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香草门庭: 6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 60-80(第11/27页)

亲点哒。

    “此人莫非有什么过人之处?”荀谌笑问,“颇费阿善口舌。”

    “其人善与人相交,在军中左右逢源。”刘备这点真是非常厉害,“公孙瓒性傲,却能与之交好。并结交有二人,其一急躁,其二倨傲,皆有过人勇武,而不善为下。他人不能有此二人,而刘备能用之,知其人必有非常之志,又有非常之能。”

    “白身招揽豪侠之士,”荀彧直接信任了荀柔的判断,“其人所图必不止于一县之地……许不止于一郡。”

    “嗯,数次来我帐中,倾节相交。”荀柔犹豫了一下又道。

    “哈哈,”荀谌顿时笑开,“这位刘君想要招揽阿弟吗?那他眼光颇好。”

    荀衍、荀彧亦莞尔。

    绝不是嘲笑,但荀柔毕竟还是少年,未曾出仕嘛。

    “阿善看好此人?”荀绲微笑道。

    荀柔想了想,“其人无家世,便需以品行,行事更得小心谨慎。只是……此人善在御人,嗯,以我私心,愿意与之交友。”

    刘备最大的长处就是适合当官,在务实上欠缺,荀柔觉得,自己并不需要被外人管理。

    荀绲莞尔,阿善说这个刘备“不甘人下”,却没发现,他自己也是如此。

    “不屈于人,只从于道,唯心所善,九死不悔,方为君子。”荀绲缓缓道,“阿善当初这般回答何公吧?”

    荀柔脸上一红,这都好多年了,“是,童年稚语,不想伯父还记得。”

    “如今则何?”

    呼吸一滞,荀柔忍不住垂眸。

    火盆中木炭烧得噼啪作响。

    他缓缓望向伯父,轻声道,“我心依然。”

    “所从为何?”

    “天下既平,既安且宁。兄弟既翕,和乐且湛。”他轻声道。(1)

    荀绲身体疲惫,精神却振奋,他望着眼前恭顺的少年,蔼然笑道,“好好,有子如此,我族无忧矣。你年虽少,却已立志,便算长成,旬日便加冠吧。”

    荀柔愣了愣,连忙俯首应命,“唯。”

    【柔既诛张角,与皇甫嵩等相见,已而归家,族中问之。对曰:太尉曹操英雄气概,天下之帅;幽州牧公孙瓒文武双全,一时人杰,不能保身;昭烈侯刘备非常之姿,善在御人,必不为人下,其余人等,不足一观。

    后,其言皆效,方知其识人至此。王粲。《季汉英雄志》】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1)诗经。棠棣,

    第69章 拒地自守?

    走出温暖的内室,朔风夹着大雪铺面而来。

    被寒气一激,荀柔就忍不住低声咳嗽,荀彧眉心一蹙,将氅衣披在他肩上。

    “多谢阿兄。”荀柔抬头道谢。

    荀彧摇头,“你既尚未痊愈,回家后便好生休息,早日病愈,以免再让尊长担忧。”

    “是。”荀柔两门点头。

    荀彧见他随行的只是个青衣童子,便唤了家中健仆撑伞送他归家,又细心叮嘱他天寒路滑,脚下小心。

    此时的伞,以布或动物皮制成,为了撑起重量,支撑的竹木也粗,质量沉重,力气小一些就扛不起……嗯……倒可以做油纸伞试试,记下,记下来。

    他正回忆着不知哪里能找到桐树,远处前来送伞的队伍稍显庞大。

    前面是三个妇人,容貌清秀,衣着亦时荀氏族中妇人打扮,布衣木钗,淡妆朴素,行止具中礼仪,几乎看不出太多分别,其中为首者荀柔倒是见过,乃是堂兄荀衍妻子郭氏。

    他常出入二伯父家,与这位嫂嫂也经常相见,并不陌生。

    荀柔和荀彧一道低头行礼,心中却猜测出另外两人的身份。

    对面三人亦相向回礼。

    郭氏上前一步,再次行礼道,“二十二叔归家至今,还未与我两位妯娌见面,今日既然来了,正好入堂上,彼此正式见个礼相认一遭,如何?”

    荀柔愣了愣,倒没想到荀谌荀彧这段时日就成亲了。

    此时也不是多问的时候,他连忙点头,“嫂嫂说的是。”

    正堂之中,荀柔先后与两位新嫂嫂,依次见过礼。

    荀谌夫人是父城宣氏,荀彧夫人堰县唐氏,都是黄巾乱前就已定下的亲,并无什么意外。

    唐夫人按说比堂兄大十岁,却是个身材娇小的女子,荀柔并未细看她的脸,但也并不觉得她年岁很大,且举止并不与其他仕族女子有何不同。

    她与堂兄之间,看上去也是堂兄更成熟些,彼此态度相敬如宾,客气有礼。

    荀柔心底叹了一声,知道这就够了。

    这时候,夫妻成亲,就是如此。

    哪怕真的换个人也不会有太大差别。

    夫妻情谊,多是在一起后工作、生活、抚育等事宜上,慢慢培养起来的。

    然而,想到这些,他就忍不住惆怅。

    他以后也要沿着兄长们的道路吗?

    寒雪簌簌,地上已经积了许多,一步一步踩上去发出吱嘎声响。

    荀柔为了不再想这件事,便思考起伯父给他的考题。

    “若果真天下将乱,你以为,我族当如何应对?”

    囤积粮草,聚众自保,军功为上,这是一贯做法,但似乎都不适合他家。

    首先,囤积粮草、聚众收敛人心,第一需要是钱,而问题是颍川固然位处中原,土地丰饶,适合种粮食,但却无盐铁渔运之利,海运之利和外国通商,也就是说,如果他家不准备学其他豪族,压榨百姓贱买百姓土地,将平民变成佃户,那就基本上告别了暴富的第一阶段靠倒卖资源迅速敛聚。

    粮草的问题是,如果真的囤太多,他家没有充足的武力,就可能引来恶贼,而招揽武士,又要回到钱的问题上。

    聚众……灵帝才被黄巾敲打一通,再加上宦官,大家都不是傻瓜,没有恰当时机,很容易被发现,毕竟颍川离京师太近啦。

    至于军功,现在自然可以让族中子弟向这放心努力,但短时间崛起是不太可能的,他们家在军中无人啊,靠将来到凉州、幽州等边隘用命去赚取,也不太容易。

    他此次见识了皇甫嵩的大军,已经确切体会到,那种自幼习弓马军户或者边关子弟,和他家水平的巨大差距。

    打个比方,他自幼习射,受伤前,立射、不骑马,能张二石弓,这是荀家年轻人普遍水准,力量强一些,如他亲哥和堂兄荀衍能开三石,这都是很厉害了,比一般步卒强很多。但人家五十多岁的皇甫嵩老爷子,现在还能开五石弓。

    他家出儒将可能,但真的到刀戟见红,在军阵之中将领对阵搏杀,勇武肯定是不如,就基本上是给人家送菜。

    但,这三点又不可以不有。

    钱可以赚,但可能不够暴富,民心也可以揽,但要做得恰当事宜,最后,如果族中子弟,有人愿意从军,自然可以往何颙处去,再图军功,但风险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