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香草门庭: 4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 40-60(第2/26页)

正回答,“是,我方才送阿贤回去,仲豫大兄已经告诉我了。”

    “你年纪尚小,亲事还不必着急,文太守家千金与你并不合适。”荀爽担心儿子不愿意。

    “文家千金与我毫无关系。”荀柔连忙摇头。

    不到十年,文太守,已是杨彪之后第三任太守了。

    杨彪在颍川太守任上只做了一年多,荀柔都没来得及看到他流口水的儿子杨修,表现出三国第一聪明人的风采,就转到隔壁南阳郡当太守去。

    表面上是平迁,毕竟南阳也是不错的地方。实际上是他在颍川刷功绩,刷得人眼红,被后台比他还硬的家伙挤走。

    这个背景靠山很硬的家伙,叫何进。

    其人本不过杀猪匠之子,也未显露超过常人的天资,但他有个非常漂亮的异母妹妹,这位何妹妹在灵帝三千后宫之中,杀出一条血路,生下灵帝第一个没有幼年夭折的儿子。

    于是,何进只陪灵帝听了两天课,就晋升杨赐的学生,看中颍川就挤掉杨赐亲儿子,成了颍川太守。

    何进当颍川太守后,态度很好,做足了礼贤下士,对本地士族十分尊敬,曾亲自到高阳里来拜见诸荀。

    他本人能力才华,虽不如杨彪,但对荀柔建陂塘、立水车等的建议,全然接受,两年时间在颍川修筑不少工事,也没太欺压百姓。

    两年以后,何妃成了何皇后,何进成了皇帝正式大舅子,携功绩升官进京,成了司隶校尉,颍川迎来了第三任太守。

    太守姓文,本人文化程度高,熟读六经,兼通诸子,好黄老之学,最喜欢……开会。

    是的,没错,就是开会。

    他经常召集颍川士族名士到太守府,共同研讨学术问题,发生疫病或者天灾,也会召集士族学子,集思广益讨论,然后……

    然后,就没有了。

    循环以上步骤。

    这位看上去很勤勉的太守,就是在看上去很勤勉,除了宴会啥都没干。

    开始,荀柔还曾向他进言,结果很快发现,他就算当场作出傻瓜攻略,太守也不会行动。

    只会在一个月后,再派车到高阳里来,再请荀家人去阳翟,再开同样的会,再在会上表示颍川人民艰苦,希望大家提出意见建议。

    没错,颍川人民真是太艰苦了,竟然碰到这样一个太守。

    他每次冒着“枪林弹雨”进阳翟城,难道就是为了坐着开会?

    会后文太守还要大摆宴席,招待“辛苦献策”的英才,荀柔经常被cue,点名作诗作赋,以展现神童风采。

    每到这时,他都感觉自己就是伤仲永故事里那个仲永,被太守“日扳环谒于邑人”,关键是,人家仲永是被亲爹展示,怎么说那也是亲爹,文太守跟他荀柔有什么关系?

    且随着年纪渐涨,他缺乏文人浪漫,诗赋越来越显示出不够水平,文太守便每每劝诫他好生读书。

    讲道理,这年头文化人的标准里,并没有要会写诗赋,司马相如、杨雄这样的辞赋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很一般的。

    这样的太守,荀柔就算努力尝试,请他稍微留意一下太平道,也一点用处都没有。

    最近,麻烦更大,有一次荀柔席间出来更衣,竟然在花园里“偶遇”大他两岁的文家千金,不久文太守便向荀家透露想要结亲的意思。

    救命!

    他除了不想成亲,对文女郎本人没有任何意见,但对文女郎的爹,有很大的意见!

    能听见亲爹这一句话,荀柔觉得他又活过来了,“多谢大人,正好太守也提点我读书,我便在家读书好了。”

    荀爽看着如释重负的儿子,不由莞尔一笑,“有时觉得你长大了,有时候又觉得你还小,哎,出门在外,谨身慎行,要谨记。”

    “是。”

    少年露出委屈之色,惹得堂上大人再次大笑起来。

    第42章 天若有情

    “哈”荀柔大大一个呵欠,把湿凉的葛巾拍在脸上,“嘶~天都没亮,学生太辛苦了……”

    俊美容颜,眼角沁着泪花,显得十分委屈,即使每天都看见,还是会让人心有触动。

    端着铜盆的田仲,踟蹰了一下,才道,“女郎早就起了。”

    “我哪能和阿姊比。”荀柔咸鱼得明明白白。

    “小郎君,二十二郎君”灰衣仆从飞跑进来,一时间急得喊出旧称。

    荀柔刚回高阳里时,年岁最小,如今可早不是了。

    “我家主公晕倒了,”仆从飞快道,“您快来看看吧!”

    “二伯父?”

    仆从喘着气说不出话,拼命点头。

    荀柔顿时洗漱都顾不及了。

    伯父近来年事已高,身体日渐衰弱,时常卧病不起。

    荀柔虽然吐槽堂兄荀彧宅男,也知堂兄是在家侍疾。

    赶到伯父家,三位堂兄都在屋中陪侍,此时也不必再顾礼仪,双方点头过便算问好,荀柔凑上前去查诊。

    伯父背后垫了被褥,斜躺在床,脸色蜡黄,眼睛一会儿闭起,一会儿睁开,眉头紧锁,显然正难受。

    他看见荀柔过来,抬抬手。

    “伯父。”荀柔上前一把握住他的手。

    “阿善,来了啊……呃……”荀绲皱起眉。

    荀柔忙将他扶起身,旁边荀谌端来铜盆,接住秽物。

    吐过之后,荀绲神色更加萎靡,没有力气,荀柔扶伯父缓缓躺下,接过荀彧递来的巾帕替他擦脸和胡子,然后诊察病情。

    一番诊断过后,他缓了缓神色,“诸位兄长无虑,伯父并非是什么大病症,只是风眩,盖因颈后血脉不甚通畅,晨起之时骤急,血不归经,老年人常有此症。”

    “不是中风?”荀衍问道。

    “我以为不是,”荀柔摇头,要来纸笔写下天麻钩藤汤方,“几服药应该能缓解,兄长们放心吧。”

    按现代说法,这就是老年人常见的脑供血不足,多由颈椎问题引起的,如果能来个天麻或者丹参输液,很快就能缓解,这年头没有输液,但中医也有中医的办法,荀柔没点亮银针技能,艾灸也还可以。

    已经制好的艾柱点燃,靠近穴位一到二寸之间,缓慢上下移动,至皮肤微红发烫,却不至烫伤。

    自肾腧穴往上,经厥阴、肩井、大椎、风池……直到头顶百会,每个穴位,都耐心灸上半刻钟。

    他的诊断没错,灸到头顶穴位时,伯父已经疲惫的睡着了。

    荀柔自己也松了口气,他方才看起来信心满满,是不欲堂兄们太过担忧,其实心里也没底。

    毕竟如今没有许多检测手段,看病就凭医书和经验,再自觉准确,也很难保证没有意外。

    眩晕发作时,人很难入睡,此时伯父能睡着,说明症状已经缓解。

    这一通折腾完,天也大亮了。

    “今日多亏阿善。”荀衍拱手施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