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 90-100(第1/15页)
第91章
【《唐律》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子弟都可以通过荫补当官,这个名额只能是杜甫的,因为杜甫是杜闲的嫡长子。
如果不是嫡长子荫袭,按律要坐两年的牢。】
【在唐朝,宰相之子通过荫补当官,起始官职就是正七品。
父亲官职降一级,儿子荫补的起始官级也降一级,以此类推,五品的官员,儿子通过荫补当官,起始官职就是九品。
五品以下的官员想给儿子安排官职,那只能是衙门里的无品小吏。
杜甫的父亲杜闲曾当过朝议大夫,正好是五品官,可以为杜甫荫补一个正九品的官职。至于兖州司马,作者菌查到的是四品官。但是“司马”一般都是被贬,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江州司马青衫湿”,一个小小的九品官。
四品可以给儿子荫补一个八品官。】
杜审言:“……”他的孙子杜甫被称为“诗圣”,还不至于沦落到要靠荫补当官的地步吧?不过八品官还是能看的,比他自己考的起点要高。
但以杜甫的才气,靠荫补当官就有点丢人了。
【据《旧唐书》记载,杜甫的父亲杜闲终于奉天县县令,正七品官。看来四品大员只是曾经的辉煌,这荫补子孙的机会错过就没有了。
杜甫连从九品下的河西尉都看不上,更不会看上没有品级的小吏。】
【当然,杜甫考了一次落榜后就没有接着考只是猜测,也可能他年年都考了,连连都落榜。毕竟没有谁会作诗将自己每一次科考落榜都写进去。
也许杜甫考了很多次,只在诗句中提了一次。】
杜甫:“……”
“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他写这句只是想表达不是他才华不行,而是诗词文章没有迎合考官的胃口,所以才落榜。
前面一句他自比屈原、贾谊,轻视曹植及建安七子,没想到无人在意,后世之人的重点只在他的落榜上。
是啊,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他终究是没考上。
【杜甫载入史册的一次科考,是天宝初年,奸相李林甫欺骗皇帝,戏弄天下学子的一个闹剧。
这场考试没有录取一人,李林甫理不直气也壮地告诉皇帝:“野无遗贤”。】
唐玄宗李隆基再次听到这句“野无遗贤”,还是被气得不轻,李林甫当他是胡亥,肆意欺骗吗?
【杜甫科举不成,走了李白的老路,四处写干谒诗,希望得到引荐求得官职,但是没有成功。
天宝末年,唐玄宗祭祀祖庙,杜甫献赋,终于入了唐玄宗的眼,可也只是待诏集贤院,就是前面提到的,待诏四年才等来了一个最末等的官职,差一点就没品了。
杜甫嫌弃官小,不去就职,朝廷重新安排,得了个从八品下的官职。
杜甫这官当了还不到一年,安史之乱爆发。
杜甫政治正确了一回,千里迢迢投奔刚登基的唐肃宗,中途还被俘虏了。】
接下来是一段动画,人物形象是卡通的。
[一间牢房里关了很多人,突然牢房打开,又塞进来了一个。
牢房里的人都看向这新来的兄弟。
“子美?你怎么也被抓了?”王维没想到新关进来的人会是杜甫。
杜甫像是遇到亲哥一般激动:摩诘兄!
几天后,安禄山听说手下抓到了大诗人王维,专门派人将王维接到洛阳,从集体关押变成单独关押。
没啥名气的杜甫连叛军也不重视。]
【没错,杜甫被后世人称为“诗圣”,但是在当朝,杜甫并不出名。好比唐伯虎的画在后世卖到了天价,但是唐伯虎生前穷困潦倒,画的画也卖不了几个钱。】
【唐肃宗对杜甫千里迢迢历经艰险赶来归附,那是十分感动,当即就任命杜甫为左拾遗。
左拾遗是什么官呢?
魏征我们都如雷贯耳吧?被唐太宗比作镜子的谏臣。左拾遗这个官职的职责就是跟随皇帝,时刻提醒皇帝不要犯错。
唐肃宗想要把杜甫当成心腹,但是杜甫让他失望了。
这并非是说杜甫违法犯罪了,而是杜甫触了唐肃宗的禁忌。
这话说来话长。
杜甫有一好友,名叫房琯,是当朝宰相。房琯有一门客叫董庭兰。董庭兰是个琴师,高适为其写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个很出名的琴师。
房琯经常听董庭兰弹琴,结果房琯的政敌就对董庭兰下手了,弹劾董庭兰“数招赂谢”。这个“数招赂谢”应该是多次收受贿赂的意思,作者菌也不是很了解,有知道的小伙伴可以打在屏幕上。】
天幕这么说了,众人纷纷想将答案打在屏幕上,但是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打。
众人:“……”到底什么时候开放评论?想和先贤对话。
【董庭兰是房琯的门客,董庭兰收受贿赂等于房琯收受贿赂。
房琯入朝解释,被唐肃宗骂了。
这件事之后不久,唐肃宗要罢免房琯丞相一职。杜甫谏言房琯有当丞相的才能,犯的错也小,不能废。这话惹怒了唐肃宗,对杜甫进行三司会审,审什么呢?
这就要说到房琯被罢免的原因了。
房琯的政敌在唐肃宗耳边进谗言,说房琯曾支持太上皇分封诸子为节度使,给予其他皇子兵权,恐怕并非是忠于唐肃宗的。
唐肃宗这个皇位是自立的,老爹在蜀中,他跑到灵武擅自登基,得位可以说不正。虽然后来唐玄宗派人前来认可了他这个皇帝,但这始终是他心中的一个疙瘩。】
天幕下的众人想到了唐肃宗对待李白的态度纷纷点头,可不是?
唐肃宗这是怕自己的皇位坐不稳啊。
【唐肃宗要的是完全忠于自己的人,而不是忠于太上皇或其他皇子的人。
唐肃宗之前让房琯领兵去平叛,结果战败,损失了四万精兵。唐肃宗对此都是轻拿轻放,没有惩罚房琯。而现在,仅仅是因为一个门客,唐肃宗就要罢相,说明唐肃宗将谗言听进去了,和房琯已经是离心离德,不再信任房琯。
这个时候,杜甫没有站在唐肃宗这边,而是为房琯说好话,也就失去了唐肃宗的信任。
三司会审,审问杜甫是否有反心。
房琯领兵不行,但确实是个好官,当县令,当刺史都是政绩斐然,得到了百姓的爱戴。杜甫为他说话本没有错,错在没能揣摩唐肃宗的心思,不知道唐肃宗为何要罢免房琯,劝错了方向。
唐肃宗不怀疑房琯的才能,而是怀疑房琯的忠心。】
高力士点头,以为皇帝身边的红人是那么好当的吗?伴君如伴虎可不是句玩笑话,那是要时刻揣摩皇帝的心思,说的话要说到皇帝的心坎里去。
一旦说错话,立马就能失宠。
【得亏的房琯不是唐肃宗的儿子,不然就不止是贬官这么简单了。
唐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