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220-2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220-240(第19/34页)

,就不要妄加评判了。”

    耿定向赶紧应下:“是,臣回去之后,就向他传达圣意。”

    朱翊钧又问道:“对了,爱卿回家丁忧,准备何时返京?”

    耿定向立刻回道:“臣已经处理好母亲的身后事,两月之后就可回京。”

    朱翊钧故作惊讶:“这么急?”

    耿定向躬身:“张阁老正在大力推行改个,朝中事务繁多,实在不敢耽搁。”

    朱翊钧虚扶了他一把,真情实感的说道:“有劳爱卿了。”

    “为君分忧,乃是臣子本分。”

    “……”

    自从朱翊钧对丁忧起复设立诸多条件之后,又提高了朝中官员的俸禄,当初激烈反对的那帮大臣,虽然仍时常将“孝”字挂在嘴边,但行动上都怕自己丁忧时间太长,回不去。一个个最多返乡半年,就火急火燎回京复职。

    每当这个时候,朱翊钧就要下一道谕旨表扬一番,为国分忧,造福于民,也是孝道的一部分,足以告慰父母在天之灵。

    王之垣实在不理解,何心隐公开与朝廷作对,朱翊钧为何还要放过他。

    像这样的狂士杀鸡儆猴,大明天子还是太年轻,不懂得用强硬的手段镇压。

    朱翊钧不会在湖广待太久,他给王之垣留下一道手谕:每当何心隐讲学,官府制作匾额,当着士人、百姓的面,由王之垣这个巡抚亲自送到何心隐手中,作为褒奖。

    浙直、湖广、江西文人辈出,人文气息浓厚。但大明疆土幅员辽阔,看看宁夏、甘肃一带,那里几年甚至几十年出不了一位进士,一个村甚至一个镇,找不出个识字的人。

    如此贫瘠的徒弟,更需要何心隐这样德高望重的思想家,为当地百姓启蒙。

    请何先生带上他最得意的门生,由官府出钱出力,请前往甘肃、宁夏一代,深入基层讲学。

    时间也不必太长,一个村子呆半年就是了。

    这一走,没有个十年八年回不来。

    至于他的聚合堂和夫山书院,自然不能停办。朱翊钧也为他考虑周全,就由他几十年的好友蓝道行接手掌管。

    必要时,朝廷也可以在资金和人手上给予一定支持。

    以后谁要是再敢妄议朝政,就请他去蒙古、朝鲜、安南讲学。先帝说“华夷一家”,大家在思想上,应该共同进步,谁也别落下。

    远赴

    海外也不是不行,爪哇岛也需要先进的思想。

    朱翊钧要在德安府再住一晚,第二日启程回江陵,不曾想,半夜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他把当地官员挨个叫过来单独问话,侧面了解王之垣这个人。

    虽说相信张居正看人的眼光,但也有些担心,他在外做官,打着首辅的旗号胡作非为。

    意外的,在大小官员口中,王之垣在湖广从推官做到了巡抚,这么多年口碑一直不错,不管是处理军政事务,还是考核官吏,都能做到秉承公正,有人向他行贿,他也会严词拒绝。

    除了官员们的一面之词,朱翊钧也提前派刘守有下去查证,半夜才回来向他汇报,事情大致相符,他也就放心了。

    王安打来清水,伺候他洗漱更衣,刚打算就寝,外面,德安知府急急忙忙的赶来,跪在门外向他汇报:“陛下,景王府着火了。”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水平有限,本文又臭又长,大家来去自由,感谢支持。

    感谢在2024-05-2902:14:14~2024-05-3100:17:4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kazyua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1960794330瓶;苏瑾辞20瓶;咩咩咩咩咩10瓶;424028294瓶;唐舞3瓶;岁早早2瓶;晱晱、西芹百合、瓶邪and黑花、简兮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232 章 景王是朱翊钧的叔

    景王是朱翊钧的叔叔,当年与他父皇争夺皇位,因为出生晚了二十多天,败下阵来。就藩没两年就死了,无嗣,国除。

    那时徐阶柄国,田地分给了当地百姓,但景王府还留着,以后有王爷就藩,还能继续住。

    十多年没人居住的院子,竟突然着火了。

    朱翊钧衣服也来不及换,就赶到了现场,王之垣已经在组织官兵救火。

    朱翊钧问知府:“可有人困在里面?”

    景王府虽然没有王爷,但有看护宫殿的太监。

    宫殿烧了可以再建,朱翊钧一向看重认命,立刻让知府传话:“救人要紧。”

    好在火势不大,在众官兵的努力下,很快就扑灭了,没有人员伤亡。

    王之垣也查出了失火的原因,是看守宫殿打柴人,人走了,火却没有熄灭,天干物燥,引燃了旁边的干草堆。

    幸好及时扑灭,没有造成过大的损失。

    朱翊钧还是下令处罚了看守宫殿的太监,这要是蔓延到周围的民居,可如何是好。

    在朱翊钧看来,这只是个小小的插曲,王之垣反应及时,处理得当,朱翊钧很满意,口头表扬了他。

    这本来只是一个小插曲,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朱翊钧也便没放在心上。

    第二天照常启程回江陵,在江陵住了两日,他便打算启程,继续往东边走。

    他和张家兄妹几人告别,嘱咐张嗣修和张懋修:少出去游山玩水参加聚会,多在家温书,毕竟马上就要考试了。

    虽说二人读书好,文章做得也好,小小的乡试难不倒他们,可明年还有会试。整个大明书读得好,文章做得好的人汇集于京师,不可大意。

    嘱咐完张嗣修和张懋修,朱翊钧还想嘱咐张简修两句,回头却不见人,便只好对张若兰说道:“等秋闱结束,你就跟着懋修他们回京去吧。”

    张若兰却道:“回去,我爹又要逼我嫁人。”

    “你总归要嫁人的。”

    张若兰垂眸:“要嫁,也要嫁我钟意之人。”

    朱翊钧问:“你钟意谁?”

    “……”

    张若兰侧过头,不肯再答。

    她不说朱翊钧也不勉强:“行了,回去吧。”

    “我已经在信中和张先生说了,他不会再催你嫁人,放心吧。”

    张若兰欲言又止,最后只是点了点头,应了声“好”。

    “我来了!我来了!”张简修从后面跑出来,肩膀上还扛了个大包袱:“陛下,我们出发吧。”

    “!!!”

    南方天气热,朱翊钧折扇不离手,忍不住在他头上轻敲一下:“你要去哪儿?”

    “跟你一起呀。”

    “谁说要带你了?”

    张居正对孩子的教育非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