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香草门庭: 300-318

您现在阅读的是女巫文学www.nw8.cc提供的《[三国]香草门庭》 300-318(第3/30页)

德公两鬓漆黑,也才中年,性情都潇洒活泼。

    虽说是隐士,名声却非来自隐逸,他们未取中刘表,不想出仕,但对本乡却自觉有一分责任,以前经常和刘表的狗腿子们互怼,名声都来自血淋淋的战绩,再有也著书立说,也收荆襄大族的子弟为学生。

    荆州南北交汇,接收到各地信息也多,风气开放,兼容并蓄,刘表走不了军阀统治路线,想统一思想,大立提倡儒学,也不能说想法完全错误。

    但思想比行动更难驯服,刘表儒学那一套,都是王莽当初剩下的,王莽犹不能成,何况他。

    司马、庞氏二人,都与黄承彦一样,对矛盾论很感兴趣,对历史进化倾向认可,对实践论则稍有些议论。

    这也是黄老与儒家相似的地方,两家都追求大道,想寻求真理,飞得太高,难免就看不见脚下泥泞,不过,反正他们几个也不想做官,君子和而不同嘛。

    毕竟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黄祖有个儿子,名叫黄射,这小子是司马徽的学生。

    黄祖虽出荆州名门黄氏,但为旁支,家贫,曾为铁匠谋生,后起行伍间,刘景升对其有知遇之恩,荀柔遣使慰问,对方立场坚定,墙角一下没撬动。

    所幸还有这个儿子。

    在通过黄承彦司马徽黄射,这条线终于搭上黄祖同时,庞德公也给他引荐了一个学生,文聘,字仲业,南阳宛城人。

    南阳宛城,如今虽然寥落,但作为祖籍,文聘祖上阔过,但在荆州想要出仕,依靠的名声和举荐,他就差了些,于是拜师庞德公,然后就靠同门关系,做了江夏郡都尉。

    庞德公也通透得很,将他举荐给荀柔时,说得就明白,“文仲业年轻,通于机变,贞直气壮,有州郡之才,可当一用,愿太尉善自斟酌。”

    贞直又机变,荀柔咂摸了一下意思,招来一见。

    果然是个精神又健壮的青年,衣衫简朴整洁,一番交谈,并不作惊人之语,但细听,就能觉察其人心中颇有成算。

    不错啊,有前途。

    “我将往江东,帐下却缺几个熟识水文的向导,可否邀请仲业同行?”

    既然觉得有前途,荀柔当然就给他前途。

    “敢不效命!”文聘神色沉稳,肃然一拜,直起身却又踟蹰,再拜,才道,“某尚有一言,请问太尉。”

    “请。”荀柔有些好奇。

    “某受刘使君拔擢,故不得不问,太尉将如何安置刘使君?”

    文聘神色恭敬,然此问一出,帐中群吏顿时变色。

    荀柔又品了一品庞德公对其评价,论迹不论心,这时候能说出这样的话,良心就不坏了。

    他轻松一笑,“刘荆州受朝廷任命,保境安民,自有功劳,然僭越祭天,包茅不入,也是实情,功过相抵,又娶妻蔡氏,犯三互法,不当再为荆州牧,从征入朝,为宗正卿,理宗室事务,仲业如何?”

    文聘垂头思量,片刻,再拱手道,“太尉公允,臣敬服。”

    他一离去,帐中诸吏议论纷纷。

    他们未必真的认为文仲业有什么,却出于各自立场,或担忧自己位置不保,或道其人藏奸,或恭喜太尉得贤,或称赞太尉大度。

    荀柔端坐,忍耐他们的喧嚣纷嚷,怀念过去公达在时清净,贾诩这家伙和他的姓太配了,做事还成的,但这种时候,总是存在感消失,假装自己不在。

    “刘景升亦人杰,所拔之人有念其德者,何奇有之?”

    他心中小有不爽,见又二三人,发髻不梳整齐,头发散落半边,正值炎夏,湿乎乎、油浸浸的一绺一绺。

    当即训斥了几句端正衣冠,又令陈群记下名字,按律处罚。

    随手把这群人轰出去,荀柔转头接待被匆忙招来的杜畿。

    刘表必须走,杜畿就是新荆州刺史,才能尽有,在地方上历练多年,又为京兆,也能治理得平稳,可谓能吏。

    不过,荆州这样,调理好不是一日之功,难处他得理解体谅。

    可不能做成当年光武那样。

    刘秀在中央优容跟随的地方豪强首领,宠命优渥,许以高位,再让地方上太守、刺史,籍田、清算这些人的家产人口,结果当然就做不成。

    然做不成后,又把刺史、太守杀了,这实在不是让人做事的态度。

    他与堂兄当年也议论过此事,这次堂兄将杜畿推荐来,又在信中一番提醒。

    荀柔也明白,籍田,扩隐,在荆州也还做不得,就是分田,一夫二十亩也不可为。

    且不说南楚河川大泽之地,是否有许多田土,如今荆州大多数上田,都还在豪强手里。

    既然为了安稳不动豪强,那么就只好放一放,文武官制,可以先按中央统一来改一改。

    “明白!”被远途招来的前京兆尹杜畿听完荀柔的意思,当即干脆点头,表示明白。

    “这二年战乱从便,地方官吏变动频繁,宜稍加整肃,然需徐徐为之,不要急躁,官吏交接以稳定为先,一时从权,勿惊扰百姓。”荀柔很欣赏杜畿的干练,于是更愿意宽饶一些。

    违反三互法的,在自己老家、老婆老家做官的,尤其是刘表沾亲带故的,一时不能清算,也要先调任,不能任其继续坐大。

    不是刘表亲故的,可以放第二批调整,免得一次调动太多,影响地方稳定。

    “臣,遵领教诲。”杜畿再拱手,神色比方才更认真些,态度却不似方才紧绷。

    “文武分制,你把文官整顿好,以桓阶为南郡太守,他熟知本地情况,你多与之商议。”

    桓阶由暗转明,政治投资,自当与回报,才能让人继续卖命。

    “是。”杜畿再点头。

    “张羡与黄祖,我都调转,余者不足为虑。”

    荀柔呼出一口气。

    帐下那些人,口舌不够伶便,哪怕联系了黄射,还是没法完全说通黄祖,但他不能一直在荆州耽误下去。

    为了尽快拿住荆州水军,只好让一让利。

    拜黄祖为镇南将军,领江夏、南郡、长沙三郡军务。

    军、政不统属,但邮亭传驿,被他划归军中,荆州如今最富的三个郡,依靠正是水路交通的厚利。

    漕运之利,源远流长。

    刘表的知遇之恩,最后还是用钱才终于砸穿。

    举郡投来的张羡,又是另一种,征南将军,属领地盘更大,除了荆南三郡个再要加整个交趾。

    只是,这些地方无论人口还是资源,都不足与内陆相比,且看朝廷内乱,有些不服王化之意。

    黄祖的“镇南”,是希望他能老实坐“镇”,张羡的“征”南,实是希望他能“征”讨的。

    “我不日将东行,荆州就托付给杜君,千万仔细!”

    送走杜畿,荀柔往榻上一卧,闭目养神。

    京兆尹杜畿为荆州刺史,河东太守段煨为新京兆,以左冯翊太守杜袭转河东太守,以临晋县令石韬为新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女巫文学,nw8.cc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