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香草门庭: 14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 140-160(第25/31页)

过,荀柔喘了口气,掐住掌心,向貂蝉轻声问,“不知,自董卓死后……几日?城中……如何?”

    貂蝉一愣,连忙道,“董卓死有四日,消息传出,有些百姓尚未离远,便又返回雒阳自家,西凉兵将分了两边,段将军将自家兵马封闭城门,一边搜寻太傅下落,还有一些西凉兵,打着为董卓报仇之名,四处抢掠百姓,其余却不能知。”

    荀柔皱紧眉心,疼痛让他疲惫而难以集中精神。

    他成功刺杀董卓,雒阳是段煨坐镇。

    比起出生盗匪,由董卓一手提拔的李傕、郭汜等人,以及董卓的女婿牛辅、李儒,段煨出身武威郡名门,是凉州三明段熲族弟,段氏树大根深,这也意味着段煨想法,会与前两者不同。

    这也是他当初让段煨留雒阳的原因之一。

    段煨多疑且难断,再加上家族名誉,至少会在短时间内,会在天子和牛辅之间犹豫,而这短暂的犹豫,就能让董卓被杀的消息,远远传出雒阳城,从而影响天下局势。

    他心中最完美的走向,吕布皇甫嵩成功取得函谷关,董卓余党与关东袁绍势力在东面相互绞杀,如此则可争取得一些时间。

    取得函谷关并不难,樊稠不过持勇之将,时间差打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当能奏效,董卓余党与袁绍势力打起来也不难,王允、杨彪等人深恶凉州军卒,也都不是蠢人,哪怕这些人请降,也当知道留之关东,雒阳城没留下多少物资,无论主动被动,这些人都只能与袁绍势力对战。

    崤山函谷,可不像历史上贾诩让李傕郭汜冲击的长安城,况且他们在东,不在西,若是攻关,关东联军总有几个聪明人,能看到时机从背后攻击。

    如此,朝廷至少能得一丝喘息。

    他提拔了尚书台中几个有能力的青年,虽然不记得他们是否历史留名,但从能力,胆气,志向上,他们都十分出色,甚至出身也不算低。

    一线重兴生机。

    这般安排,他将之作为补偿。

    因为,选择这样时机杀董,并不是为汉朝,也不是为天下。

    那时候,他没想自己会活下来,甚至自以为从容,近乎欣喜的向往死亡后的安宁。

    实在,太不负责了。

    荀柔闭目凝思。

    四天、四天……

    消息大概还没到长安,但应已传出关去,袁绍联军与董卓余将,当已经知道。

    联军中,有野心勃勃的诸侯,也有心怀汉室忠臣,那么忠臣将领,定会趁机攻打……不知吕布是否已经拿下函谷……董卓手下十余大将,各自立场却有不同……

    他能做什么……

    突然,就像猛然崩断了线,荀柔思维中断,眉心一松,昏睡过去。

    “你做什么?”孔桂惊诧的望向刚刚下针的华佗。

    “没看他差点断气?”华佗无奈揭了针,望着榻上面色惨淡、呼吸微弱的青年,有些惋惜道,“老夫手中成药已用完,若是寻不得药草,怕也只能替他送葬一回。”

    “不会,”貂蝉摇摇头,“荀太傅定不会死的。”

    她看得出,年轻的太傅,如此坚持而坚韧的活着,即使在自己病痛之间,仍然想着天下局势,这样的人,怎么会轻易死去。

    “华公,烦请华公将所需药材画与我,我知道城中几处宅邸,或许还有药草。”

    ……

    城西一处民宅之中,几个满脸脏污,衣不蔽体的乞丐,用几条莫名其妙的消息,交换得几块果腹的豆饼。

    宅院中荀襄一身粗衣,打扮成普通百姓模样,却难掩眉眼气势,她神情激动的踱步,“如今这时,还有什么人,能有心寻医!”

    “叔父一定受伤了!”

    “女郎冷静,或许只是富商呢?”波才连忙道。

    “这时间,富商还敢寻医,这么不知死活?”荀襄反问。

    外间纷纷扰扰,乱烟纵横,波才顿时哑然,意识到自己说了一句傻话,连忙道,“入夜后,我去探看。”

    “不是’我‘,”荀襄回头看他,“是我们。”

    第157章 欢宴背后

    “前汉萧丞相曰: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孝经有言:谨身节用,以养父母。今迁都诸事已定,长安宫阙破败,宗庙门庭生棘,远不能慑天下,近不足奉太后,诸事之先,当征民夫修缮宫室……”

    西都长安,未央宫前殿,新任司空王允双手持笏进言。

    御座上的天子,不由犹豫。

    若只说自己居住,劳民伤财,他当然不愿意,但王司空的两个理由:宗庙孝道,却不由不考虑。

    透过冠冕珠帘,刘辩望向群臣,“众卿以为如何?”

    立即,数位议郎以及司空属吏,接连起身附和。

    “臣以为,天子之牧民也,在德不在威,”迁都前,被荀柔新提的尚书令袁涣连忙起身,“今以迁都,耽误农时,唯当以田亩农桑为要。”

    “宗庙毁坏,你身为人臣,怎能如此无动于衷?”一个议郎大声反驳。

    “涣只担心,将来汉室宗庙社稷,连这等破败宫室,亦安放不得。”外貌文弱的尚书令,用最温和的语气,说最犀利的话。

    虽姓袁,年轻的尚书令,出自豫州陈郡,与袁绍没什么关系。荀柔在迁都前,特意礼送了前任尚书令离职,请他出任,正是因为此君性情。

    “你大胆”

    “此事不过需三五瓦匠、泥水匠,再添一斤雄黄粉,”袁涣衣袖一敛,轻蔑道,“实不必大朝之上讨论。”

    “原来如此简单?”天子听到此处,已然放下心。

    还有小臣要争议,王允却察觉天子心意,“尚书令所言诚乃忠言,老臣急切,思虑不周。”

    他一退让,既显得忠心耿耿,又显得心胸开阔,还莫名有一点可怜。

    “也不是,”天子下意识出口安慰,“司空忠心耿耿,朕心中明白。”

    “陛下信任老臣,老臣必竭诚尽智,虽死无憾。”王允伏拜叩首,然后毫无私心的向天子举荐贤臣

    盖勋,先帝常嘉其忠勇,可为执金吾,守卫宫城安危。

    种拂,名门望族,旧有政声,可以为太常,掌管礼仪宗庙。

    崔烈,幽州名士,朝野俱闻,可为长安令,显善劝义以牧百姓。

    ……

    凡此之外,更有马日磾、陈纪、董承等等,或为先帝所重,或是知名天下,只是久久羁縻,未得重用。

    方才已推拒了一回老司空的忠心,这些人也并未有不良旧迹,唯崔烈,先生讲过,此人的确是名士,只是先帝时买官太尉,故得世俗讥笑。

    买官是父亲之过,他不能提,刘辩犹豫片刻,见朝中连荀氏所出的御史大夫,也没有说话,便点头答应下来。

    除了这两件外,便是向四方派遣使者,昭告天子迁都,以及今年税赋等事,王允依次禀告,天子也都一一答应。

    如此一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