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 100-110(第12/16页)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宋朝之前的人们看这最后一句,产生了疑惑:北宋老早就开始割地了?还是说苏洵预见了北宋末年的割地求和,最后被金国灭亡的事情?

    宋朝之后的人想到了花钱买和平的“澶渊之盟”。

    北宋割地是在末年的事,在苏洵生活的年代,也就是“澶渊之盟”能被拿来说事,给他国进贡并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

    自汉朝将匈奴打服以来,作为天.朝上国,一直都是享受他国进贡的。

    【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也就是公元1009年,卒于宋英宗治平三年,也就是公元1066年,享年五十八岁。

    苏洵的寿命不长,但他的前二十四年都在玩。

    别人家的孩子骆宾王七岁作《咏鹅》诗,苏洵八岁才开始启蒙,仅仅只是启蒙,而后就不读书了。他爹也不管,因为他爹比他更爱玩。

    反正家里不缺钱花,只要不沾上黄、赌,随便怎么玩。

    苏洵就这样一直玩到了虚岁二十五岁才开始读书,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六七年后学有所成,开始抓儿子们的学业,教苏轼和苏辙读书。

    苏轼和苏辙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都高中了。

    有苏轼和苏辙这两个活招牌,苏洵如果开辅导班,学生肯定会有很多,写本“科考宝典”一定非常畅销。

    可以,但是没必要。

    苏洵的祖上是从商的,不缺钱,家风是钱财不求多,太多了就救济族人和穷人,散出去一些。苏洵学有所成之后,名气已经被自身的才华打响了,不求利也不求名。】

    天幕下的众人羡慕了,苏洵有个好爹。

    虽然理智上孩子疯玩肯定是要说教的,但是当他们是孩子的时候,想的就是怎么玩的开心。

    苏洵这爹当的,过于开明了。

    唐太宗李世民想着,是时候取消商人之子不能科举的规定了。虽说无商不奸,但也有像苏洵的祖上这种良善的商人。什么叫做钱财不求多,分明是心善,见不得百姓受苦。

    宋仁宗赵祯觉得应该给苏洵在国子监安排个官职,说不定能培育出更多的人才。

    苏洵应该是想当官的。

    【有关苏洵的还有则小故事,有故事性、教育性但缺乏真实性,应该是现代人写的。说是苏洵开始发愤读书之后,学习太认真,一边学习一边吃粽子的时候,本来要蘸糖吃,结果蘸成了墨水。

    听到这里是不是很熟悉?

    类似的事例还有我们小学的时候学的课文,陈毅看书的时候,饼蘸墨水吃。】

    魏王曹操:“……”

    这让他想到了天幕之前提过的,他会见外族使者时找人代替他,自己立在一边……这个事例被后世的编剧套用在了众多的历史人物身上。

    【苏洵学有所成之后,文章得到了翰林学士欧阳修的推崇,从此名声大噪。】

    【欧阳修出生于宋真宗景德四年,也就是公元1007年,只比苏洵年长两岁。但是欧阳修二十四岁高中,入朝为官。

    这就是从小读书的重要性。

    苏洵有天赋,但是年少时不努力读书,年纪大了之后,同龄人都当上高官了。】

    天幕下的众人十分认同。

    观苏洵的《六国论》,“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这句写的很好,批判当下的人不吸取前人的教训,但是苏洵自己都没有做到。

    读书人想必读过汉朝的乐府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苏洵年少时如果努力学习,名气肯定更大。当然,浪子回头金不换,只要想学,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只是越早越好。

    【苏洵的幼子苏辙出生于宋仁宗宝元二年,也就是公元1039年,比他的兄长苏轼小两岁。苏辙虚岁十九岁的时候和苏轼同一年参加科举,和苏轼同时高中。

    苏辙这个高中还是比较坎坷的。

    他在策问考试的时候不知道在想什么,言辞激烈,直言不讳,考完就觉得自己一定会落榜。

    这到底是想中还是不想中呢?

    这得归咎于宋仁宗赵祯,科举取士的时候就透露了要招敢于直言不讳的人才,苏辙听了,也是这样做的,照着这个思路写出来答卷。

    写完一看,不行,过于直言不讳了。】

    【苏辙的考官之一是司马光,就是小时候机智勇敢砸缸救小伙伴的那位,将苏辙的考卷列为三等。苏辙话糙里不糙,答卷虽然立意有点剑走偏锋,但是写的确实不错。

    司马光的好友兼同僚范镇反对,觉得不该给这么高的成绩。当时的丞相胡宿也是考官之一,坚持要让嘴里没有好话的苏辙落榜。

    这事就传到了皇帝宋仁宗赵祯的耳中。

    宋仁宗赵祯不同意让苏辙落榜,当初说好的要招敢于直言的人才,这个不就是?苏辙如果落榜了,他这个皇帝就成了笑话。

    因为皇帝的一句话,原本要被丞相打下去的苏辙高中了,进入了官途。】

    宋朝之前的人这时终于知道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了,为什么会被贴上砸缸的标签,原来是为了救人啊。

    司马·砸缸·光:“……”砸缸这事过不去了是吧?不过很有可能不说砸缸,后世之人都不知道他是谁,对他的印象就只有砸缸。

    这么一想,更悲催了。

    【说起苏辙,网传他当官的目的就是为了捞哥哥苏轼,人们对他的印象就是大冤种弟弟,一直在捞哥哥,不是在捞哥哥就是在捞哥哥的路上,为了捞哥哥都做到丞相了,就差当皇帝了。

    咋说呢,这只是个调侃,给历史人物的事迹增添一点乐趣。

    这样的说辞是在uc上班的必备技能。】

    当官的目的就是为了捞哥哥,这太让人感动了,为了捞哥哥不断地往上爬,谁看了不动容呢?

    天幕下的众人想了想,也觉得有这种弟弟真不错。

    【说到捞哥哥,苏辙捞了,但是没有捞成功,而且是一直捞一直都没有成功,当到了副丞相也是很励志了,但是还是没有捞成功。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天幕下的众人震惊了,这苏轼是有多能作死啊?有个当副丞相的亲弟弟,都救不了他?

    有点期待接下来天幕对苏轼的盘点了。

    宋神宗赵顼“噗”的一声,没忍住笑出声,这话说的太好笑了哈哈哈哈。

    作为当事人的他,也忍不住想笑。

    要不,就让苏辙成功一次吧,怪可怜的。他没意见,就怕朝臣们反对。这关系到新旧党派之争,他也不好因为一时的心软改变主意。真这么做了,将支持他的朝臣置于何地啊?

    苏轼:“……”

    苏辙:“……”

    王安石感叹:关键时刻还得靠他这个政敌来捞啊。咳咳,苏轼确实是挺难捞的,不光苏辙,他单独一个人也捞不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