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280-3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280-300(第11/30页)

鼻,软糯可口。”

    春天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土豆炖羊肉,再配上滋补的长春酒,吃完就像是在身体里点燃了一把火,无论如何也睡不着。

    奴儿哈赤到外面溜达,远远地看到禁军和锦衣卫将行宫围了个水泄不通。

    行宫内灯火通明,宴饮不休,隐约还能听到丝竹管乐之声。

    忽然,迎面走来一行人,仔细看去,那竟是一队人押着几个人快步走来。

    那些人个个头带尖帽,穿褐色曳撒,腰间系小绦,脚蹬白皮靴。

    这不像是白日里见过的着飞鱼服,佩绣春刀的锦衣卫。奴儿哈赤第一次进京,未曾见过、听过的新鲜事物太多了,也不认得这些人是做什么的。

    眼见那一队人走进,奴儿哈赤自知惹不起,一闪身站到了旁边,低着头,不敢多看一眼,却又忍不住好奇,还是忍不住偷偷抬眸。

    月光下,当他看清那为首的,被押解的犯人时,吓了一跳。

    那正是主管此处皇庄的太监。

    白天,他身着内官官服,随侍天子左右,还受到了天子的赞扬,风光无限。

    此时却披头散发,眼神空洞,双手被捆缚在身后,被人推搡着往前走。

    小时候,他就听说,大明天子多疑多忌,喜怒无常,性情乖张。如今的天子,是当初那位的一手养大的孙子,被大名官员称作小世宗。

    看来,祖孙俩一脉相承,都是平庸无能之辈。

    朱翊钧巡视京畿各处,尤为看重农耕之事。这几年风调雨顺,年年丰收,老百姓也没闲着,对于选种、育苗、防虫等方面做出许多改进,以保证亩产更多粮食。

    对于这些在农事上具有研发精神,做出重要贡献的百姓,朱翊钧给了不少赏赐,一方面作为表彰,另一方面,号召更多百姓向他们学习。

    除了农事,朱翊钧也关心粮食的价格。虽然年年丰收,但市场上,农作物的价格却一直在涨。

    户部告诉他,谷物价格并非只由粮食产量决定。朱翊钧立刻就明白了,虽然朝廷鼓励商船从海外进口铁矿、木料和农作物,但是相比于出口的瓷器、丝绸、茶叶比起来,不足三分之一。仍有大量白银流入大明,以至物价上涨。

    京师地处北方,周遭也没有开放港口,尚且如此,东南沿海岂非更加严重。

    朱翊钧把户部尚书殷正茂,以及宝钞提举司的大小官员统统叫来:“朕命你们研制不被仿造的宝钞用纸,可有进展?”

    下面的官员只低着头,不说话,显然是没什么进展。

    殷正茂这个户部尚书去年才上任,又是忙着清丈土地,又是忙着推行“一条鞭法”,六部之中,户部主管事务最为庞杂琐碎,几年前,小皇帝布置的工作,他甚至没来得及了解过。

    朱翊钧也不跟他们废话:“都下去好好想想,一月之内,给朕一个说法。”

    皇上给他出了个难题,殷正茂苦恼不已,来到内阁,找他的上司兼同年诉苦。

    张居正听过之后表示,知道这事儿,但也没什么头绪,不过倒是给殷正茂支了一招:“陛下身边的冯大伴,请他喝顿酒。”

    殷正茂以为张居正这意思是,请冯保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一月之后,他拿不出个方案,也不至于受到处罚。

    于是,他果然备好了酒席和礼品,请冯大伴赴宴。

    冯保酒喝了,礼物没收,也不打算替他在朱翊钧面前说好话,但给他一点启发:“殷尚书在南京多年,可知南京最有名的是什么?”

    殷正茂想,南京城最有名的,不就是秦淮两岸的秦楼楚馆,皇上去一趟,好好整顿一番,直到现在,南京的官员都不敢狎妓。

    但冯保指的肯定不是青楼,他回家之后,苦思冥想,终于有了答案。

    朱翊钧一直派锦衣卫监视奴儿哈赤的动向,此人除了每天随侍在李如松左右,也喜欢上街闲逛,最喜欢去书店。喜欢看话本,最爱两本书,一本是《三国演义》,一本是《水浒传》。

    恰巧,朱翊钧也爱看话本,每次出宫必定要带两本回来。

    《三国演义》他从小就看,讲的是谋略。《水浒传》是他在周游各地时看的,讲的是造反。

    朱翊钧第一眼的直觉非常准,李成梁若真扶持此人对抗女真各部,将来必成大患。

    四月,戚继光上疏:四年前,蓟镇练兵非常成功。对于蒙古诸部也起到了威慑作用,至今不敢再犯。

    因此,他今年想再搞一次这样的练兵,规模比上次更大,准备邀请辽东总兵李成梁、宣府总兵郭琥、大同总兵麻贵派遣精锐参与,并邀请蒙古各部首领前来参观。

    请蒙古人来观看军事演习,这个想法立即就遭到了朝中许多大臣的反对,若因此泄露军机,大明危矣!

    张居正很冷静,和李成梁不同,他对戚继光的才能与人品充分信任。他相信戚继光是个有分寸的人,他要邀请外租观摩练兵,必定计划周详,必不会有泄露军机的可能。

    王崇古、方逢时的看法与张居正一致。

    其实,也就是把蒙古各部的人叫来,让他们坐得远远地,看看大明的将士训练有素,大明的兵器有多精良,大明的长城固若金汤,识趣一点,不要以卵击石,乖乖俯首,也能跟着大明吃口肉,喝口汤。

    朱翊钧也认为时刻对外族保持威慑,很有必要,于是,同意了戚继光的上奏,并特意交代,一定要邀请把汉那吉和三娘子。

    下午,朱翊钧检查了弟妹的功课,听他们背书,讲经释义,解算学题,脑子里却翻来覆去想着一件事情——泄露军机。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突发奇想,想写个穿成朱祁钰儿子,被老爹读心的梗。

    感谢在2024-08-0723:57:25~2024-08-0823:52: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三花聚顶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派拉蒙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288 章 潞王搬去慈庆宫已

    潞王搬去慈庆宫已经有一段时日,朱翊钧一直在观察他的表现,发现弟弟一如在乾清宫时,认真读书、习武,并未松懈。

    两个妹妹却是想来乖巧听话,读书也好,不用他多操心。

    朱翊钧这个长兄又生出老父亲般的欣慰,在百花盛放时节,特意带着他们陪皇太后到御花园赏花。

    太后虽然之前反对立张若兰为皇后,但那是因为张居正位高权重,抛开前朝那些纷争,她是很喜欢这个儿媳妇的。

    张若兰长得漂亮,那是礼部寻遍全国八省,也挑不出的大美人儿。其次,张若兰知书达理。太后也是个爱读书之人,无论她聊起什么典故,张若兰都能应和。太后喜爱书法,崇尚佛学,张若兰为她抄送佛经,所写蝇头小楷端庄隽秀,如花似锦,太后能拿着欣赏好久。

    凝香亭摆放着茶果点心,朱翊钧携一家老小坐下来休息,刚端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