽力,曾出主意让李建成去平定叛乱挣军功。李建成也是一个能够虚心纳谏的,不像项羽一样,身边就一个范增还刚愎自用;也不像吕布一样,得了陈宫,却不听陈宫的计策。

    魏征献计,李建成成功平叛,两人的智商和水平都在线。

    但是呢,魏征劝李建成早做打算除掉李世民的时候,李建成或许是顾念兄弟之情,也或许是觉得自己当太子占据礼法是理所应当,又得父亲的偏爱,所以有恃无恐,没有听魏征的。

    春秋时期的公子小白在即位后非但没有杀掉管仲,反而是重用。

    李世民在与李建成的皇位争夺中胜出之后,意识到魏征是个人才,并没有杀掉昔日与他作对的魏征,而是对魏征加以重用。

    魏征也不含糊,便以《谏太宗十思疏》回报李世民。

    “太宗”是庙号,一般是在皇帝死后才有的,这个《谏太宗十思疏》是后人总结魏征的谏言,做的归类整理。】

    天幕在讲解的时候,出现了《谏太宗十思疏》全文。

    天幕下的众人一边听着天幕盘点,一边观看魏征的这篇文章。不得不说,写的是真好。这个魏征确实是有才华,而且言辞恳切,看得出是真心归顺了李世民。

    唐高祖李渊感叹,想不到李建成手下还有这样的人才。

    为了预防玄武门之变再度发生,他十分不舍地废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改立李世民为太子,甚至想不久之后就退位给李世民。

    希望这样做能够保住两个嫡子的性命,而且是两个出色的嫡子。

    虽然李建成也不差,但是要他在明君和千古一帝里面选择,他选择了最后会是“千古一帝”的李世民。

    如今李建成已经是废太子了,魏征再跟着李建成就是明珠蒙尘,也是给李建成招来祸患。

    是应该让魏征离开李建成了。

    唐太宗李世民想起魏征,那是气得牙痒痒,但是又不能拿魏征怎么样。

    毕竟,魏征说的也没错啊。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李世民的名言。李世民把魏征当成镜子。在李世民的纵容下,魏征直言进谏了很多次,而李世民也都采纳了魏征的意见。

    这可忙坏了史官,光是记录魏征的谏言,就有数十万字。

    比如说,李世民想娶郑女为妃,都已经册命了。魏征听说郑女与人有婚约,直言进谏。李世民觉得魏征说的对,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放弃了娶郑女为妃。

    不光是政治、经济、民生方面,魏征只要是发现了李世民做得不对的地方,就会直言进谏,不管这是不是李世民的家事。

    李世民也乐于询问魏征,并能听取魏征的谏言。】

    天幕下的众人点头,如果说了对方不听,以后就不会再谏言了。

    已经是废太子的李建成想到李世民被魏征盯着纠错的场景,“噗”的一声笑了出来,随后实在是忍不住哈哈大笑,“李世民也有今天。”

    笑完之后他沉默了,说到底,他还是没有李世民心狠,对兄弟下死手。

    第86章

    【齐桓公公子小白不计前嫌,重用管仲为相。唐太宗李世民也不遑多让,魏征也曾当过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丞相。

    说到唐太宗时期的丞相,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房谋杜断”——房玄龄和杜如晦,并且误以为唐太宗时期就只有这两个人当丞相。

    其实不然,唐太宗时期有二十多个丞相,只是这两个很出名。

    作者菌小时候看《西游记》的时候,里面提到丞相殷开山是唐三藏的外公,当时还以为这殷开山是吴承恩杜撰的,唐太宗时期的丞相明明是房玄龄。

    长大后才知道,这殷开山还真是唐太宗时期的丞相。

    这就不得不提到唐朝的“群相”制度了,能在同一时间存在十余位丞相,可谓是史无前例后无效仿。

    在我们的认知中,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品大员。

    但是在唐朝,丞相是三品官。

    为什么呢,因为李世民曾经当过唐高祖时期的丞相,属于二品官。

    尽管如此,丞相的职权还是很大的,品级比丞相高的是太师、太傅、太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等等一看就是虚职。】

    只有左右两个丞相的秦始皇嬴政:“……”

    从《出师表》里艰难寻找人名当丞相的蜀汉后主刘禅:“……”他倒是想设这么多的丞相,问题是谁来担任?

    唐高祖李渊满脑袋问号,殷开山死的时候李世民还不是太子呢,宰相?

    殷·杜撰·开山:“……”他是宰相?他自己怎么不知道?而且他连女儿都没有,哪来的外孙?

    唐太宗李世民:“……”殷开山这个宰相是他追赠的。

    明朝

    吴承恩不记得有没有写过,翻看自己写的《西游记》,查找殷开山的字眼,眼睛都找花了。

    他记得他在文中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