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香草门庭: 14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 140-160(第12/31页)

可能当时行为最正确的是王允,杀董卓的同时保天子。

    以上

    不知道说点啥,祝大家晚安,一夜好梦~

    第148章 狼烟动地

    公元一九零年,汉熹平二年二月,陈留酸枣县,迎来了留名青史的高光时刻。

    黄沙动地,旌旗烈烈,篝火熊熊,鼓角呜呜。

    袁绍、袁术、曹操、孙坚等十二路诸侯,会盟于酸枣,立坛牺牲,歃血为盟,共讨董卓,誓扶社稷。

    袁绍被当众推举为盟主,便整衣配剑,慨然登坛,手捧兵符将印,传视众人后,焚香举酒,仰首祭天。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作害,我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

    “车骑将军绍!”

    侍从端来盛满鸡牛马血的铜盆,袁绍并指蘸取,缓缓抹过唇边

    “后将军术!”

    立于台前首位的袁术,有学有样,取血涂口。

    “奋武将军操!”

    “兖州刺史岱!

    “河内太守匡!

    ……

    “长沙太守坚!”

    “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

    “有渝此盟,无克遗育……”郭嘉与众文士站在坛后,摇头晃脑跟着念诵,嘴角露出一丝轻笑向青衣素袍,容颜如玉的某人,笑道,“以文若观之,本初公此处可有好酒?”

    “奉孝。”郭图扯扯他的袖子。

    袁绍想拉拢荀彧,又不放心,表面常请他往大帐商议,实则处处监视,尤其是雒阳传来荀柔力主董氏入宫的消息,荀彧在此的处境便更为尴尬。

    “这有什么,”郭嘉目光往群士间一扫,“荀含光有其兄在安乐郡,荀文若有其兄掌颍川郡,二荀各有一地,算起来,难道不是颍川位置更紧要?”

    关东名士微妙的骚动起来。

    郭嘉笑向荀彧。

    荀文若长身玉立,袍袖低垂,琥珀色的眼瞳,迎着阳光下越发清透。

    他仿佛什么都为听见,只静静伫立,周围骚动的群士议论了片时,不知不觉压低声音,渐渐平息下去。

    歃血誓毕,袁绍下坛,谦让一番,这才在众人簇拥下走向大帐,路过旁观的士族时,十分客气的邀请一番,亲切的执住荀文若的广袖,定要拉他在身侧。

    大帐之内酒食已备齐,乐工奏起《秦风。无衣》,兵士执小盾帐中起舞。

    酒过数巡,气氛和乐,袁绍这才开口商议出兵,这话一出,满大帐欢声一静。

    “诸位若有困难疑虑,一道说出。”袁绍见此只得道。

    过了一会儿,同为袁氏的袁遗率先开口,表示自己兵卒方募,操练不足,尚需时日,另外军粮该早谁要?

    他一开口,孔伷、桥瑁等人纷纷附和,表示兵卒还需操练,粮草十分吃紧,保土安民重要,至于董卓,自然要“准备齐全,徐徐图之”。

    又有刘岱,心神坠坠询问盟主,是否已劝说刘虞。

    他到此时才发现,起事的队伍中,就他一个姓刘,说好推为盟主的刘虞没来,连刘备都没来,思及弟弟刘繇当初劝说,他心中暗暗后悔,生起退避之心。

    粮草何济,各出兵多少,马匹多少,该从何处攻击,是合兵,还是包围……种种问题,众说纷纭,诸侯谋臣,各有陈说,从天亮一直讨论到天黑。

    直到曹操挺身而出,表示自己愿意率亲军为先锋,又有孙坚也开口表示愿打头阵,这才让场面稍微能看。

    至此,袁绍看诸侯都露出疲态,仍各不相让,只好宣布散帐,明日再议。

    商议虽未定,但酒食却饱足,各路诸侯各领属下散去,荀彧也自回帐休息。

    挑灯、研墨、扑纸、舔笔,执笔在手,却久久不能落下。

    “文若果然未睡,”帐缦挑起,郭嘉手提酒囊,广袖摇荡着走进来,“袁公军中之酒,甚美。”

    荀彧起身相迎,“奉孝。”

    郭嘉玩笑道,“这是写家书,还是传消息?”

    “今日多谢奉孝。”有些话,需要有人挑到明处,却又不能是自己。

    “这有什么,嘉亦不愿颍川变作战场。只是,”郭嘉话风一转,“含光打定主意,留雒阳委曲求全,守着天子?”

    荀彧不答。

    郭嘉以掌拊案,“桓、灵二帝大失民心,汉室社稷将绝,若无董卓霸朝,天子雄才韬略,或可再兴有望,如今这般,他就是想再兴汉室,辅佐如今的天子又何能为?”

    “奉孝!”

    郭嘉失望的长叹一声,背手身后,“文若,见今日诸人如何,袁氏、孔伷、桥瑁等辈,岂真心向汉?

    “奉孝,醉矣。”

    冀州田氏、清河崔氏、河东卫氏,早已心背汉室,不成一方诸侯者,为何?”

    “不过欠一分雄视天下,包涵宇宙之气魄。”

    郭嘉自问自答,仰首痛饮。

    “杨彪、王允等辈尸立朝堂,禄禄之辈,俱不足道……看着吧,大乱将至,汉室颓堕,大争之世要来了。”

    “我原以为,含光不同,却是错看了……

    “奉孝,醉矣!”

    心中如沸,荀彧却神色不改,只扶住摇摇晃晃的郭嘉。

    “我何曾醉……”郭嘉扯着荀彧的袖子站稳,“对了,有件事”

    “奉孝!”正巧郭图找来,一见即知族弟醉了,连忙向荀彧致歉,“失礼、失礼。”

    “奉孝一向不拘俗礼。”

    荀彧摇摇头,协助郭图将郭嘉手臂扶到他肩上。

    郭嘉仍拉住荀彧,“有商人道匈奴近来颇有异动……嘉也不知真假。”

    荀彧神色微变。

    郭嘉摆摆手,被郭图扶持离去。

    这回……却有事可说了。

    荀彧回到案前,思索片刻,便提笔写信给四兄。

    雒阳情况不明,而常山郡有平难中郎将部众,他不知此处人马与五原太守关系如何,但却知道,此二处恐怕都来自当初张角黄巾,荀柔也十分相信此部与五原太守相互扶持、守望,不会背弃。

    以如今局势看,若真有异动,也只有这一处能出兵救援。

    他信还未写完,便又有人来访。

    来者虬髯浓眉,身形健朗,正是今日表为奋武的曹操。

    曹操一走入帐,便即表示,愿送荀彧离开。

    荀彧不急回答,取了木碗,洗去浮土,斟上醴酿,奉至曹操面前,敬拜之后道,“多谢曹将军好意。”

    这就是拒绝之意了,曹操了然,倒也不急着离开,端起盏饮了一口,说起昨日收到来信,多谢荀柔将他父亲和兄弟送出雒阳,送至颍川,承蒙荀氏照顾。

    此话曹操说的是感激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