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 120-130(第3/15页)

你该反思一下了。”

    唐寅:“……”

    【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由于他弟弟唐申字子重,他很可能是先字伯虎,后又改成字子畏。

    唐寅生于寅年己卯月,唐申生于申年,整整间隔六年。

    唐申比唐寅小六岁,很可能唐寅用伯虎这个字用了五六年,等到唐申到了取字的年龄之前,改成了字子畏。如果不改的话,唐申可能就不是字子重,而是字叔豹了。

    也有一种说法,伯虎这个字是唐寅在一两年内丧父丧母丧妻丧子丧妹之后给自己改的,取自伯虎星中的伯虎。

    伯虎星二十八宿中的凶神。】

    唐太宗李世民:“……”习惯了。

    各朝各代的君臣们感叹唐寅不幸的同时,想到还好是集中在一两年内亲人相继离世,不然啥事都不用做,光守孝了。

    人的悲欢并不相通,有人听到“叔豹”这个字忍不住噗呲一声笑了出来。

    明孝宗朱祐樘唏嘘不已,这唐寅确实挺惨的。

    唐寅的三位好友一致认为,唐寅的字是在丧父丧母丧妻丧子丧妹之后,觉得“伯虎”这字不吉利给改的。

    男二十而冠,开始取字。

    唐寅家中生变故的时候,其弟唐申虚岁才十九,未到取字的年龄。

    【唐寅的祖上是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唐俭,虽说名气远不如同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魏征、李靖、房玄龄、杜如晦、秦琼、长孙无忌、程咬金等人,但是他有个十分出名的后代——唐伯虎。

    好比杜甫的祖上是杜预。

    杜预在唐朝非常出名,杜甫以有这么个祖宗为荣,时常挂在嘴边写进诗文里。但是在现代,杜甫家喻户晓,杜预反倒是寂寂无名。

    作者菌盘点了这么多的人物,发现古代名人出身都不俗,身份最差的,祖上高低也是个县令。

    其实我们的出身也不俗。

    只要我们出名了,就会有人扒出我们的祖上也是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的某某名人,再不济大小也是个当官的,比如县令。

    我们出名了,寂寂无名的县令祖宗也就出名了。】

    天幕下的众人:“……”说的这么复杂,这不就是光宗耀祖嘛。

    洪武大帝朱元璋觉得就是在舔着脸攀亲,那么久远的远祖,族谱都不靠谱了,查无实证,什么祖宗是名人,分明就是随便找个同姓的名人认作祖宗。

    他就不干这样的事。

    【言归正传,唐寅在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485年考中了秀才,以府试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了苏州府府学附生。

    在古代,并不是考中了秀才就能有还算可观的钱粮补贴,只是有那么点灯油钱。

    还算可观的补贴的名额有限,唐寅是替补中的替补,得先替补成增生,再替补成廪膳生。

    不过,虽然只是附生,但是参加乡试的资格还是有的。如果唐寅的家中没有突遭变故,因亲人的相继离世颓废了几年,他在乡试中举很可能会更早,很可能进京会试时就不会摊上科举舞弊案了,有个光明的前途。

    当然,只要他不和徐经一起考试,也就不会摊上舞弊案,毕竟唐寅没钱贿赂考官。】

    明孝宗朱祐樘没想到唐寅在府试中也是第一。

    按道理来说,唐寅在府试中是第一,乡试中是第一,在会试中不可能落榜。

    解元都落榜,这在会试中发挥的得多不稳定?

    唐寅和徐经都不在录取之列,所以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二人舞弊了,毕竟舞弊的目的是高中,结果都没有录取,不是舞弊了个寂寞?

    所以定罪也不是按照舞弊罪定罪。

    不过,也幸亏唐寅在会试中发挥不好,不然科举舞弊就是板上钉钉了,说不清了。他现在觉得获得府试第一,乡试第一的唐寅,根本没有必要舞弊,倒是徐经这个商户舞弊的可能性很大。

    因舞弊案被罢官的程敏政骂骂咧咧:鬼才泄题了,他冤枉。

    【古代学子通过府试后成为秀才,秀才虽然有一系列的特权,但是不能做官,只是有了参加乡试的资格。通过乡试之后成为举人,就能够做官了。而解元,是乡试第一。

    府试要考三场,三场都通过才能成为秀才。

    可以说古代的府试,相当于现代的小升初,中考,高考。现代的大学生相当于古代的秀才,有了考公的资格,考上公务员就能当官了,有了当官的资格,好比古代的举人,在晋升职级之后成为正式的官员。】

    宋朝之前的君臣们:“……”普通人想要当官,考试越来越多了啊。

    不过也能理解。

    后世人多了,而官位就那么点,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当然要通过考试层层选拔筛选了。

    【唐寅和徐经科举舞弊,说冤也不冤。明朝的科举和唐朝有很大的区别。

    唐朝的举子进京考试,可以先去拜访考官,投书干谒自荐,得到主考官的赏识榜上有名也就有希望了。至于是拿出自己作品求得主考官青睐,还是拿出自己的积蓄求得主考官青睐,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明朝的举子进京考试,在考试成绩出来之前,最好还是不要去见主考官。

    徐经是商户出身,家里钱多,在考试之前上赶着去给主考官送钱,你说没有买试题舞弊,谁能相信?徐经自己去也就罢了,还和唐寅一起去,拉了个垫背的,终身不能参加科考不得录用有了个伴。

    冤枉吗?若是懂得避嫌,在考前不去面见考官,不送财物不就没这回事了?

    也确实冤枉,毕竟会试结果是唐寅和徐经都落榜了,不在录取之列。考官程敏政拿了钱不办事,没有让唐寅和徐经高中。考官之一的李东阳在录取的名单中没有看到唐寅和徐经的名字,唐寅、徐经和程敏政三人谁也没有承认泄题了,科举舞弊案也就查无实证。

    死不承认,也无证据。

    唐寅和徐经是不是真的舞弊了,也就无从得知了。当然,大家还是偏向于获得乡试解元的唐寅是无辜的,只是被满身铜臭的徐经连累了。

    毕竟,解元需要舞弊吗?】

    第123章

    天幕下的众人并不认同,解元就不需要作弊了?会试是全国的举子竞争那少数名额,即便是解元,也不能保证百分百就能高中。

    不说别的,唐寅在会试中确实是落榜了,而不是因为舞弊所以会试录取的名次无效,是实打实的落榜。

    【《明史》记载唐寅生平的时候,写道:徐经贿赂程敏政的家僮,也就是贿赂程敏政的私奴,得到了试题。

    且不说一个奴仆能够得到科考试题这么机密的文件有多离谱,就说《明史》在记载程敏政生平的时候,写道:有没有舞弊,这事做的太隐秘了,无从知晓。

    两个相反的结论,自相矛盾。

    这两个结论,都不影响唐寅是无辜被牵连的。记载程敏政生平的时候,对舞弊一案模棱两可,可以说是莫须有,那就肯定与唐寅无关。记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